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豬年趣事
時間: 來源:美好生活-中國農村網 作者:張曉寧 字號:【

  時光倏忽,律回歲轉,犬奔豕至,又到乙亥年。豬年到,你想到的是《西游記》里那個憨態可掬、好吃懶做、貪圖女色、卻又單純可愛的二師兄——八戒;還是飽含著濃厚愛國熱情與激情的《己亥雜詩》;抑或是幾米的《布瓜的世界》里一段文字:“像豬一樣肥,煩惱嗎?像豬一樣笨,可憐嗎?像豬一樣懶,有罪嗎?像豬一樣臟,丟臉嗎?我是一只豬耶,想干嘛!就干嘛”;還是那個可愛的麥兜,萌萌的佩奇和喬治??亥對應的是十二生肖最后一個動物豬,豬是十二生肖的大結局,也是一個輪回,愿豬年喜事滾滾來。正如一首古詩所寫“年逢亥歲紅運開,人遇賢君定發財。抬頭見喜迎富貴,肥豬拱門送福來。滿腹經綸題朱筆,進士及第添光彩。”讓我們一起趣話豬年。

  豬 淵 源

  豬又名“烏金”“黑面郎”及“黑爺”。唐《朝野僉載》說,唐代洪州人養豬致富,稱豬為“烏金”。唐代《云仙雜記》引《承平舊纂》:“黑面郎,謂豬也。”

  據記載,在我國西安半坡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豬骨,經測定距今約有6000年。在河南淅川的下王崗,具有仰韶文化特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了大量家豬化石,經鑒定它們和野豬有明顯的區別,其時間更早于半坡遺址那些馴化家豬的骨骼,這充分說明我國養豬的歷史應在7000至8000年之間。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遺址出土的陶豬,更進一步證明中國人馴化豬的歷史少說也有7000年了。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寫道:“中國人在豬的飼養和管理上頗費苦心??這些豬明顯呈現出高度培育族所具備的性狀??它們在改進我們的歐洲豬的品種中,具有高度價值。”

  豬古時稱豕,與馬、牛、羊、雞、犬并稱“六畜”,豬為六畜之首。它自古與人類關系密切,從原始父系氏族社會到現代,豬一直是人們夸耀財富的標志。漢字“家”,古時的寫法是人字形的屋頂下一個“豕”字,即屋里有豕方可為家,“家”的字形說明了人與豬的關系和生活狀態,研究起來,頗具韻味。

  豬 生 肖

  每一個生肖的由來都有一個故事,豬生肖也不例外,關于豬當上生肖,民間還有一個傳說。

  古時有個員外,家財萬貫。良田萬頃,只是膝下無子。誰知年近花甲時,得一子。合家歡喜,親朋共賀。員外更是大張宴席,慶祝后繼有人。宴慶之時,一位相士見這孩子寬額大臉,耳郭有輪,天庭飽滿,又白又胖便斷言他必是大富大貴之人。

  從此他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習文武,不修農事,只是花天酒地,游手好閑,認為命相已定,富貴無比。孰料長大后,父母去世,家道衰落,他卻仍然過著揮金如土的生活,直至餓死房中。可他死后陰魂不散,到閻王那里告狀,說自己天生富貴之相,不能如此慘亡。閻王將他帶到玉帝面前,請玉帝公斷。玉帝召喚來人間灶神,問及這位一臉富貴相的人怎會餓死房中。灶神便將他不思學業、不務農事、坐吃山空、揮霍荒淫的行為一一稟告。玉帝一聽大怒道:“你命相雖好,卻懶惰成性,今罰你為豬,去吃粗糠。”誰知天宮差官把“吃粗糠”聽成了“當生肖”,當即把他帶下人間。從此,他成為一豬,既吃粗糠,又當上了生肖。

  另一說是豬靠自己的努力當上了生肖。在天宮排生肖那天,玉帝規定必須在某個時辰到達天宮,取首先到達的十二種動物為生肖。豬自知體笨行走慢,便半夜起床趕去排隊當生肖。由于路途遙遠,障礙也多,豬拼死拼活才爬到南天門,但排生肖的時辰已過。豬苦苦央求,其他六畜也為之求情,最后終于感動了天神,把豬放進南天門 ,當上了最后一名生肖。這樣,馬、牛、羊、雞、狗、豬“六畜”都成為人間的生肖。

  豬 博 物 館

  豬文化博物館位于江蘇太倉,是江蘇省首家以豬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于2011年1月正式建成并對外開放。博物館呈八角造型,徽派建筑風格。展廳共分兩層,總面積約800平方米。一樓展廳主要介紹豬的歷史、豬的文化、豬的種類、豬的傳奇故事;二樓展廳在展示傳統養豬、現代養豬及未來養豬知識的同時,收藏了各類古代豬舍、陶豬,近代與豬文化相關的物品,各類銅器、木雕、陶藝、瓷器、石器等豬造型展品,以及關于豬的甲骨文字、各國豬郵票、豬肉奇石等。

