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深山楊頭有遠親
時間: 來源:美好生活-中國農村網 作者:疏澤民 字號:【

  時光流淌至大山深處的楊頭村,被這里的山山嶺嶺溝溝壑壑囤住,便慢下來不想走了。

  一并慢下來的,還有老農,坐在門前綠得流汁的板栗樹下,聽著半導體學唱機里流淌出來的黃梅腔韻,慢悠悠地捧起茶杯,瞇著眼,俯視前方同樣綠得流汁、濃得化不開的一坨坨山巒,氣定神閑。坐在老農身邊的小黃狗,睨視著草叢中翩躚的蝴蝶,眼神里也是氣定神閑,云淡風輕。

  這里是安徽省桐城市的大西北、桐城小花有機茶的源產地。站在全市最高峰——海拔1057米的大徽尖眺望,眼前盡是重巒疊嶂,深壑相通。陡峭的山體,如蛟龍出洞,如戰馬奔騰,如波濤洶涌,綿延不絕,向遠方薄靄中逶迤而去。把目光稍稍下壓,山下的楊頭村群峰堆砌,植被葳蕤,蒼翠中夾著淡黃的新綠,散布其間的茶園,這兒一塊,那兒一塊,大小不一,在山坡上畫出綠油油的等高線。灰白色水泥路,如一條長藤,在密林中出沒,在群峰間蜿蜒,將一座座瓜紐式的小村莊,連成串,串成沁甜的糖葫蘆。

  此刻,我跟隨楊頭村書記王忠平的腳步,在糖葫蘆似的村落中行走。

  村落依山而建,豎起了三三兩兩的小洋樓,白墻紅瓦藍窗玻,在綠樹掩映中泛著折光。樓前的水泥地坪邊緣空地,種植了芍藥、百合、牡丹、月季;瓦缽、臉盆、塑料泡沫箱里,栽植了石竹、酢醬草、蒲兒根、格桑花,它們正在張開笑臉,姹紫嫣紅的樣子,頗有幾分熱鬧。

  這里的樓房多為三層,一戶一幢,樓頂裝有太陽能熱水器。走進厚重的大門,地面鋪著潔凈的瓷磚。沿著大理石樓梯上樓,二樓三樓鋪木地板,每層設有衛生間、淋浴間,布置三四間獨立房間,每個房間里都擺放了雙人床、衣柜、電腦桌,安裝了空調、彩電、無線路由器,床上鋪席夢思,太空棉真空被疊放整齊。站在寬敞的窗前,拉開草綠色窗簾,一窗山景如一框生動的油畫,掛在墻上。青山入眼,綠樹婆娑,鳥鳴林幽,在窗前站久了,如入仙境。

  穿過頂層的閣樓,來到100多平方米的露天平臺,上面擺了幾盆我不知其名的花卉,氣定神閑地開著。扶著不銹鋼欄桿遠眺,近處的山尖被白云銜在嘴里,像吮吸冰淇淋似的,垂下縷縷白汽;遠處翠綠色的山坡上,幾塊斑駁的云影如河流中漂浮的冰塊,緩緩移動,山上也是明一塊暗一塊;更遠處的山色融入天邊,那兒仿佛散落一攤白砂糖,若隱若現。樓房主人老徐說,那是桐城市區,要是晚上過來,那里燈火璀璨,好似天上跌落的繁星,夠你看一宿的。

  一句“夠你看一宿的”,如一塊引力極強的磁石,撩得心里癢癢的。

  能想象住在這兒的情景,因為我從朋友圈中,看到文和書院黃院長夫婦夜宿此地時發的動態。夜幕降臨,山道上亮起路燈,猶如架設的銀橋,沿著崇山峻嶺通往天宮;山莊里次第亮起的居家燈火,如螢火蟲般閃爍,在樹叢中撲朔迷離。走出房間,站在露臺上,聆聽大山的夜語和草叢的蟲吟,仰望夜空,似乎一伸手就能摘下星辰。翌日清晨,站在露臺上聽第一聲鳥語,看蛋黃色的太陽從遠山脊上探出笑臉,看重重疊疊的山影由朦朧而清晰,別有一番意趣。黃院長在朋友圈中呼:我來了,你在哪?

  于是,我來了,為求證,為發現。

  如老徐一樣,這個村民組開辦民宿的有八九家,它們都取了好聽的名字:臨峰閣,摘星臺,觀海軒,聽濤居……臥室里全都配有獨立衛生間,猶如賓館。王書記說,這些民宿,茶季免費提供給外來的采茶工居住,茶季結束,就對外營業。雙休日,尤其是“五·一”,國慶長假,寒暑假,城里游客攜家帶口地過來,在這里住一陣子,體驗山區農村生活,吹吹山風,聽聽鳥語,聞聞茶香,呼吸清新的空氣,讓耳根清凈清靜,簡直是“休閑+療養”式的享受。

  我知道,大自然的森林氧吧,有機茶生產基地,屏蔽喧囂,這些“休閑+療養”式的享受,自然會吸引游客。就在去年,城里有家網絡公司,組織員工到這里旅游,夜宿農家小樓,體驗民宿,員工們個個不想走,恨不能把家搬過來。從那以后,他們抽空就過來,走親戚似的。老徐笑著說,想不到在深山里,也能結遠親哩!

  農家小洋樓建在大山深處,花費的建筑成本高。在我的印象中,山越深越窮,但這里的村民好像不差錢,建房財大氣粗底氣足。他們的底氣,來自哪里?

  在楊頭黨群服務中心會議室里,一部楊頭茶農自演的微電影《映山紅》,幫我揭開了謎底。

  黃甲鎮楊頭村,山高嶺大,以前交通不便,除了茶葉,無其他產業,經濟落后,是典型的貧困村。2006年,村民王忠平組織茶農成立首家茶葉合作社,堅持標準生產綠色有機茶,并成功研制出紅茶新品種“小花紅”,先后獲第七屆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比一等獎、安徽十大品牌名茶、國飲杯全國茶葉評比一等獎、中國茶葉十大專業合作社、國家級示范社等榮譽。截至去年底,合作社成員達110戶,茶農人均收入超過8000元,帶動80名貧困戶順利脫貧。現在,合作社創始人王忠平當選楊頭村黨支部書記,他再次帶領村民開辟新茶園,擴大茶葉種植面積,又建設獼猴桃園,發展多種經濟。

  合作社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引起了社會關注。2019年4月初,央視財經頻道節目組來此直播,歌唱家斯蘭為“楊頭霧里香”形象代言,央視《桐城歌》MTV在這里取景拍攝。有里子,有面子,村民自然有了底氣和硬氣改善人居環境,自然舍得大手筆投入把家園建成花園。看著曾經貧窮落后之地變成村強民富景美的新農村,他們的臉上洋溢著自信、自豪與陽光,性情也變得優雅,不焦不急,氣定神閑。譬如2014年通過合作社帶動就已經脫貧的老徐,如今辦起了茶葉加工廠,建起了小洋樓,開展民宿服務,家庭年收入達4.915萬元,開始邁向致富路。

  分別時,老徐一雙大手與我緊握,臉上盡是憨厚的笑容:謝謝啊,謝謝!

  我一頭霧水:謝誰呢?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