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黎里 清雅千年的“隱世古鎮”
時間: 來源:美好生活-中國農村網 作者:劉磊 字號:【

  “青石長街迢迢,小橋水聲涓涓”。蘇州的黎里是一座千年古鎮,唐末名為梨花村。一座座小橋流水、一棟棟明清古建、一條條深巷幽弄、一段段名人逸事??都像是被鐫刻在黎里時光里的故事,耐人尋味、溫暖時光。

  左周莊,右同里,中間是黎里。吳江三十里,地號梨花村。我似捕魚翁,來問桃源津。花草有靜態,鳥雀亦馴馴。從無夜吠犬,門不設司閽。長廊三里復,無須墊角巾。家家棹小舟,目不識車輪。

  ??

  200多年前的一個春天,梨花開滿了江南,詩人袁枚來到小鎮,吟出了這首《黎里行》。才子的詩興,雖沒能讓黎里與相距不遠的同里古鎮一樣聲名鵲起,但卻給小鎮留下了難得的寧靜與超脫。千百年來,猶如避世桃源的黎里,安然如鎮中的太浦河,干干凈凈,波瀾不驚。

  車過運河上的黎里大橋后1公里,左轉停車場,出來就是老街的西入口。從停車場南門出來,順著木質指示牌一拐,剛看見第一條古色古香的弄堂,眾人便戀戀不已,要知道這里有各式弄堂超過百條!

  吳頭越尾的黎里,地處吳江東南,距蘇州市區40公里。唐末名梨花村,宋朝為大集市,明朝為大鎮,是一座保存較好的“小橋流水旁,深巷幽弄中”的典型江南古鎮。黎里與吳江同里、湖州織里、常熟古里并稱“江南四里”。

  黎里是養眼的,它宛若一幅寧靜淡遠的畫卷,清幽而寂靜。無論是古樸的石橋,滄桑的老宅,綿延的廊棚,還是精致的端本園,哪怕只是幽深弄堂里的那一抹頑強的綠,每一幕都讓人不禁駐足,想要舉起相機記錄下來。

  河在水鄉澤國的吳江本不算稀罕,但黎里卻在大同中保留著小異。與江南多數小鎮蜿蜒的水系不同,黎里中央的太浦河是直的,直溜溜由西而東把古鎮隔成兩半。河長三里,但站在任何一座橋上卻總望不到盡頭。大約因為太浦河東接“吳越巨浸”汾湖,西連京杭大運河,小河也因兩頭的浩瀚有了泱泱之氣。

  河兩岸相伴的老街有廊檐,有窄巷。老街一幢挨一幢的舊房下店上居,風雨廊下開了些雜貨鋪、小吃店、理發店,深深的店堂卻是透著幽然。

  因為太浦河,黎里的兩岸便需靠橋溝通,所以這兒的橋比較多。橋有花崗石壘的,也有青石砌的,應著青龍、迎祥、梯云、進登、清風等橋名,富于變幻。黎里各式各樣的橋最多時有80多座,上可追溯千年,留存至今的古橋也有十余座。道南橋是古鎮最高的一座橋,建于康熙年間,目光穿越橋洞遠望,只見洞外有天,水天相映,一幅水鄉風情畫。

  弄堂與纜石,皆為“江南之最”

  黎里古鎮一大特色景觀,就是弄堂多,數量堪稱江南之最。黎里弄堂很深,最深的有9進大院。黎里弄堂很窄,最窄的0.7米;最寬的 1.6米。黎里弄堂很長,超過100米的有11條,最短的也在50米以上。

  弄堂是黎里百姓生活起居的空間,也是重要通道,夏可躲雨,冬可避雪。還有個作用就是防御嚴密,護衛民眾生命財產的安全。倘若你仔細觀察黎里的弄堂,會發現地勢都是逐步增高,這也稱為“步步高”,一方面固然是討個口彩,圖個吉利,有祥瑞美好寓意。另一方面,是泄水的需要。

  在黎里的115條弄堂中,其中明弄堂25條,暗弄堂90條。時光再往前推一推,晚清與民國年間則更多。類型也多,有明弄,有暗弄,有明暗并排的三岔弄,有水弄,有走馬堂樓底的跨樓弄,有兩弄緊依的鴛鴦弄,有直插郊外的通風弄,還有弄內生弄的母子弄等。

  黎里弄堂大都以姓氏命名,大戶人家都有自己的弄堂:周家有周賜福弄,陳家有陳家灣堂弄,李家有李廳弄,陸家有陸家弄??周陳李蒯汝陸徐蔡,如今的黎里人,大多也都是這些姓氏的后人。

