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幸福生活“兔”中來
時間: 來源:美好生活-中國農村網 作者:本刊記者 孔令冬 字號:【

  流村,北京市昌平區西部的一個山區小鎮,這里有百里環廊的水墨村莊,這里有悠久滄桑的邊關長城,這里有流傳百年的古老鄉風。作為國家級生態鎮,近年來,流村又多了一個“金色招牌”——獺兔。兔肉美食研發、兔皮產品制作、兔藝術品加工……依托獺兔產業,小山村有了另一張閃亮的名片,也敲開了村民增收致富的大門。

  獺兔產業升級 谷家致富有新意

  麻辣鮮香的兔頭、酥脆油亮的兔腿、色澤金黃的兔排、軟嫩勁道的兔丸……“整桌的全兔宴,道道菜式色香味俱全,有創意,倍兒香!”京城老饕韓先生聽聞流村的全兔宴,特意驅車幾十公里來品嘗。

  看著食客大飽口福,流村鎮谷氏獺兔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齊靜很是欣慰,說起全兔宴的開發,她慢慢打開了話匣子。2001年的時候,她和丈夫回到流村,幾番研究后開始養殖獺兔。自己摸索、拜師學藝,養殖技術逐漸成熟,依靠出售兔毛和兔肉,齊靜家的生意越做越大。

  獺兔肉質細膩、高蛋白質、低膽固醇,被譽為“美容長壽肉”,看到很多客戶大量訂購兔肉,頭腦靈活的齊靜打算在兔肉上好好做文章。自家的合作社就養殖獺兔,是不是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進行獺兔深加工、發展獺兔飲食文化?

  說干就干,齊靜深入四川等地調研,結合昌平本地實際,和廚師共同研制出一系列全兔宴菜品,一經推出,受到大批食客的好評,全兔宴也成了越來越多周末郊游游客的首選,收獲了諸多肯定:谷氏全兔宴2016年被北京市旅游行業協會和北京烹飪協會評為十佳特色宴席、被北京烹飪協會評為北京特色名宴、2018年11月被評為昌平區十大最受歡迎美食……除了即做即食的全兔宴,合作社還進行熟食加工制作,谷氏手抓兔、谷氏麻辣兔腿、谷氏五香兔肝……一系列的美食成了代表昌平特色的伴手禮。

  在獺兔飲食文化發展起來的同時,齊靜又將目光轉向了獺兔皮毛,獺兔大衣、帽子、圍巾、玩偶、小工藝品……兔毛制品越來越豐富,銷售渠道越來越多,市場也越做越大。現在,谷氏獺兔養殖專業合作社已經形成了以獺兔養殖、繁育、儲藏、生產、美食開發、兔皮深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合作社的收益也越來越喜人。

  培訓就業雙給力 鄉鄰脫貧有奔頭

  經過多年努力,齊靜總結出了一套“獺兔致富經”,自家的生活越來越好,她萌生了帶領鄉鄰一起致富的念頭。2010年,谷氏獺兔養殖專業合作社正式成立,齊靜和丈夫更加忙碌了,發放兔種、培訓技術、聯系銷路……在合作社的帶動下,村里婦女、殘疾人、五保戶等一批人通過獺兔養殖慢慢改善了生活,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合作社中。2016年,合作社積極響應京津冀協同發展號召,將養殖基地“搬”到了距離昌平102公里的河北省涿鹿縣桃園村,幫助當地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除了帶動村民發展養兔產業,合作社還通過獺兔皮毛深加工,為村里的貧困戶提供致富的途徑。合作社結合自身的資源優勢開展知識豐富、內容充實、實用性強的手工加工綜合技術培訓,讓村民們熟練掌握各種產品的手工編織加工技術要領,通過培訓,合作社技術骨干由年初20人增加到近50人。“我們目前舉辦了80多期手工加工技術培訓,已經培訓了幾千人。”合作社負責人齊靜介紹。劉大姐參加培訓時間比較早,考核通過后一直在做兔毛的加工制作,“農閑的時候做做手工,不離家就能多賺份錢改善生活,高興著呢!”劉大姐將自己編織完成的兔毛成品交到合作社,拿到工資后開心地說道。

  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合作社還自主創新研發小豬佩琦、母子熊貓、北京灘兔、兔皮小熊、兔皮貓頭鷹等新產品覆蓋時尚服飾、精美車飾、網紅兔包等種類,時新的產品幫助鄉親們拓寬了致富門路,全鎮的貧困農戶、留守婦女、低收入農戶、失地農民陸續加入合作社,不僅學到了手藝,還實現了居家靈活就業。

  從傳統的獺兔養殖到皮毛深加工,以“兔”為中心的產業鏈惠及更多的鄉鄰,合作社的力量也逐漸發展壯大,目前共有400多名遍及全國各地的社員,合作社也收獲了一批榮譽和認可:現代農業產業技術示范基地、市級示范社、北京市農廣校先進工作站、對口幫扶協作勞務實訓基地、北京市農村婦女“雙學雙比”活動示范基地……

  獺兔奔赴內蒙古 異地扶貧有助力

  走進谷氏獺兔養殖專業合作社,在顏色各異、品種豐富的兔毛展品中,有一面“昌平區2018年度對口幫扶先進單位”的錦旗非常醒目,當問及此,齊靜道出了錦旗背后的故事。

  合作社的獺兔闖出了名氣,成了遠近知名的“致富明星”。所以,昌平區在與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建立對口幫扶關系后,根據當地牧草豐美、地廣人稀,利于開展規模化養殖的優勢條件,將獺兔養殖產業確定為扶貧項目。合作社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捐贈價值100萬元人民幣的4000只獺免種兔、將多年積累的獺兔養殖經驗無償傳授給當地老百姓、與阿魯科爾沁旗新民鄉新增村簽訂幫扶協議……為了讓小獺兔在廣袤的大草原順利地落地生根,合作社做了一系列扎實有效的工作。

  從養殖基地的選址設計、種兔的配種護理到養殖人員的技能培訓,齊靜和工作人員都一一悉心指導。在種兔運到養殖基地后的4個月時間內,合租社的技術人員一直守在基地,從觀察獺兔的不良反應到日常的護理管護,都“手把手”地傳授給當地養殖人員。兔子出欄的時候,合作社還進行上門收購并當場支付養殖款,參與獺兔養殖的40多名貧困人口獲得了回報,而通過商品兔銷售、股份分紅、吸納務工等方式,獺兔養殖產業還帶動當地500多人實現了增收。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