  此外,黃山市烏金園豬文化博物館也在2017年正式開館,它是安徽省第一家,也是全國唯一一家經文物部門批準的民營豬文化主題博物館。館舍占地面積達450平方米,典型的徽派建筑,由三個展廳和一個生態養殖場組成,通過文字、圖片、實物、活體等文化元素,深刻而又趣味橫生地演繹了豬的歷史文化、進化演變、民俗傳統、營養美味及品質改良等方面的知識;同時,還珍藏了自漢代以來豬的工藝品和實物等藏品達千余件。

  豬 年 俗

  正所謂“養牛為耕田,養雞為換鹽,養豬為過年”;“小孩小孩你別哭,進了臘月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月就是年。”過年殺年豬是中國的一大習俗,每年春節臨近,人們總是在臘月二十五日前殺豬,二十六日為封刀日,就不能再動刀了。

  浙江一帶殺豬時講究“一刀清”,即一刀殺死,否則不吉利。天津、河北等地有“肥豬拱門”的節日窗花,是用黑色蠟光紙剪成。豬背上馱一聚寶盆,張貼時左右各貼一張,表示招財進寶之意。

  在陜西,結婚前一天,男方要送四斤豬肉、一對豬蹄,稱“禮吊”,女方將“禮吊”留下后,還要將豬前蹄退回?;楹蟮诙?,夫妻要帶雙份掛面及豬后蹄回娘家,留下掛面,后蹄退回,俗稱“蹄蹄來,蹄蹄去”,表示今后往來密切。

  民間還認為“肥豬拱門”吉祥,肥豬儼然成為一個傳送福氣的使者,所以有俗語說:“豬是家中寶,糞是地里金。”可見,豬一直是在伴隨著人們的生活和發展,成了中國文化中的一部分。

  豬 影 視

  除了傳統的年俗、生肖外,今年的賀歲檔以豬為主題的動漫、電影也很豐富多彩。動畫中,《小豬佩奇》可以說是近年來最火的動畫片之一,不僅深得小朋友喜愛,就連很多“大朋友”都被它吸引。一句“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這個幽默、有趣、溫暖、善良的粉紅豬小妹,在合家歡時刻上演的電影版,當然讓人充滿了期待。

  此外,麥兜是中國香港在全球知名的卡通動漫形象。十幾年來,麥兜這只可愛的動畫豬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成為國民萌物。還有《三只小豬》《豬豬俠》《紅豬》等等。金豬戰屏幕,看點特點多,預祝它們金豬賜福,票房飄紅!

  經典的豬影視作品有《西游記》《春光燦爛豬八戒》《福星高照豬八戒》《大話西游》《夏洛特的網》《小豬寶貝》等等,每一個作品中,豬的形象要么憨厚可愛,要么呆萌十足,要么溫暖善良,基本都是正面的,惹人憐愛的,給人印象深刻的。

  從飼養食用家豬到它的衍生品豬動漫、影視、文學、寵物等,多年來豬一直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豬 文 化

  在我們的生活中,豬一方面代表著愚笨、懶惰、貪吃、好色、骯臟,但另一方面又象征著勇敢、厚道、忠誠、謹慎、誠實、寬容。

  在成語和俗語中帶“豬”字的貶義詞居多,比如人怕出名豬怕壯、一龍一豬、豬鼻子插蔥——裝大象、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烏鴉不要嫌豬黑等。

  豬也曾代表好運。據傳自從唐代開始,殿試及第的士們相約,如果他們中間哪位后來得以出將入相,就要請同科中書法杰出者用“朱書”即紅筆題其名于雁塔。因“豬”與“朱”同音,“蹄”與“題”音諧,所以豬便成為青年學子金榜題名的吉祥之物。每當學子趕考之前,親友們便贈送紅燒豬蹄,預祝趕考人“朱筆題名”。

  翻閱一些古書,也可以看到不少贊美豬的文字。在古人看來,豬是、聰明、智慧、威儀、剛烈、勇猛的象征。漢武帝原名劉彘,據班固《漢武故事》記載,漢武帝七歲時,漢景帝說:“彘者,徹也。”于是漢武帝改名徹,即豬有通達、響徹的含義。

  歷代文人百姓也對豬有褒揚。杜甫贊:“家家養烏金,頓頓食黃魚”;元代文人劉因頌:“約買神豬謝春雨”;民間俗語稱:“豬的渾身都是寶,肉皮鬃骨無廢料”;“豬入門,百福臻”。云諺曰:“黑豬過河,大雨滂沱”。

  中國人過年,自然少不了豬。殺年豬、各種豬肉美食都是過年的必備。餃子、紅燒肉等等都承載著年節家庭大團圓的美好回憶。豬與中國年密不可分,在中國,有關豬的歷史更是源遠流長,以上只是冰山一角,但愿你我可以走進更精彩的豬世界,了解更豐富的豬文化。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