  一座座幽深弄堂,一段段斑駁墻沿,漫步其中,依舊能尋到那份既輕淺又深沉的回憶,有悠遠的過去,有剛剛翻頁的昨天。

  弄堂里的老宅多為明清建筑,雖斑駁破損,卻清晰地記載著古鎮的歷史,默默地佐證著無數讓人心動的故事。這些不起眼的深巷老宅之中,曾經走出許多歷史大人物:孫中山秘書——蔡寅和柳亞子;宋慶齡秘書——柳無垢等。

  除了橋和弄,黎里的纜船石數量也屬江南水鄉之最。20世紀六七十年代,當地人糶米賣柴、迎來送往仍用大船小舟,河道也有百舸爭流的繁華。因為航運的發達,太浦河很早就修筑了整齊的條石駁岸,每隔三五步更設有纜船石,好似北方的拴馬樁,上面拴纜繩的洞被稱為象鼻眼。

  最早的象鼻眼不過取其實用,不加雕飾,久而久之才體現了主人的心思,象鼻、犀角、如意、筆錠、芭蕉??幾百年,老屋拆了,主人換了,纜船石依舊。今有好事人,沿駁岸細細點數,沒想竟數出252個美麗完整的纜船石,不起眼的象鼻眼成了千年水鄉澤國的標識。如今河邊的曲曲欄桿,依依垂柳,隱隱飛橋,處處纜石,都成了令游客駐足的風物。

  一路古跡遍布,一路美食飄香

  位于鎮中心的迎恩坊,是紀念南宋理宗朝狀元魏汝賢而建立的。迎恩坊后面的一座宏偉建筑,名曰黎川苑。“黎川”是黎里的別稱,“苑”是歷史文化集中展示的地方。顧名思義,這里就是黎里古鎮展示中心。展廳面積1049平方米,由前庭、故影廳、繁華廳、風雅廳、市井風情區、漫游廳和新顏廳等部分組成,在此可以全面了解黎里的前世今生。展示中心大門兩邊的正方形磚雕圖案,融匯了著名的“吳山聳翠、黎水澄清、拙庵故居、登瀛遺跡、岳宮旛影、禊湖夜月、月灣漁舍、羅漢鐘聲”黎川八景。

  到黎里,還要去褉湖道院,它隱在湖中,禪意十足,景色極美。鶴渚也是不可錯過的地方,它在黎里鎮東南。這里河港交錯,岸柳農舍,有自然之美。晚上漁火點點,儼如“水上漁村”。漁民中不少會唱漁歌者,往往你唱我和,此起彼落,故有“鶴渚漁歌”之稱。

  人文薈萃,是黎里又一大特色。這里不僅出過狀元,還走出進士26人,舉人61人,貢生43人,秀才無數。如清代官員周元理,抗擊沙俄的張曜,以詩文書畫著稱的徐達源、吳瓊仙夫婦,近代柳亞子,當代影星殷明珠,中國第一位國際大法官倪征燠等。

  柳亞子舊居,位于老街上岸中心街75號,朝南面河。原為清乾隆直隸總督、工部尚書周元理私邸,落成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之前,宅名“賜福堂”,目前開放供游客免費參觀。柳亞子, 12歲便曾在此后面的書齋 “磨劍室” 中寫出《上清帝光緒萬言書》,17歲時成為蔡元培、章太炎弟子,一生以詩文作武器、追隨進步。他加入同盟會,創辦并主持南社,曾任孫中山總統府秘書。新中國成立后,柳亞子曾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黎里街邊的商鋪,既沒有工藝品,也沒有紀念品,唯有原汁原味的小吃。古鎮有三寶:王記辣腳、阿王套腸、馮記油墩。走進老街,就能聞到各種美味:香脆糯軟的油墩,甜糯焦香的海棠糕,嫩滑無比的套腸,滋味鮮美的多肉餛飩??

  黎里油墩是當地著名小吃,色澤金黃,形似三節腰的紙燈籠,質地外酥內軟。油墩把糯米粉包進餡,揉成圓形,放入油鍋炸制而成,相傳為乾隆皇帝賜名。通常有豆沙餡、肉餡兩種,考究的還在餡中加入豬油、白糖、松子、桂花,味道則更為鮮美。

  黎里辣腳雖名曰辣,卻很適合不吃辣的朋友,微酸帶甜柔辣。古鎮有王記和蘇阿大兩家正宗,前者是后者徒弟,卻青出于藍。黎里辣腳的味道,融微酸、微辣、微麻、微咸、微甜于一體,五味俱全但每一種味道都十分平和,就像黎里人的性格一樣。

  此外,黎里種菱的湖蕩比比皆是,每當采菱時節,菱歌此起彼伏,好一道美麗的風景。

  黎里有歷史,可她并沒有沉醉于史跡中沾沾自喜,而是以樸實而低調的姿態隱匿著。當周圍古鎮急于展示在世人面前時,她卻以自己獨有的沉靜,在喧囂塵世庸碌中保持著一份過盡千帆后的難得清雅。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