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說古道今話史莊
時間: 來源:美好生活-中國農村網 作者:馬恩富 字號:【

  史莊子村位于密云水庫以北,不老湖以西,坐落在三棱(靈)山腳下,隸屬密云區不老屯鎮管轄,現有村民148戶,320口人,均為漢族。如今為“北京市最美的鄉村”,坐擁“密云民俗生態旅游示范村”稱號。據《北京市密云縣地名志(1990版)》記載:“在密云史上還有‘一京、二渭、三史莊’之說。”

  地名由來

  據《密云縣地名志(1990年版)》記載:“在20世紀60年代,史莊子大隊社員在植樹造林時曾挖出過舊石器,這說明在很早以前史莊子一帶就有人類活動。

  尋根問祖

  相傳明朝初年,有一戶邵姓人家到史莊子西開荒種地,落腳生根。一代代繁衍,村落擴展,人們自然要給這個村落起個名字。按照傳統,村名得由資深的邵姓長老定奪,所以他就將大家居住的這個家園以邵姓命名

  為邵莊子。之后,又有一戶史姓人家遷到邵莊子村東不遠處落腳生根。經繁衍生息,人口的增加,村落的名字理所當然也是由資深的史姓長老命來名,那么他就將史姓人家居住的這個地方以史姓命名——稱史莊子。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之后又有郭、李、陳、張四姓人家相繼到史莊子村定居。因人口的增加,村落的擴大,史莊子便形成了一個較大的村落,與邵莊子連在了一起,所以后人就將兩村合二為一,統稱叫史莊子。

  據史莊子村郭明華老人說:“新中國成立后,村里就沒有史姓人家居住了,他們有的遷到山外去了,有的闖江湖或是云游做生意去了,在村西只留有一處史家祖墳,后來在社員大平大整土地時也被平掉了。因史姓祖先在村內有一定的威望和恩德,所以后人為了紀念他們并將村名沿用至今。”

  古跡尋蹤

  據村民李桂清老人生前回憶說:“上個世紀50年代初,在史莊子村東還矗立有一座石碑,高約六尺,寬約三尺,厚約六寸,于碑的正面刻寫有‘普受皇恩’四大楷體字,背面刻寫有頌揚朝廷恩德的文字。”因年代久遠,再加“文革”時期破四舊,如今石碑早已蕩然無存,所以后人已無法查證碑文的內容。

  據村民郭瑞田老人說:“過去在俺們村還曾建有廟宇,殿堂內并塑有山神、河神、土神、苗神、喜神、龍王、馬王、觀音、藥王九尊神像,造型精美栩栩如生,大家俗稱九神廟。另外,在寺內還矗立有一棵大柏樹,高約兩丈,粗約三尺,枝繁葉茂,挺拔剛勁,樹上還懸掛有一口大銅鐘,廟堂前還設有一個大香爐。多年來,寺內是古木參天,焚香擊磬,煙霧繞梁,晨鐘悅耳,為史莊子村一景。遇有大小災情,當地百姓就手持香火和供品,懷著虔敬的心情到寺內祭拜九神,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平安吉祥。相傳,此廟始建于明朝年間。”

  抗日烽火

  自日寇踏入古北口長城后,密云地區便淪陷為日軍占領區。在那烽火連天的抗日歲月,具有愛國主義情懷的史莊子人紛紛支援八路軍抗戰,開展敵后武裝斗爭。

  1940年6月,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十團在平北創建了豐(寧)灤(灤平)密(密云)抗日根據地,從此就像一把尖刀插在了敵人的心臟上。為了撲滅抗日斗爭的火焰,9月,日軍糾集了400余人,并對豐灤密地區進行了為期78天的大“掃蕩”,史莊子村也未能幸免。

  面對殘酷的斗爭形勢,1941年八路軍在豐灤密一帶,相繼建立了地下黨組織。史莊子村的李迎喜、郭明林、郭有義,也被上級黨組織發展為中共黨員。為了隱瞞真實身份,李迎喜在村里名義上擔任偽村長,實際上為村里地下黨支部書記;郭有義在村里的公開身份是偽中隊長,實際上為村里的地下黨員。在全民抗戰期間,史莊子村愛國青年李桂廷、郭瑞江、郭瑞生、郭瑞芳、郭明芝先后參加了密云縣大隊,并勇敢地投入到抗日救亡第一線。因郭瑞生機智勇敢,后擔任八路軍某部政委杜平的警衛員。

  1940年冬的一天,駐扎在石匣的日軍南島中隊100余人,準備到古石峪村清剿搶糧,消息早已被八路軍十團掌握,王亢團長立即召開連以上干部會議,分析敵情研究打法。戰前部署結束后,王亢親率一、二、三連,迅速地部署到了古石峪。根據地形情況,他命一連埋伏在南山上,用麻雀戰的方式來迷惑敵人;命二連埋伏在北山上,以南北夾擊的形勢把敵人圍殲;命三連埋伏在村口道路兩側,堵住日軍南逃石匣的退路,將這股敵人一網打盡。

