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青花瓷繪黑漢嶺
時間: 來源:美好生活-中國農村網 作者:高文瑞 字號:【

  幾年前就想去北京市延慶區黑漢嶺,只因它的名字充滿誘惑。想象中,山高路險,小路僻靜,偶遇剪徑,閃出一條黑臉大漢,以至心生恐懼。聞此地名,一人行走,另擇他路,為求心安繞道而行。

  剛到村口,遇到了老人高振發正在路邊休息。他70多歲,做過教師,當過鄉干部,講話不緊不慢,有條不紊。問起城堡,高振發說城墻還有殘存,北墻較多,那邊最高的大樹,長在城西北角墻上。于是來到近前。城墻下草叢中,看到了長城碑牌,北京市文物局2016年立,上書“黑漢嶺城堡”。黃土夯墻,四五米高,長長的墻體上,又高出一截,棱角分明,像是方墩,兩處疊加,有十幾米高。頂上長著一棵榆樹,黃墻點綴綠色,煞是好看。高振發說:村里老人記得,城墻上曾建有墩臺,而且每個城角上都有。城堡建在山坡上,是全村的制高點。

  沿北墻向東,城墻越來越矮,從兩三米至不足1米,厚度不一,且斷且續,與房屋交錯在一起。走過150米后,便是進城的北門,自此向東,全是新建的房屋,沒有了城墻,即使有也可能潛藏到村民的院落中了。前行來到村邊,高振發指著腳下說:這里是城的東北角。城堡東西長四五百米,而南北要更長些,似乎應是個長方形,其實不然,城的西墻不是直的,而是尖的,外凸一角。所以城堡應該是不規則的四邊形,或稱五邊形,形成五角,墩臺也有五座。

  以前,北墻外有壕溝,南墻門外是城壕,當年為了作戰,保護城堡安全而設?,F在北門的壕溝填平,蓋上房屋。南門外的城壕加以修整,注上水,如同一條小河,上面建有木橋,有了小橋流水的意思。村內臨街一排排民房的山墻上涂成白色,上面繪出藍色的圖案,整齊統一。村里美化環境,有意打造著青花瓷的特色,有了江南水鄉的韻味。

  向南走就是南城門,那里空曠,見不到城墻。高振發說:過去這里有城門洞,寬約4米,進深約7米。小時候殘存的城墻跟西北角那個墻一樣高,只是坡上地勢高,西邊成為高點。城堡四周都有墻,貫通一氣,能在城墻上走一圈。城墻里外包磚。從20世紀50年代后期開始,村里人蓋房、甕窖、壘院墻,逐漸拆去了。現在南門已無,擴為南北大街,為進村的主要通道。

  城堡設有南北兩門。村民張進山走過來插話:以前看到過城門,南門拆得要早,“文革”前就拆了。北門晚些,20世紀七八十年代村民蓋房擴院拆的。他也近70歲,對村里的文化有興趣,做過研究,正在寫村史,記得真切。從現在的殘存看,北城墻存得要多些,南城墻基本沒有了,只在東南角殘存著一小截舊墻,就像個小土堆,能看出是夯土。現在村里人也知道了保護古跡,這樣一個不起眼的黃土堆也不再動了。

  高振發沒再說話,向城里走。我們跟在后面。城堡的規模不小,不僅有南北主街,還有一條東西大街。這兩條主要街道的兩邊,各有一條胡同,形成三縱三橫的布局,甚是規整。街上不少房子院墻上用著城墻上的老磚。來到一處院門,他打開鎖,進到院里,掀起放在地上的鐵鍋,露出磚窖口。他說:這就是地窖,冬天可以貯存蔬菜水果。院里有兩處窖。村里甕窖用的磚就是城上的。原來這是他的家,他就出生在這個院落。

  出門向西,一路上坡,不遠便到了村外,滿地莊稼。高振發指著最高的那棵榆樹說:城西墻沒在西北角和西南角的直線上。又向前走,看到了一段一人來高的殘墻,這里是西墻,根據這段殘墻分析,城堡西墻是尖的。至于為何如此,有什么風水講究,便不得而知了。不過西面是山坡,修成尖形,起碼可以使山上沖下的雨水,甚至是洪水,分向兩邊,護住城墻。

  張進山又說起古城:唐代這里就曾建有軍寨,只是很小,為樊梨花的養馬圈,后來改做兵營。至于村名為什么叫黑漢嶺,村里人有幾種解釋:一種是說,樊梨花手下有一員大將,勇猛善戰,在此把守,此人是黑臉的彪形大漢,所以得名。還有一種是說,這個地方以前叫黑河嶺,后來河水斷流,受缺水干旱條件所限,改名為黑漢嶺。查閱志書,光緒《延慶州志》記有此地“且乏井泉”。“河、旱、漢”,三字音近,由“旱”字演變而來,有可能近于村名的本義。

