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豐收大地好“豐”景
時間: 來源:美好生活-中國農村網 作者:白晉華 字號:【

 

  一葉知秋,二分日夜,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秋分到來時!秋分來了,豐收節到了!秋風徐徐,豐收的喜悅早已浸染大地。時下最動人的美景不是聞名天下的名山大川,水光瀲滟,而是一望無際的金秋田野。當金燦燦的玉米將天與地連接在一起,當紅艷艷的大辣椒如瀑傾瀉火氣沖天,當雪白白的棉田漫無邊際輕絮飄飛,你是否會有一種沖動,將這無邊浩瀚的色彩裝幀起來,留存在記憶深處?讓我們大步走向希望的田野,聽著收割機“隆隆”的聲音,看著大人小孩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享受被幸福擊中的感覺!

  新疆和碩——戈壁辣椒火辣辣

  金秋時節,戈壁荒灘上風景別樣,正是大辣椒豐收的季節。經過新疆中部天山南麓的和碩一帶時,在一片茫茫戈壁中,遠遠看到了一望無際的曬椒場。紅彤彤的辣椒攤鋪在沙土之上,綿延數公里,遍地的紅辣椒就如同火紅的地毯。曬椒工人們也很有意思,勞動中充滿了情趣,行為藝術令人驚嘆,曬椒場上出現了各種時尚的圖案,有心形,有扇形,有火把,還有中國地圖!一位長者興奮地說,現在收的是當地特有的大羊角椒,株高果大,產量高,對土壤和氣候適應能力強,肉厚質嫩,味辣。產量很大,早已有訂貨商瞄準了貨源,銷售不愁也就意味著收入不菲。戈壁灘中午地表溫度很高,十分適宜晾曬辣椒,一般只需要一周左右就可以將新鮮辣椒晾曬成優質干辣椒。火紅的辣椒,寓意著火紅的生活,誰說晾曬辣椒不是一道獨特的秋日風景呢?

  中國有句俗話,把美食稱為“吃香的,喝辣的”。可見辣椒與人們的飲食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今天,地球上大約有八分之一的居民,每天進餐離不開辣椒。據說我國辣椒的種植面積已經超過蘿卜和西紅柿,僅次于大白菜,成為“中國第二大蔬菜”。 來辣椒之鄉,摘辣椒,聞辣味,當回辣妹子(小伙),過火紅日子,品火紅生活,享火紅的感覺!

  西藏芒康——藏家青稞甜津津

  一入秋,國道214線西藏芒康的紅拉山上,就迎來一年中最美的季節。青稞成熟的季節,是藏人們最重要的季節。紅拉山谷地帶的青稞地就像鋪陳在大地紙張上的一篇篇文章,秋日的陽光是熾烈的,如筆一般在一望無際的土地上涂染著一個個季節的故事。金黃的青稞,隨風搖曳出撲鼻的芳香,棵棵麥穗像藏族女人一樣輕盈而且姿態豐滿,仿佛呢喃著分娩前的細語,于是,莊稼漢們臉上綻放著收獲的喜悅,一起涌向青稞地揮開膀子大干起來,他們有的拿著鐮刀,有的拿著繩子,嘴里不停地哼唱著豐收的調子,這番景象倒像是自然場景下一場豐收文藝大匯演,顯得那么純真、自然甚至有點粗獷。

  “青稞熟,人兒歡。” 開鐮了。那些裸露右臂的藏族漢子把左臂也交給了青稞,共同收獲著秋天給予的色彩;那些輕柔的藏族女人把一縷縷青稞使勁地擰在一起,生怕有一粒落在地里。舞動中的青稞是藏族漢子手腕中的金手鐲,是藏族女人腰間的金腰帶,一粒粒青稞就像一個個組成美妙歌謠的音符。無論老人小孩,凡是能上陣都摩拳擦掌,孩子們在青稞地里“撿雕雕”,“雕雕”是藏語,意思是“被遺失在地里的青稞穗子”。“撿雕雕”意思等同于漢區“拾麥穗”。老人們牽著牛馬,將割倒在地上的青稞捆成垛,馱在牛馬背上運到打麥場自家的青稞架旁。這青稞架旁早有人一邊唱著勞動調子,一邊將青稞壘砌到架子上。此時,參與收割青稞的人兒,心里都是甜蜜蜜的,個個臉上寫滿喜悅。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高原人民今年一定糧滿倉、谷滿垛,生活更加美滿幸福。

  四川涼山——彝區蕎麥香噴噴

  大涼山,這里是中國西南部腹心一塊神奇美麗的土地,山與山白云相連,壩與壩綠水相依,人與自然和諧相融。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彝族人民,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每年立秋前后,便是大涼山蕎麥成熟的季節了,四周的山丘各式各樣,藍天、白云、金色的蕎麥地夾雜著挖收土豆后的黃土地重重疊疊延伸到天邊,秋收的彝人三三兩兩分布在不同顏色的地塊上,堆積在身后的圓錐體蕎堆密密麻麻,很是氣派,地埂邊點綴著一匹或兩匹不同顏色的馱運馬,人們有的割、有的打、有的篩、有的運,放眼望去,他們就像在天宮上作業,不管你怎么看都是一幅天然景致絕佳的油畫。

