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延慶區香水園街道,說起街巷長李志東,大伙兒都不陌生。社區背街小巷治理現場、公租自行車停放處、居民家泡了水的地下室……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別看官兒不大,管的事兒可不少,大伙兒都親熱地叫他小巷“管家”。
李志東高高的個子,很是消瘦,可身體里卻好像有著用不完的能量。“做街巷長,就得嘴勤、腿勤。習總書記強調要像繡花一樣精細管理城市,背街小巷亦是如此。”李志東說,街巷長就如繡花人,繡花的針腳要實要密要美。
他的管片兒,包括慶園街沿線4個社區。社區里里外外的環境、治安,老百姓家里的鬧心事兒,他都跟著操心。
為了讓城市環境和城市秩序進一步提升,延慶區啟動了120條背街小巷的整治行動,李志東作為街巷長,也直接參與到了這項工作中。他管轄的高塔社區中,有一個臨街商戶,在背街一側私自開了后門,用于搬運貨品。不僅破壞了建筑結構、影響了周邊環境,車來車往也帶來諸多安全隱患,附近住戶頗多怨言。了解到情況后,李志東幾次上門都吃了閉門羹,房主和租戶都拒絕整改。好不容易跟房主見了面,好說歹說做通了思想工作,可第二天房主又反悔了。對此,做了多年社區工作的李志東并沒有氣餒,他組建了“后援團”,發動社區老黨員、志愿者一起上門做思想工作。一個人說沒用,大伙兒一起聊,終于把房主說通了,配合完成了整改。
由此,李志東有了心得:街巷長在“穿針引線”前,需要將背街小巷涉及的駐區單位、相關職能部門和居民代表整合起來,群策群力逐一破解街巷大事小情。有活兒一起干,有事兒大家議。
僅僅管好百姓家門口外大街小巷還不夠,還要及時解決好百姓家門內的鬧心事兒。也就是既要面子(街面)好看,還要里子(小區內的人、事、物等)溫馨。
進入雨季,李志東可沒少往新興西社區跑。早些年,社區部分地下室一到夏季就經常泡水。修管道、安抽水泵……想了很多辦法,治理效果也沒能讓居民滿意,居民只能在地下室搭起高架子放東西。李志東擔任街巷長后,協調相關部門多次實地查找問題,經過5輪方案修改,終于在專家的幫助下,安裝了自動循環泵,解決了地下室泡水的問題。這幾天,李志東到居民家回訪,居民對解決效果特別滿意。
“咱家門口正在舉辦2019年世園會,還有即將舉辦的2022年冬奧會,作為街巷長,得盡全力把慶園街打造成美麗街巷,讓國內外友人到咱延慶都給咱的好環境豎起大拇指。”李志東還牽頭,在片兒區內打造了一面世園文化墻,向社區居民宣傳園藝文化,成了社區一道風景線。“看著居民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我就覺得自己沒白干,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和李志東一樣,如今延慶區共有86名街巷長上崗,管起了百姓身邊的大事小情。他們的聯系方式被做成公示牌,懸掛在街巷內,百姓發現了街巷有設施破損、衛生臟亂、秩序混亂等任何問題,一個電話就能得到解決。他們每天巡視在責任區,發現問題后及時聯系各個部門,并全程跟蹤協調解決,成為街巷的“大管家”。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