  此地水源不多,偌大城堡,只有兩口井,一在城內西北,一在南門外。井水不沖,能維持當時城里人吃水。遇到旱時,再把井向深處打,直至十七八丈,打一桶水要花費不少力氣。村里種莊稼,靠天吃飯,沒有多余井水。而這里的土質有特點,土層比較厚,能保存水分,經得住干旱。如果播下種,長出七八成的苗,就能保證全年收成。

  明代在這里建起城堡。光緒《延慶州志》中對城堡有描述:“嘉靖三十一年筑,隆慶四年磚包,周二里十丈六尺,高三丈五尺,南門一。”城墻確有10多米高?,F在西北角的那段殘墻近于原來高度。嘉靖三十一年(1552),延慶遭受北方游牧民族最為殘酷的浩劫后,在此建造城堡。隆慶四年(1570)再包上磚,更為堅實。州志中記載只有一座南城門,與村里的現狀有些出入。據村里80多歲老人回憶,村里人不愿意走北門,覺得走后門,風水不好,便摞起磚,外面抹上泥,給堵死了。人們一直認為只有一個南城門。1939年,這里下暴雨發洪水,沖掉泥后,露出了北城門的痕跡。這才知道,還有一個北門。這可能也是志書中記載為一門的原因。

  建造這座城堡還是用于軍事防御,“北據關北口僅五里許,極沖之地”,地理位置極為險要。“四海治與周四海首尾相通,黑漢嶺居中策應,實為東北鎖鑰也”,古人把這里稱為東北方向的鎖鑰之地。再有,“黑漢嶺堡在州城東八十里??南距天壽山后,而堡東寧川墩為據守處”。天壽山之北,更為重要的任務是保護皇陵。因此,派駐軍官,設“防守一員”,駐下重兵,“軍丁三百一十五名,馬一十四匹”。一個城堡能有300多人的軍隊,已然不算小數。

  這些軍隊不僅守護城堡,守住關口,還擔有重任:“堡小事簡,職君易稱,然亦分管大邊。”這里說的大邊就是外長城,即東路邊垣,分守著“邊一十五里,大邊墩臺一十三座,大路墩臺五座,當加意防守焉。”嘉靖二十七年(1548)、二十八年(1549)北方韃靼俺答部大舉入侵媯川,這一帶慘遭浩劫,因而在嘉靖二十九年(1550)再筑路邊垣,從九眼樓附近連接南山路邊垣,轉向西北而去。東路邊垣中有眾多城堡,如周四溝、劉斌堡等,黑漢嶺也在其中。站在村里,能看到東面山梁上的邊墻,還有連接起的墩臺。

  城中古跡不多了。南北大街中心,村里人習慣稱為廟臺,過去是老爺廟舊址。城里還有城隍廟、娘娘廟、老母娘廟、泰山廟,村外有山神廟。現在都沒有遺跡了。清末的《延慶州鄉土志》只記述了兩座,關帝廟和泰山廟,關帝廟即是老爺廟。志書中還記述了這里發生過的歷史故事。義和團來過此地,八國聯軍燒過這里的房屋。光緒二十六年(1900)十四日,聯軍至周四溝東鋪,該處鄉民聚眾設防自守,有教民誤指為義和團,當時被擊斃40余人。沿途焚燒黑漢嶺、四海治民房甚多。當時有近千人被殺害,黑漢嶺也遭受了劫難。

  黑漢嶺過去是個大地界兒,村里有學校、糧庫、供銷社等。歷史上就辦過學校。乾隆《延慶州志》上記有:“寧衛東、終食屯、周四溝、黑漢嶺、四海冶、靖安堡后亦建立社學。”能辦社學的鄉村,匯集了這一帶的眾多學子,傳承著文脈。新中國成立后,1958年為四海人民公社黑漢嶺大隊,1961年建黑漢嶺公社,1983年改為黑漢嶺鄉,也曾有過輝煌,于1997年并入四海鎮。

  西北角墻上那棵榆樹是不是最古老?張進山說:村東南角有棵大柳樹,已有百年歷史。而村南的小山上有一棵松樹,應有200年的歷史,掉下的種子長出一片已成大樹。村民又在周圍栽種樹苗,那里已成為松樹林。兩棵都掛有市級古樹標牌。那棵松樹形態特別,狀如迎客松,小時候上學畢業,都要在樹下照個合影,留下紀念。

  黑漢嶺四周環山,山峰連綿。張進山說:這里的山像十條龍,稱十龍聚首,頭都對著村子,風水硬。沒來得及仔細觀察品味,卻看到了房舍上繪出的青花圖案。青花瓷,元代的最為珍貴,而今用于美化村里的環境,贊嘆著新農村變化之大。這里滿目青山,花海成片,已沒有缺水現象,不會想起黑臉大漢,卻能看到江南秀美。

  川劇中有變臉,變化之多,手法之快,令人難以置信,或許這也是新農村的特點。路上有游人也來參觀城堡,深有感慨,飄過來一句情不自禁的話:古城若在,村里可不得了。這話道出了實情。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