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祖孫三代拍長城
時間: 來源:美好生活-中國農村網 作者:錢蕾 字號:【

  魏建國在北京攝影圈小有名氣,緣于他的長城攝影作品多次獲得全國重量級獎項。在他的鏡頭下,長城屹立山巔,或者籠罩薄霧輕幔,或者身著霞光彩衣。蒼茫云海之間,點點星光之下,這樣如詩如畫的美景并非尋常可見。

  從1981年學習攝影到現在,30多年間魏建國的足跡遍布北京密云所有長城。起初因為《解放軍報》的主任記者岱天榮建議他多關注密云豐富的長城文化資源,專注長城題材拍攝,后來在拍攝過程中他愈發感受到長城的魅力,越是對長城文化有所了解,越是被長城所吸引。

  “首先我愛攝影,我喜歡用相機去記錄美好的事物。同時我熱愛長城,從小生活在長城腳下,長城伴隨著我的成長。”魏建國將家鄉密云所在的薊鎮長城(東起老龍頭,西至居庸關)作為拍攝對象,因為這是明長城遺址中保存最完好的一段,且建筑結構復雜多樣,最為“上鏡”。

  為了拍到晨光初染,半夜就要開始爬長城;為了拍到雨后彩虹,必須冒雨攀爬;為了拍到白雪茫茫,凍得不停跺腳……像《游褒禪山記》中所寫,“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魏建國便用自己的鏡頭將長城罕見之美示于眾人,讓更多人感受到長城文化和長城魅力。他的攝影作品《晨光沐浴仙女樓》《江山多嬌》《邊關秋色》等多次在俄羅斯、韓國、南非等國家展出,對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和國際文化交流起到了促進作用。

  遍訪長城,有些給他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咱密云的蟠龍山長城上有一個‘二十四眼樓’(眼,即窗洞),觀賞性極強,因為別處通常都是‘九眼樓’。

  在司馬臺長城,我看到一處影壁,高約兩米,寬兩米多一些。下邊是磚砌底座,上面的瓦頂已經殘破,兩側是圓柱形的磚框,中間雕刻著栩栩如生的麒麟圖。長城上的影壁,我在別處可沒見過。

  在天津黃崖關長城,有一處叫寡婦樓,當地村民說當年戚繼光調派12名河南士兵來此駐守,他們的妻子見丈夫數年不歸,杳無音信,便結伴千里尋夫,到這里才發現他們已經戰死沙場,這12名妻子便在此落腳下來,替夫守關。”

  說起長城上的見聞、歷史、傳說,魏建國如數家珍,滔滔不絕。

  受魏建國影響,他的兒子魏錚也喜歡上了攝影,魏錚學習過攝影專業,開過影樓,基本功扎實。但當時20多歲的小伙子更喜歡人像攝影,對長城題材不大“感冒”。直到2011年7月,魏建國身體不大舒服,但看天氣難得,還是想去長城上走一圈,要求魏錚幫他開車和扛機器,魏錚才爬上長城。凌晨冒雨出發,抵達最佳取景點時“攝友”們已經聚集了十幾人,魏錚一見之下感覺很驚訝:原來有這么多熱愛長城攝影的人!

  魏錚想著自己不能白來,便也支起腳架等待,雨絲啪嗒嗒掉在身上絲毫不覺,一心等待著最佳攝影時刻的到來。小雨漸歇,霧漫山間,曙光初現,魏錚不由得連連按下快門。“那一刻的感受太美好了,沒有一個人說話,連呼吸聲都聽不到,只有咔咔的快門音。寂靜、巍峨、雄偉、滄桑,我突然覺得長城是這么有魅力,拍長城是這么有意思的事。”

  自此,魏建國拍攝長城的單獨行動,變成了父子齊上陣,兩代人之間建立起更加深厚的感情關聯,不僅是血脈相承,更有歷史和文化的積淀混雜其中。

  2015年2月20日,大年初二正是合家歡聚的時刻。魏建國父子在家中看電視,忽然發現窗外飄起了雪花,父子倆默契地對視一眼,拿上相機,跟家里打個招呼便上山了。雪后初霽最出片,莽莽長城,皚皚白雪,湛藍天空,為拍到這樣的景象,父子倆從寒夜守到清晨,雪依然沒停。直到中午,魏建國遺憾地說:“走吧兒子,怕是拍不到了,這是常有的事。”魏錚卻堅持再等等,就在一小時后,太陽從濃密烏云中閃現了兩分鐘,讓他拍到了雪后望京樓的奇景。

  看著這張珍貴的照片,魏錚更加明白,自己是真的愛上了“拍長城”這件事。因為不斷拍攝出優秀的長城攝影作品,魏錚順利加入中國攝影家協會。及至女兒7歲,魏錚便帶著她一起爬長城,一起拍照片。“別看她歲數小,爬起來手腳并用,可從沒落下過,在我和他爺爺的影響下,她小小年紀也對攝影很感興趣,我專門買了個卡片機給她用,別說,她還拍得有模有樣的”。

  看到兒子、孫女都對長城充滿感情,魏建國說:“我對孩子并不強求,都是順其自然,但他們熱愛長城,我真的很高興,長城代表了我們的民族精神,接觸長城、感受長城,對他們是特別正面、特別有意義的事情。”

  魏建國曾經出版過一本長城攝影畫冊,翻看畫冊,他說:“這里面很多地方都變樣了,據我觀察,人為破壞很少,因為大部分人都懂得尊重長城文化,可是自然風化不可避免,有的地方樹苗從磚土里長出來,下過雨后被風一吹,樹根把城磚全都晃松了,掉一地,看著特別心疼。”

  身為中國長城學會會員的魏建國多次呼吁保護長城迫在眉睫:“我希望,等以后我孫女正式拍長城的時候,還和我現在看到的一樣,甚至更好。”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