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明前茶
時間: 來源:美好生活-中國農村網 作者:范泊靜 字號:【

  “茶以春為貴,春貴在其時。”清明前后,正是采茶好時節。隨著氣溫上升,雨水充沛,貓了一冬的茶樹,依靠上年休養生息積累的養分,開始茶芽萌動,葉心冒尖。茶以第一葉為最富營養,梢芽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使用此種芽尖做成的春茶,滋味鮮活,香氣怡人,奇特優雅,是一年之中的佳品。兔毫盞內新嘗罷,留得余香滿齒牙。喝上一口,齒頰留香,疲勞頓消,心境優雅。

  茶綠采芽不采葉,梅花論子不論花。清明采茶,以獨芽或一芽一嫩葉為佳。做成后,茶葉像谷粒一樣,用開水沖泡,不散開,但香氣襲人,稱之為谷茶。莊稼人家平時自己舍不得吃,主要用來待客。采茶講究時令氣候,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前,南方常常是陰雨綿綿,放晴的日子不多,所以要趁著天晴,放下手中的其他活,全家上下一起采。

  記得小時候,每逢采茶,母親便會背上我,手提竹簍,爬到屋后半山腰的茶園采茶。為了不讓我亂跑,母親便會摘些油茶樹上長出的一種像包子的果實——茶包,放在我面前,讓我邊吃邊玩。茶包,白白的,捏上去軟軟的,像蒸熟的包子,甜甜的,有一股蜜糖的味道。在南方農村長大的孩子大都吃過,也許會留在美好的童年記憶中。

  只見母親眼尖手快,雙手在茶樹頂上飛舞著,隨之而落入的便是像鷹嘴針尖樣的茶芽,只有少量的闊葉摻雜其中。母親為了讓我學采茶,請篾匠給我編了個小竹簍。采茶時,背上它。母親給我分了任務,下山前,要摘滿一簍子。茶芽體積小,摘許多也只鋪滿簍底。為了完成任務,便擼些闊葉裝在里面。打腫的臉充當胖子,畢竟會有消腫之時。臨近中午,下山回家。把竹簍里的茶葉倒出,立馬現了原形。母親只是輕輕責罵幾聲,便要我把闊葉全部挑選出來。等挑選完后,母親便把嫩芽倒入笳籬中,端到太陽底下暴曬,曰為曬青。曬青茶的萌芽,讓茶葉有明顯的太陽味。接下來,便是涼青,讓嫩葉流失部分水分。

  吃完晚飯,母親便把鍋刷洗干干凈凈,不留一點油漬。再把鍋炕得紅彤彤,倒入適量茶葉,翻炒均勻、快速短時、殺熟殺透,名為炒青,又叫殺青。當鍋中“啪啪”之聲停止,略有沙沙聲音,葉質柔軟稍有黏性,聞有清純茶香,便下鍋揉捻。

  揉捻是項氣力活,大都由父親主刀。在我童年的眼中,父親就是個大力士,一米八幾的個頭,像牛一樣不辭辛勞地操持屋里屋外的力氣活。只見父親雙手抱拳,使勁揉捻,扁平如紙的葉子,立馬蜷曲如針。緊接著用茶巾或布袋將經烘焙濕茶坯包裹成團球形擰扎緊后,反復捶揉,使茶團在力的作用下,進一步卷曲緊結成型。

  做完這些,離成功就差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焙干。前面炒青的時候,母親分給我的任務就是在灶門前加柴把火。唐代詩人顧況在《焙茶塢》寫道:“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旋旋續新煙,呼兒劈寒木。”詩中的寒木就是指耐寒而不凋的松、柏之類。柴是事先準備好的松木枝,易燃燒,火力大。焙干是項技術活,掌握火候是關鍵。用文火,不能見到火苗。這時,往灶里加上木炭,如果火苗旺,就用灰覆蓋燃燒的木炭,只留中心一點火紅。往鍋里倒入茶葉,文火慢慢加熱。聞到茶香,抓一把放到耳旁聽聽。好聽嗎?好聽就是好茶!

  茶做成后,沏上一壺,讓全家人喝上一杯,沁人心脾。“味為甘露勝醍醐,服之頓覺沉疴蘇。”喝上一口,此刻所有的付出和艱辛都值得。新茶做好后,用陶罐裝好密封,放入陰涼干燥處,等來了賓客,取出來招待。平時自己可舍不得吃。

  清明以前采摘的茶都可以叫“明前茶”,是實心芽茶,是最好的茶。它清純、甘美、溫存、幽芳、醇和、透明、晶瑩。“早采一天是個寶,晚采一天不如草。”摘完第一道茶葉,不會采摘第二次,要等到來年春風二三月,石爐敲火試新茶。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到了農歷八月份,茶園里的野草經歷夏季瘋長,開始變硬變老。這時候,需要給茶樹人工除草,堅決杜絕使用除草劑,也不能噴灑農藥,講究的是純天然。

  茶樹也長出了不少蔓枝,要對樹冠進行修剪。把減下來的的枝條落葉和雜草,全部堆積在茶樹根部腐爛吸收,相當于施一次農家肥。莊稼人把農家肥看得金貴,大部分施與稻田、菜地,更不會給茶樹澆灌化肥。經過修剪除草的茶樹,經秋、冬季較長時期的休養生息,體內營養成分豐富。等來年第一聲春雷響,茶樹便開始萌芽生長。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養生保健,喝天然有機茶,農家自制的茶。家鄉的茶葉銷路也開始輻射周邊城市。

  記得新世紀頭幾年,我還在老家工作的時候,有天老家堂叔用編織袋裝了幾十斤茶葉到我單位上,要我幫他推銷。那時老家的茶葉還是默默無聞,沒有多少人喝過,銷路不暢。帶到各辦公室轉一圈,只賣出一點。大家對本地茶不甚看重,放在辦公桌上招待客人的,動輒是上千元的名茶。

  為了不讓本家叔空手而歸,我自己掏錢全部買下來,用來送親朋好友。本家叔知道我睡眠有障礙,喝不了茶,不讓買。我說這是替朋友買的,放心好了。那一年,走親訪友,我都會帶上一包茶,送給他們。雖然覺得價格低廉,有點出不了手,但朋友們都欣然接受。

  近幾年,社會風氣有了很大好轉,人際關系開始回歸本真,回歸純粹。長期畏縮在角落里的家鄉明前茶,因價格低廉品質上乘受到追捧。每年清明節后,明清茶開始上市,很多城里人開車前往購買。

  因為產量有限,有人開始人托人臉托臉,或者干脆打電話給我,要我家制茶的親戚留一點給他們。我都樂意滿足大家的要求,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有空閑的話,我還會把茶送到家。“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朋友還會親自下廚,煮上一壺茶,一起品茶論茶。人生大事三杯酒,千秋功業一壺茶。

  “同志哥,請喝一杯茶呀!”當年招待紅軍的家鄉明前茶,如今已走進千家萬戶,成了村民脫貧致富的好幫手。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