  每年7到9月是大涼山彝人收割苦蕎的農忙時節,田地里沉甸甸的蕎麥穗逐漸飽脹起來,宛若分娩前的孕婦,充實而豐盈。放眼望去,那連成一片的金黃給整個大地涂上了一層華彩。金黃色的蕎麥地和收割蕎麥的彝人形成了一道大涼山特有的風景線。 好年景啊!年景好,空氣都是甜絲絲的,田間地頭,能聽見開心的笑聲;順著風,還能聞到汗水的咸味;從身邊走過,亦能感覺到軀體的陣陣熱浪。走到一片蕎麥地畔,放眼望去:綿綿長長、黃褐色、帶有斑斑黑點的蕎麥田,一浪接一浪,在秋風中滾滾而來。麥浪的盡頭,是幾個弓著身子的收割人,還有一個背著孩子在捆蕎麥的婦女。就像潮水來時,挑起浪花的船夫,幾個身子的起伏,鐮刀在陽光下閃亮著,幾條弧線劃過后,幾重麥浪就乖乖地躺在腳下。

  河北滿城——中原柿子黃澄澄

  金秋時節,河北滿城蜿蜒18公里的“柿子溝”里,紅紅的柿葉染透山坡,如盤的柿子點綴其間。走進“柿子溝”,如同進入柿樹的海洋,闖入了筆墨難抒心意的“黃金橙紅”世界。這里群山環抱,柿林浩瀚,南嶺北坡、東溝西洼,別樣韻味的柿樹層林盡染。大自然的調色盤上,像是碰倒了橙紅色的顏料桶。又被西風蘸起,東涂西抹,紅滿了山,紅艷了水,紅透了農家的莊戶小院,也紅潤了人們的豐收笑臉。片片的樹葉洋洋灑灑,紛紛凋落,有如送捷報的使者,撲向了收獲時節的土地。一棵棵柿子樹肩上挑著千千萬萬個被柿子壓彎了頭的扁擔,忽閃著身子,踏著舞步,把沉甸甸的禮物獻給了秋天,獻給了人們。天空白云襯藍,柿葉深紅遮地,黃澄鮮亮的大柿子映紅了整片山野,如霞似火,令人陶醉。

  “一夜寒露風,柿子掛燈籠”。走到近前,嗬,不愧是柿子的王國!滿城“磨盤柿”因柿果碩大、中有縊痕、狀似磨盤而得名;又由于皮薄汁稠,甘甜如蜜,被稱為蜜罐柿子。摘柿子的日子是這溝里的節日,一向沉寂的山溝沸騰了,場面那叫個熱鬧,燈籠般紅彤彤的柿子,孩子大人臉上喜慶的笑容,還有挑擔背筐的人流,通宵達旦從路上開過“嘣嘣”著的三輪車,堆成小山的柿子收購點,一下就定格在人們的腦海里。于是,橙黃的、鮮紅的柿子透著亮,閃著光,在肩挑手提中從各個路口匯成了一條條流動的河,隨著大小車輛涌向四面八方。

  山西昔陽——太行玉米金燦燦

  太行山區,黃土高原是我國主要的玉米產區,每到秋季,家家戶戶院墻房屋上到處都堆滿玉米,把小村、山間點綴得別樣豐盈。特別是晉中地區昔陽一帶,全村人會把收回來的玉米堆在大場上,非常壯觀。滿場的玉米棒子一個賽一個,穗穗碩大飽滿,玉米粒金黃透亮,當這一切成堆成片的存在于遼闊的打谷場上的時候,能不為此震撼嗎?這滿場的金黃像天使一樣為我們傳遞著豐收的信息。玉米堆是那樣的多姿多彩,圓形的敦實,就像一座座小山;長形的雄壯,更像是玉米的長城。看著這一片金燦燦的色彩,欣賞這自然與人工鑄就的美景的時候,能不為這深秋季節里的金黃陶醉嗎?

  玉米堆里的人們,孩子紅彤彤的笑臉上寫著的是純真,老人滄桑的笑臉上寫著的是滿足,那半大孩子像麻雀似的高興地在玉米垛上傳遞著快樂。金黃啊,這令人陶醉的金黃,豐收的金黃,也是人們喜悅的金黃。這是農民一年辛勤勞動的結晶,它飽含著農家人對勞動、對生活的熱愛,也飽含著他們一年辛勤勞動之后的收獲喜悅。夕陽西下,那一抹斜陽照在這玉米場上,遠處的山,近處的樹,掩映在余暉下的霧靄中,親切而溫馨,不由得要感謝這季節,是它給大自然帶來了這奇妙的色彩,是它給人們帶來了如此的樂趣。

  寧夏中寧——回鄉枸杞紅彤彤

  “世界枸杞在中國,中國枸杞在寧夏,寧夏枸杞在中寧。”在中寧,真實地體會到了枸杞紅遍山川的震撼,每到采摘時節,家家戶戶都要向親戚發出邀請,親朋好友便從四面八方陸續趕到。主人開著拖拉機,拉著筐子,帶領眾人,浩浩蕩蕩向枸杞田地出發,平日寂靜的大田里頓時沸騰起來,那一串串成熟的枸杞,如紅珍珠似的鑲滿枝頭,煞是惹人喜愛。在我看來這采摘枸杞,其實更像趕赴一年一度的枸杞大聚會,他們歡聚在田地中,笑語喧聲,熱鬧非凡,采摘的同時還不忘相互詢問并訴說著各自的酸甜苦辣,濃濃的親情彌漫在火紅的世界里。

  柔和的清風中,枸杞搖曳著碧綠的枝條,像是附和人們的興奮。紅瑪瑙般的枸杞在枝頭上舞蹈,似乎早已等不及采收,有的干脆調皮的自己跳落籃子里,惹得采摘人喜愛不已。是啊,正是這紅色的果實,給杞鄉人民帶來了吉祥富裕的生活,枸杞紅透了整個中寧大地,家家戶戶的院落里晾滿了枸杞,到處是紅色的世界,紅色的海洋,那百萬畝溢香的枸杞田園,就像一幅迷人的畫卷,藍天、白云與紅彤彤的枸杞林相映成輝,折射出一幅曼妙迷人的美景。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