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頂之上 千里風光一覽盡
距貴州省銅仁市80公里的梵凈山,得名于佛教梵語“梵天凈土”之意,是與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齊名的中國第五大佛教名山,并被評為“中國十大避暑名山”。
相對于那四大佛教名山,知曉梵凈山的人并不多,這里也因此少了幾分商業氣息,而多了幾分清幽。雖然上山的人不算少,但一進山門,巨大的寧靜就環繞在周圍,只有偶爾聽到的人聲和鳥叫,反而襯托出“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勝景。
仰頭望去,只見山巒起伏,奇石聳立,古樹參天,云崢霧繞。最高峰海拔2572米的梵凈山,不僅是貴州第一山,更是武陵山脈的主峰。眼前清雅空靈的青山,溪流縱橫的溝壑,放縱不羈的峽谷,桀驁不馴的江河顯得古樸、純真而又豐富多彩,神奇、玄妙而又空靈飄渺。
在深山幽谷中穿行三四個小時后,著名的“魚坳云梯”便豎在眼前,它逼仄陡直,風云突變。有人說,這8000級天梯舉世無雙!云梯的盡頭,正是梵凈山的“紅云金頂”。“紅云金頂”從梵凈山上貿然而出,直插云霄,凸出地面100米,堪稱“藍天一柱”……
金頂像一個孤傲的隱者,經風雨歷滄桑,頂天而未羽化,立地而超塵埃。極目望去,斧削四壁,要想達到它紅云繚繞的“光輝頂點”,連崎嶇小路也沒有,只能全憑“不畏艱險”了。
攀援開始,跣足徒手,拉鏈子、揪亂草、摳石縫,壁虎般“蹈空行”約10層樓高,到了觀音巖,可借菩薩巴掌大的棲身所放放收緊的心,喘喘屏止的息。接著復“蹈空行”,再上10層樓,坡勢漸漸平緩,巖面陰濕苔滑,不是朝佛者,也要膜拜膝行。崖壁越來越狹,最后僅通一人。抬頭仰望,天光一線,仙橋縹緲。爬出峽口,更上10層樓,終于置身金頂。
橫豎不過20步的頂子,被深峽一分為二,有飛橋相通。左右各天成一“曬經臺”。臺高兩米許,面平如磨,可坐10人。站在這里感覺金頂,真像萬馬軍中一員虎將,白云是披風,彩云是綬帶。凜然立于將臺,正擺布一個迷魂陣。千里峰巒高舉的云幟,變幻莫定,時向東、時往西,時而蜿蜒低飛,時而冉冉升騰。轉眼間,又聚成一片,鋪天蓋地,洶涌而來,從陡峭的山脊跌下深谷,“嘩——”林濤震響,蔚為壯觀。這便是有名的瀑布云。
置身紅云金頂之上,只見霧氣時隱時現,似真似幻。舉目遠望,使人感覺駕臨云端,飄飄如仙,似有佛光幻影的境界,令人神往。此時,腳下云蒸霧騰,眼底浩渺蒼茫。正如詩中描述:“進到皮破佛分地,鐵索牽掛人上天;轉眼風云相會處,平空移步做神仙。”真是一片煙水迷離、水墨丹青之境!
土家風情 河畔歌場訴情思
在梵凈山的林海底潛行,正開始感到疲倦與寂寞的時候,隱隱雞犬之聲,會把你指引到一片紅纓綠葉的莊稼地,葡萄藤蔓繞的桃李,掩映著一幢木樓。剽悍的狗汪汪詢問, 你正發窘,笑吟吟的主人走出來,拍拍它:“回去,是客人。”
這是一個典型的土家族院落:一面是正房,檐下掛滿紅的辣椒,黃的玉米;兩面夾著廂房,一幢是糧倉,可存6萬斤糧食。另一幢是涼樓,專門用來歇涼,樓下的空屋掛著獵槍、獸夾,堆著魚簍、木船;對著正房是一道竹籬笆,籬笆外并列著豬牛羊圈。光潔的青石板鋪成一個大天井,包青頭帕的老婆婆在做女紅;著對襟長衣的主婦在舂米;少女穿著令人詫異的高跟鞋,用碎米逗著幾十只毛茸茸的小雞。
“男勞力都外出打工了。”陪客的長者把我讓上涼樓。把疲倦的身子倚在竹椅上,謝卻老勁的草煙,呷一口梵凈云霧茶,剝幾顆花生米丟進嘴里,清幽的香氣由鼻孔逸出,就開始迷迷糊糊……
叮叮當當的鈴聲把我從沉睡中喚醒。牧歸的小主人左手拎著幾個野果,右手卻提一只大團魚,三蹦兩蹦上了樓。他纏著你,有問不完的問題,如果你把話題引到山里,他會告訴你許多新鮮的事:如何在團魚換氣時,用彈弓打它的頭;如何用衣服罩住娃娃魚,叫它越滾越緊,束手就擒;自己某時曾揀到一窩野豬崽,野豬婆半夜躥到屋外嗷嗷嗥叫,直到放了豬崽才安息……要不是女主人喊吃飯,眉飛色舞的他,不知還要叫你張著嘴,瞪大眼多久。
