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百鳥進京
時間: 來源:美好生活-中國農村網 作者:王紀辛 字號:【

  北京進入“最美四月天”后,百花怒放,而此時的野鴨湖,已全面進入繁殖季節,對于北京這一候鳥遷徙路上的“服務區”來說,也進入了最忙碌的季節。每年3月底到4月初,大天鵝、灰鶴等候鳥結束了休養補給,開始陸續離開北京,繼續啟程飛往北方繁殖地。體型較大的候鳥離開后,體型較小的雁鴨類和柳鶯類林鳥相繼抵達北京。猛禽里也是體型較大的鵟類率先到達,之后飛來的是蜂鷹、赤腹鷹等小型猛禽。

  安全感暴增 蒼鷺直接在灘涂安家

  隨著氣溫回升,北京城區內已是桃紅柳綠,而延慶野鴨湖國家濕地公園內的大部分草木,還只是剛剛吐綠。對鳳頭鸊鷉來說,這點綠色,足以說明到了迫切需要找對象的時候了。除了不斷從水底叼出水草以證明自己有足夠的“養家”能力,它的另一個經典求偶動作,雌雄兩只鳳頭鸊鷉展開頸部的棕紅色羽毛,快速游動,讓白色腹部完全露出水面,幾乎是挺立著“撞向”對方。

  野鴨湖科研監測人員告訴筆者,這個動作叫“撞胸”,是它們彼此表達愛慕的常見動作。和鳳頭鸊鷉的復雜舞蹈相比,同一片水域里一種黑不溜秋的秧雞科水鳥,告白就簡單多了。它們只是不停地發出連串鳴叫,希望能引起身邊異性的注意。這種羽毛全黑的候鳥,只在額頭有一片顯眼的白色。名稱叫“白骨頂”,也是這個季節野鴨湖的熟面孔。

  此前在野鴨湖住了一個冬天的灰鶴剛剛遷徙走了,前往位于西伯利亞的繁殖地,同期飛走的還有很多大天鵝。但野鴨湖從來不缺客人,在一片葦塘灘涂上,200多只蒼鷺已經搭建完巢穴,做好了產卵孵化小寶寶的準備。為了防備“敵人”,蒼鷺一般都是把巢筑在高高的樹梢上,像野鴨湖這種直接在灘涂上筑巢的方式,是相當罕見的。據工作人員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蒼鷺覺得這里棲息條件好、環境安全、沒有天敵和人類的打擾與威脅,因此筑巢時更有安全感,直接把家安在了暖洋洋又離食物更近的灘涂上。一個特別溫暖的消息是,到了6月,隨著小寶寶們的出世和這倆月新蒼鷺的飛來,野鴨湖蒼鷺大家庭預計最多能達到上千只。

  遷徙高速路 候鳥安心在京休養

  一到3月底至4月初,來往北京的候鳥就會漸漸多了起來。據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介紹,在全球,共有8條候鳥遷徙通道,其中3條與我國密切相關,分別是東亞-澳大利亞、中亞-印度、東非-西亞。而北京正是處于東亞-澳大利亞遷徙路線上,同時,由于北京位于我國東北地區向華北地區的過渡地帶,因此成為許多候鳥在春、秋兩季遷徙的“高速公路”。

  雖然地處遷徙路線,但十幾年前,由于環境因素和自然棲息地的萎縮,很多敏感的候鳥被迫避開了常年的“航道”。

  隨著北京這幾年對生態涵養的重視與環境的大幅提升,百萬畝造林工程讓綠色越來越多,候鳥正在紛紛回歸。比如蒼鷺,對水質與周邊生活環境特別挑剔,喜歡的食材又是小型魚類、泥鰍、蛙和昆蟲,能讓蒼鷺安逸孵蛋與照顧寶寶的環境,一定是達到了“山清水秀”的標準。

  隨著生態的持續提升,正在有越來越多的候鳥,前來北京提供的“驛站服務區”休憩與生活,不止在郊野,有些鳥類直接在市區出現,甚至從“候鳥”變成了“留鳥”。

  為什么呆在北京不走了?是因為生活太舒坦嗎?城區內,垂柳枝條上的新綠襯得玉蘭、碧桃更加靈動。2月中旬就已經飛回北京的鴛鴦,早已不請自來,輕車熟路地在動物園找好了樹洞,進入了繁殖季節。

  位于順義潮白河邊的一片人工林中,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就建在這里。進入遷徙季以來,這里收治的“病人”也明顯多了起來。筆者看到,一只斑鳩剛剛處理完傷口,按照救護流程,登記后送進“病房”留觀。另一只被救助的刺猬,情況看起來不太好,這是一只被市民洗過澡的刺猬。發現它的市民看到刺猬身上有寄生蟲,出于“好心”進行了沖洗。

