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到鄉下去社交,是當下城市人的一種新玩法。追其溯源,其實在歐美國家早已盛行。據說今天紛繁各色的社交形態,是衍生于古羅馬時期原始狩獵后發生的一場宴會,可見“禮儀邦交”離不開“吃喝玩樂”。位于北京懷柔區白河北村,有一處被大家稱為“白房子”的民宿——白鳥集,不同于鄉村的純與山居的靜,它更像是一個俱樂部,咖啡、牛排、BBQ,桌游、飛鏢、KTV,從食物的選擇到娛樂的設置,都貼著年輕和個性的標簽。因此,在這座帶有美劇風格和田園風情的白房子里,“志趣”成為交友的關鍵詞,“合拍”成為社交場上的賽末點。
住進“社交場”,讓友誼發酵
白鳥集,一座簡單的三層小樓,卻像一塊磁石般吸引著心智相投的人。這是一間社交型的民宿,七間客房、五個共享區域的資源配置,已經在空間設計中營造出社交分享的氛圍。壁爐共享區,可以來場圍爐夜話或是德國撲克、狼人殺;陽光房共享區,可以本嗓吟唱都市民謠,成為全民K歌之;下午茶共享區,可以點一杯拿鐵、抱著書本縮卷在暖陽中慵懶一個下午;露臺共享區,可以來場濃情蜜意的星夜對話,或是不醉不歸的天臺BBQ……每個區域都代表著一種個性和方式,讓不同屬性的人們找到彼此。
五個共享區域已是動靜皆宜,那么客房的打開方式又能制造哪些驚喜?七間客房的主題各有千秋,“胡桃夾子”房間主打美式田園風,無處不在的胡桃夾子公仔、墻壁上懸掛的鹿角頭、紐約客的大幅海報、深棕色的真皮沙發,每個元素都在彰顯美式大氣沉穩的舒適風;“楓”房間主打日式侘寂風,原木色的家居設計以及竹、藤、麻和其他天然材料顏色,形成樸素的自然風格;“杉”房間主打簡約北歐風,房頂、墻壁、地面完全不用紋樣和圖案裝飾,只用線條、色塊來區分點綴,回歸人性化的設計本色;還有主打泰式風格的“楠”,壁畫主題風的“致橡樹”,捕夢鳥主題風的“白鳥” ……形態各異的房間設置,滿足了不同人群的個性所需。
親子“歡樂場”,走進自然大課堂
與自然親密接觸,永遠是兒童成長的必修課。很久以前,城市還沒有這么多的高樓林立,穿過幾條巷子就是古老的河道,大槐樹下抓知了,菜園子里捉迷藏,回憶里都是充滿青草香氣和流水蟬鳴,美好而清晰。但是在今天,擁抱自然仿佛已經成為一場旅行。
白鳥集有三位專業的博物老師,帶領孩子們進行戶外“探險”。每到夏天,這里會有沉浸式的自然教育活動,長達4天的夏令營讓每個人歸來成為生活小能手。白河段的地質構造是怎么形成的;這些千奇百怪的植物叫什么,在什么樣的地方能找到;美麗的野生鳥各自有什么樣習性;夜間蜘蛛怎么結網;在戶外怎么生火做飯、如何辨別方位……深入到野外,孩子們的好奇心被完全打開,跟著老師學習鉆木取火、戶外取水、辨別方向、搭帳篷、壘灶等生存技能。
如龍應臺所說,“上一百堂美學的課,不如讓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個鐘點的建筑設計,不如讓學生去觸摸幾個古老的城市”,白鳥集毗鄰白河灣景區,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讓這里成為親子游的聚集地。
鄉野社交,是不同人群對鄉村的熱愛,也是同一人群聚集的新形態。在白鳥集,你會發現雖是不同的群體,卻能像家人般溫暖而和諧。分享、共享是這里的主題,個性、朝氣是這里的色彩,群山環繞、清水纏流,旅人相會在此,不亦樂乎。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