  夜幕降臨,寒風凜凜,因日軍不熟悉地形,又怕天黑遭到八路軍的埋伏,所以不敢貿然行事。正當敵人舉棋不定時,一連戰士的鞭炮聲、擊鼓聲、敲鑼聲,把敵人搞得暈頭轉向不知所措,接著二連戰士的手榴彈就投向了敵群,把敵人炸的鬼哭狼嚎。一連戰士見時機已到,就像猛虎一樣沖下山去在敵人后面窮追猛打,接著二連戰士也沖下山去圍剿敵人。槍聲、手榴彈的爆炸聲、戰士們的喊殺聲、敵人的鬼哭狼嚎聲響徹了夜空。經激戰,敵人死的死傷的傷,沒死的妄想逃走,不料又陷入了三連的伏擊圈。經三連戰士一陣痛打,日軍又死傷了過半,僥幸沒死的20幾個人,狼狽逃回了石匣城。

  抗日戰爭是人民的戰爭,在此次伏擊戰未打響之前,史莊子人民在村地下黨支部書記李迎喜的指揮下,民兵埋伏在山林中敲打水桶來擾亂日軍;婦救會負責掩護群眾轉移和掩藏糧食;兒童團員郭明榮為八路軍傳送情報。他們為古石峪殲滅戰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紅色詩篇

  史莊子村不僅為紅色抗日游擊區,而且矗立在不老湖畔的王波烈士碑園,還是一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碑園,坐落在不老湖畔,三棱(靈)山腳下,坐西朝東,建在一個七階大理石的基臺上。整體建筑由拱門、主碑和副碑組成,占地400平方米,基臺四周由石攔護圍,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

  在拱門兩側的石柱上還各塑有一尊火炬,拱門上方中間書寫有“王波烈士碑園”,右門柱上書寫有“勿忘國恥”;門柱上書寫有“緬懷英烈”。主碑左邊刻寫有“英烈千秋”;右邊刻寫有“血灑霧靈”;中間刻寫有“悼念王波烈士”的碑文。

  在主碑前兩側還矗立有兩座副碑,一座為“六村慘案”紀念碑,一座為“古石峪戰斗”紀念碑。凡來到史莊子觀光旅游的人士,既可欣賞不老湖沿岸風光,還可緬懷到英烈的英雄事跡。

  筑巢引鳳

  走進史莊子村口,過去的老民居已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漂亮的新民宅,還有寬闊明亮的海棠風情大道,整潔寬敞的文化廣場,風格各異的健身器材,令人目不暇接。

  說起史莊子村的新變化,還得從頭說起。2008年歲末,史莊子人提出了打造“宜居家園•史莊子新村”的宏偉設想,聘請北京市住建委設計院的教授為舊村改造設計把脈。新村規劃設計的宗旨為:本著與不老屯鎮政府提出的打造“養生休閑旅游特色鎮” 相契合,以人文、典雅、生態、宜居為理念,建設兼具東西方風格的小別墅,工程建設于2009年春啟動。

  經三年奮戰,到2011年底,史莊子人將133棟別墅全部打造完成,90%的村民喬遷新居。搬家期間,大街小巷爆竹連天此起彼伏,男女老幼歡天喜地,小村就像過大年一樣熱鬧。面對著翻天覆地的變化,90多歲高齡的郭瑞田老人感慨地對筆者說:“新中國成立前,俺們村是‘村窮民窮半年糠,挖野菜的結成幫,四墻圖壁石草房,日子過得好凄涼’,是個出了名的窮山村兒,如今俺們居住的房子,比過去強了好幾倍,日子過得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史莊子不僅民居漂亮,村容秀美,還有美麗的山峰閃色嶺、三棱(靈)山、筆架山、不老湖和生態林等自然風光。登上三棱山頂可觀日出,可游賞密云水庫風光,可眺望西坨古長城,是休閑、度假、避暑、觀光的絕好境地。

  “居住環境改善了,生態景觀優美,總不能讓父老鄉親老是端著瓷飯碗,得想個法子讓大家端上金飯碗。”說一尺,不如干一寸,勤勞智慧的史莊子人,以新農村建設為起點,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旅游資源,再接再厲走上了“民俗生態旅游示范村”的發展軌道。

  民俗院相繼開張,隨著“北京最美的鄉村”桂冠的摘取,小村的人氣是越來越興旺。截至2016年底,史莊子民俗村客房達100間,可同時接納200人住宿和就餐。如今的史莊子村,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山坳里。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