  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工作人員史洋告訴筆者,“這個季節,刺猬剛剛結束冬眠,體能差和動作遲緩都是正常的,但用水洗對它們來說是很危險的。”一個月前,他剛剛組織完成了北京城區鴛鴦種群數量和分布調查。“2005年開始了對北京地區鴛鴦的研究工作,野生鴛鴦最早在懷柔發現的,此后對鴛鴦的研究一直不是很系統。今年對北京城區內鴛鴦的繁殖種群和越冬種群進行了首次調查。”

  鴛鴦屬于候鳥,原產于東亞地區,但是在北京城區,不是所有的鴛鴦都有遷徙行為,還有部分常年留在北京的。“調查就是為了進一步研究它們的繁殖動態和遷徙規律,這項調查目前還沒有更全面的數據,需要多年積累,但我們知道的越多,就越能更好地保護它們。”

  不僅是鴛鴦,入春以來,北京各地記錄候鳥活動的報告越來越頻繁。2月13日,延慶野鴨湖野生鳥類監測站觀測到今年飛來的第一只大天鵝。3月2日,大興南海子郊野公園的湖面上,迎來了19只疣鼻天鵝和9只小天鵝。

  據專家介紹,疣鼻天鵝的遷徙通道主要在新疆、尼泊爾一帶。對于這次轉道北京,專家認為,可能跟氣候變化、北京地區生態環境變化有關,特別是濕地面積的擴大,為遷徙候鳥提供了更適宜的飛行補給站。3月中旬,喜歡尋找山間溪流覓食的黑鸛開始在房山區十渡鎮六渡村附近山石臺地上筑巢繁育,十渡清澈的河水中,有大量它們愛吃的泥鰍。在密云水庫、十三陵水庫、海淀翠湖等地,都有觀測到候鳥大規模活動的記錄。

  北京地區共有鳥類約450種,其中候鳥大概有347種。2018年10月,被觀測記錄的鳥類達到343種,比2015年同期新增了48種。筆者從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了解到,途經北京的夏候鳥有鷺類、杜鵑、雨燕、家燕等共117種,占北京鳥類總數的26%;冬候鳥有太平鳥、斑鶇、大鵟、長耳鸮、錫嘴雀等89種,占北京鳥類總數的19.8%;旅鳥有雁鴨類、鷹隼類、鸻鷸類、鷗類、鹀類等305種,占北京鳥類總數的67.8%。

  加強候鳥保護 劃分高中低三類保護地

  觀鳥總是能帶來驚喜。4月1日,野鴨湖又從遙遠的蒙古國飛來3只白枕鶴,身上還戴著環志,它們將在這里進行多日的休整。

  負責野鴨湖野生鳥類科學監測的方春告訴筆者,“此前有只攜帶蒙古環志的白枕鶴,在湖區修整已有10多天了,估計最近就該啟程向北遷徙了。”不僅是新來的白枕鶴,4月1日,方春還最新觀測到了新遷徙來的兩種猛禽,鶚和黑耳鳶。說是猛禽,對野鴨湖的鄰居們倒是沒有什么威脅,鶚是吃魚的,黑耳鳶倒是什么都吃,但因為身材小,主要捕食田鼠、青蛙、小魚和蜥蜴。

  按照歷史監測,進入4月以后,野鴨湖的鳴禽逐漸增多,5月前后還會飛來鶯類的林鳥。方春和他的另外兩名伙伴,每天按照觀測線路,將監測到的種類、數量、有無疫病等情況,通過網絡直報系統發送到北京市野生動物監測平臺,從而實現北京市野生動物資源監測的動態化管理。

  世界雉類協會專家組成員鄧文洪表示,“在植樹造林的同時,灌叢、草地被清理,造成草地的生境異質性降低,帶來的直接結果是鼠類數量減少,使得一些猛禽離開棲息地,重新選擇食源地。”比如,原本在密云不老屯分布較多的鸮,此前就由于覓食難而出現了遷離現象。

  類似的情況在野鴨湖也有。方春說,“北京綠化工程的深入確實為候鳥提供了更多棲息地,但由于不同候鳥習性不同,對棲息地的要求也不同,比如喜歡開闊灘涂的灰鶴,如果水域周邊密植了樹木,過境時就會避開。”

  因此,在新一輪百萬畝綠化造林工程中,應注意保持樹種多樣化,種植喬木的同時,還應該考慮候鳥棲息習性,因地制宜為動物多樣性提供條件。樹木栽種要疏密結合,植物群落立體豐富,以便為不同種類的候鳥直接或間接提供食源。

  據悉,2019年將啟動覆蓋北京城市建成區的野生動物棲息地調查,建立城區動物棲息地保護名錄,未來會按照價值劃分高、中、低3類保護地,對于高保護價值棲息地,將設立保育區,嚴格限制人類活動。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