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怪樹林 生命的另一種形態
時間: 來源:美好生活-中國農村網 作者:白英 字號:【

 

  怪樹林也稱為胡楊墓地,在內蒙古額濟納旗所在地達來呼布鎮西南28公里處,幾十年前是一片原始森林,由于水源不足等自然因素,大片枯死的胡楊樹東倒西歪,神態各異,其奇異的造型給人以死一般的沉默和童話世界中的仙境奇觀。如果說額濟納秋天胡楊的飄舞讓我陶醉于秋日炫目的美麗之中,怪樹林則讓我感覺到了午后陽光下的肅殺與沉重。這里胡楊“陳尸”遍野,寂無生息,一片慘白,呈現出古老的原始風貌。與不遠處蔥蘢的綠洲形成鮮明的色彩反差,冥冥之中滲透出一股猙獰恐怖的氣氛,令人毛骨悚然。

  “哀鴻遍野”怪樹林

  剛剛進入怪樹林,還能見到一些正在頑強生存的胡楊,往深處走,腳下是漫漫灰黃的細沙,方圓幾十畝的沙漠中,悄無聲息,滿目都是胡楊扭曲的肢體:尸橫遍野,斷臂殘身,這分明更是一個樹和太陽和沙漠拼死抗爭的大戰場!漫步在“怪樹林”中,處處的慘景,不禁讓人膽顫心寒。四周望去,枯死的胡楊奇形怪狀:有的挺拔直立在沙丘上,光禿禿的樹枝象無數雙高高舉起的干癟的手,仰天長嘯,呼喚著生命之水;有的樹干從中間折斷,一半身軀已然深埋于黃沙之下,另一半沖出地面凄厲的斷口嶄嶄如新;有的樹身扭曲盤旋,襤褸的樹皮下露出的枝干猶如白骨森森;有的粗粗的樹干已經被風沙撕裂成絲絲縷縷,斷枝節節干裂……

  曾經欣欣向榮,曾經隊隊行行,不知什么時候,地下水陡然下降逃離,讓暴露在強光和風沙中的胡楊樹們失去了滋養,苦苦支撐,奮力求生,卻終沒能逃出死神的魔爪。在你駐足在它們前面時,它們仿佛也在在靜靜地看著你,輕輕地講著那曾經的輝煌。胡楊在死后也沒有忘記自己的責任:防風固沙,枯萎的身軀堅強地挺立著,直到倒下。

  “金戈鐵馬”怪樹林

  在夕陽斜照下,“怪樹林”給人的第一感受決不僅僅是怪,而是一種發自靈魂深處的強烈的震撼。怪樹林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當初,黑水城被敵人攻破,守城的黑將軍帶領兵士突圍而出,在這片胡楊林中和敵人相遇。經過一場激烈的廝殺之后,黑將軍和他的兵士們全部戰死,那些干枯的胡楊扭曲的姿態仿佛真的如兵士們臨死前掙扎的軀體。至死都不肯低下高貴的頭,有的撐槍而站,有的互相倚靠,有的竟保持著戰士中彈瞬間最壯烈的仰面后傾的身姿。仿佛一場未來得及打掃的戰場,硝煙散盡,尸骨累累,歷久彌遠,仍吟唱著一首生命的悲歌。這些神態千奇百怪的胡楊,仿佛無邊無際的樹雕藝術博物館,如童話世界里魔怪盤踞的恐怖地帶,在游人面前醞釀著一種死亡和沉寂的氛圍,極力鋪陳著枯與榮的角力、生與死的搏殺,演繹著人與環境、人與自然的關系和因果。

  這正是古戰場的定格,而扭曲的胡楊就是兵士們的化身。傳說給怪樹林增添了更多凄美的色彩。在怪樹林中徜徉良久,尋了一棵依然幸存的胡楊樹,倚著粗糙的樹干坐下。天邊的夕陽一點點下墜,刺眼的光芒漸漸收斂,漸暗的天色中,胡楊的枯干漸成剪影。風從枯樹的孔洞中穿過,發出嗚嗚的聲響,宛如陣陣戰馬的嘶鳴,一片肅殺的氣氛中,人仿佛真的重回金戈鐵馬的古戰場中了。

  “永生精靈”怪樹林

  怪樹林實際上是大片胡楊樹枯死而形成的。胡楊是一種奇特的樹種,生命力極強。近代以來,由于人類的不合理開發,極大的破壞了胡楊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特別是額濟納河斷流,沿河兩岸的大片胡楊林因缺水而枯死。胡楊特有的耐腐特性,使大片枯死的胡楊樹干依然直立在戈壁荒漠之上,形成形態怪異的悲涼景觀。

  我無語地站在怪樹林中,等待日落的那一刻。這里的夕陽是無以倫比的美麗,是任何語言所不能描述的。太陽的余暉浸染大地,猶如紅酒般傾倒在天際。染紅了天邊,染紅了戈壁、染紅了胡楊、也染紅了我的雙眼。那些金葉綠枝的胡楊不過是讓我含笑欣賞,眼前這些干枯僵死的怪樹卻讓我肅然起敬。不只是雕塑,不只是墓碑,在我的眼里,它們已經成了一個個不死的精靈,天塌地陷,雷劈火燒,都奈何不了它們,它們會永遠這樣巋然不動的屹立在天地之間,屹立在每一個見過它們的人的心里。

  我不再匆忙找景按快門,而是收起相機,緩緩地從東走到西,從南走到北,向每一棵不倒的、倒下的樹行注目禮。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眼前這片“怪樹林”的不少枝干上居然奇跡般地吐出團團新綠!“死去活來”,也許是“怪”的另一層含義:有的最后一根樹枝上掛滿了金葉,有的在倒下的樹干上重又長出了一根新樹干——向死而生,死而復生,生死相連,生生不息,在這些詮釋著生命最本真最偉大意義的胡楊樹面前,我只有肅穆景仰。生當做人杰,死愿為胡楊!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