飯桌上七八碗菜。香菇燉團魚,又鮮、又香、又嫩;梵凈特產豆腐干,入口酥脆,回香久久不散;腌野味和干魚是下酒的好菜。面前一大碗糯米酒,沫散香飄。如果你有夜間漁獵的興致,那么,不管盛情的主人如何相勸,千萬莫貪杯。
吃罷飯,小憩片刻,暮色濃重起來。可以拎著獸夾,扛著魚簍出發了。披星戴月歸來,掛好野貓或獐子,用冷水泡上滿簍的石花魚、角胡子魚。便可以任由插在竹筒的馬蘭花熏著朦朧睡意。
次日,我跟著快活的放排人,從深山逐流而下。林盡水緩,出現一個大壩子,綠水白鷺、平疇飛燕。遠處的村莊籠在一片緋紅之中,不知是霞還是花。
河畔的路上,一前一后走著兩簇人。走在前面的是戴竹笠的后生,緊跟在后面的是撐陽傘的妹仔。他們打扮得漂漂亮亮,手不提,背不背,肩不挑。放排的小伙子告訴我,他們是去趕歌場的。
歌場開在村邊河畔。這里柳蔭夾岸,后生妹仔各據一林,隔水對歌,歌聲如梭,在水面穿來穿去;光屁股的孩童,在波心嬉起一朵朵浪花。風雨橋上,坐滿看熱鬧的人,大聲喝彩不斷從這里傳出。
處處綠色 珍稀動植物的樂園
梵凈山山清水秀,號稱有“九十九溪”,這些溪流匯成黑灣河、馬槽河等11條主要河流,呈放射狀奔騰而下,沿途多激流險灘,跌水瀑布。青山綠水的環境,也滋養了數不清的動物和植物。
毛竹、箭竹、龍頭竹。竹叢中,雜擠著各種灌木和花草,不見一寸裸露的土地,連巖石和樹身,都穿上厚實的苔衣。神秘的深林中,遐邇聞名的鴿子花紛紛飛落,自甘“顛倒蒼苔”;矮小的三七、天麻不敢妄自菲薄,拼命繁衍子孫;鴛鴦卿卿我我閑游,錦雞角雉關關嚶嚶談情;金絲猴悠來蕩去,你呼我應;如彗星掠過的是白冠長尾雉的身影。那一邊,蘇門羚吃飽苔草,愜意地在樹干擦癢,萬想不到,華南虎或云豹正蟄伏一旁暗藏殺機;棋盤蛇、竹葉青也左顧右盼,正被它們暗算的胡子蛙,則是絕世奇珍……遮天蔽日的綠,蘊藏著勃勃生機。潛行其間,心也流水似昂揚,鳥兒般振奮。
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還使梵凈山成為一個原始古樸的生態王國。由于山體龐大且垂直高差大,形成了一個展現生物多樣性的原始基地。梵凈山不僅生長著滿山遍嶺的各種植物,棲息著各類動物,而且擁有黔金絲猴、大鯢、白頸長尾雉、云豹等珍稀動物和全球僅存的“貴州紫薇”以及中國鴿子花樹(珙銅)等珍稀植物。
梵凈山原始古樸的生物群體,成為人類的一大財富,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和保護價值。國務院于1978年確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86年將梵凈山接納為全球“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的成員單位(中國只有五個成員單位)。梵凈山是幸運的,因為在地球的同緯度上,只有它還保留有如此原始的生物群體。梵凈山的幸運,既得益于先人愛惜,也得力于當代人的保護。
幸運之神眷顧,當時我們在山上尋找黔金絲猴的蹤跡,走在前面的朋友突然停下來,悄悄向灌叢中一努嘴。我順著他的目光搜尋,發現在密密的、矮矮的灌叢間,一只紅腹錦雞正警惕地抬起頭四處張望,太驚人了!金黃色的絲狀羽毛閃耀在它的頭頂,頸部金色和黑色錯雜,奪目的金屬綠色和金屬藍色大塊大塊地渲染在它的肩部和翅膀上,在陽光下反射著華麗的亮色。它的腹部則是初升旭日一樣純粹的緋紅。它動作優雅,覓食都是有板有眼的一套分解動作。突然它抬起頭,發現了我們的存在。我們都不動聲色,它好像也不好意思小題大做,只是又慢慢地踱走,回到荒草的深處。它們真應該用“這是最為絢爛的鳥,披著華麗的斗篷,有著最耀眼奪目的色彩”這樣的語言來描述。這簡直是上帝突然散發浪漫主義之后偶得的杰作!
梵凈山既是珍稀動植物的樂園,更是人們美夢中遠離塵囂的“伊甸園”。2018年7月2日,隨著申遺成功,梵凈山成為中國第53項世界遺產,這片梵天凈土將會吸引更多的游人。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