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第一書記駐村實干增動力
時間: 來源:美好生活-中國農村網 作者:本刊記者 張慶華 字號:【

  “板橋人渡泉聲,茅檐日午雞鳴。”“山上層層桃李花,云間煙火是人家。”鄉村,是詩意與宜居的住所。“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人才是創新的根本。因而,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落實中,人才尤為重要。隨著該戰略的實施,越來越多的第一書記入駐農村,扎根基層,負責基層黨組織工作,夯實農村組織基礎,成為鄉村振興發展的主心骨、帶頭人。從2015年開始,北京市陸續開展第一書記選派工作,由派出單位對結對共建村進行接力幫扶,大興區堅持把第一書記派駐工作與區域實際相結合,全面統籌、合理安排,為第一書記搭建良好的干事創業平臺。四年來,他們牢記重托,懷著激情,帶著責任,把農村當家鄉,視村民為親人,兩腳沾泥,一心干事,和村里的干部群眾一起全力為村莊振興注入新的活水。

  孫璐:“黨建+”模式共建美麗鄉村

  “轉眼間,來村已經一年半了,從陌生到熟悉,從茫然到堅定。對我而言,這不是結束,而是夢想的開始。”禮賢鎮龍頭村第一書記孫璐坦言,“現在和剛來時的感覺完全不一樣,當時我腦海里全是問號,對于第一書記到底是干什么的,到底能干什么,心里也沒底。”

  孫璐到村后,積極融入,踏實肯干,以一顆真誠的心贏得了村“兩委”的信任。他多數時間都在串村入戶,同村民聊天,因此,他在相對較短的時間里了解了龍頭村的具體情況和村民需求。經過認真調研和與村“兩委”的溝通協商,他確定了“優先做好黨建工作,重點做好美麗鄉村建設,著力解決農戶實際困難”三項重點工作,使村莊發展步入快車道。

  孫璐深知“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做好黨支部建設,是村莊發展的重要抓手。于是,他利用每個月黨員活動日機會,組織大家參觀學習周邊美麗鄉村建設,感受農業嘉年華的都市農業魅力,開展主題黨課教育,通過各種活動豐富黨員學習形式,提升黨員意識;并積極配合鎮黨委順利完成了村黨支部和村民委員會的換屆選舉工作等。一系列活動開展過后,孫璐發現“大家的心更齊了,力都往一處使。”

  在村里開展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孫璐身先士卒,自己買了一副手套,換上舊衣服鞋子,拿著鐵锨、掃帚跟著大家伙挨家挨戶,一街一路地清臟治亂。一天、兩天、三天,時間一長,村民對這個第一書記的好感和信任越來越高。他們逐漸意識到:“孫書記,不是來單純掛職,‘鍍金’的,他是真的在我們干實事兒!”在這種相互的配合與理解中,很快90余處違建被拆除,村里寬敞了,也更干凈了。孫璐看在眼里,樂在心中。他像往常一樣,沒事兒的時候,就在村里轉悠,溜達。一天他正走在村里,村民李大娘叫住了他說:“孫書記,您看這幾天連續下雨,我們家門口的水泥路下沉了不少,能不能幫忙解決一下?”孫璐聽后,二話沒說,當即回到村委會,馬上把情況反饋給村“兩委”,第二天施工隊就去李大娘家門口,重新鋪設了透水磚。“我特別喜歡在村里溜達,這是了解村情民意的最好來源,也是最能和老百姓拉近情感,增強信任的方法。”談及此,孫璐說。

  龍頭村原本是個傳統的農業村,種植業是老百姓主要收入來源,為減輕農民負擔,孫璐積極與派出單位——大興區種植業服務中心聯系,共爭取到農資補貼14萬余元,并邀請大興區種植業服務中心的相關專家進行專題授課,開展田間指導,及時解決老百姓實際生產問題。但是,孫璐深知,要讓鄉村振興,這些還遠遠不夠。

  2018年,在鎮黨委的支持下,經過孫璐與村“兩委”的共同努力,龍頭村建立起了燈籠廠并引入社會資本發展民宿產業,開啟“一分田”種植體驗項目,讓龍頭村的造血功能更強,村民更富,村莊更美。

  “在村里的這一年半,相比于我的付出,我感覺我的收獲更多,我也真正理解了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性,學會了如何在老百姓中間開展工作,體會到了和老百姓融為一家的快樂?,F在感覺龍頭就像我的家一樣,未來不到半年的時間,我想再為村里多做點事兒,等離開的時候,我能拍著胸脯說,禮賢我來過,龍頭村我待過。”孫璐認真地說。

  孫益民:傳承非遺 鄉風文明促發展

  作為在區文化旅游局工作的孫益民來說,他到了龐各莊鎮北曹各莊村里的第一步就是在村中來來回回地走訪。遇到老人他總是主動打招呼聊天,遇到誰拎著重物他總是主動搭把手,時間一長,大家意識到這個第一書記挺接地氣。而在這個過程中,孫益民最大的驚喜是“從老人口述中,我了解到,自乾隆四十五年我們村就有高蹺表演和民間團隊,只是近些年中斷了。”

  憑著職業的敏感,孫益民意識到,這是北曹各莊村不可多得的財富。尤其是近年來,大興區一年一屆的石垡高蹺會,越來越有名氣,在榆垡地區,乃至京南越來越受人歡迎。于是,他開始四處奔走,各方努力,進一步尋找傳承人,挖掘高蹺民俗資源,終于在2019年2月8日一場民間百姓的文化表演盛宴——高蹺會在北曹各莊村成功舉辦。孫益民記憶猶新,當時整個北曹各莊村都沉浸在這種傳統文化帶來的喜悅與滿足中,更可喜的是從最初的幾戶人家參與到現在300多戶人家中有近半數都參與了這一民俗表演。“這讓我很欣慰。高蹺會民俗表演,拉近了我們村的鄰里關系,改善了一些不和諧安定的因素,讓村民的幸福感更強。今年‘五一’的時候,我們也邀請了河北的民間高蹺團隊來我們村演出,交流,互動,天稍涼快些,我們也會去河北演出。這讓我們的視野更寬闊,走出去也能激勵我們不斷提高與進步。”孫益民開心地說。

  得益于高蹺這一民俗表演的技藝與魅力,北曹各莊村的民俗旅游也開始風生水起:依托區文旅局資源的惠民演出不斷上演;結合傳統節日和大興龐各莊西瓜文化節而衍生的果品采摘節、觀光節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人;北曹各莊的高蹺吵子會等活動也越來越成熟,這也讓北曹各莊的聲名鵲起。

  一系列的文化活動,讓北曹各莊村大變了樣:鄰里關系和睦了,村里不安定因素沒了,鄉風文明程度更高了。按照孫益民的話說:“老百姓的思想工作更好做了!”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孫益民堅持認為,黨建的作用功不可沒。入村伊始,他便組織全體黨員認真學習十九大報告精神,并就如何深入學習貫徹進行部署,以及“慶七一”黨課等一系列活動,在提升思想覺悟、推動鄉村振興、鄉風文明建設等方面起了積極的作用。

  正是這一系列的舉措,讓孫益民在去年底的換屆選舉中,高票入選村黨支部。對此,孫益民說“真的很感恩!老百姓都是很實在的,你做了實事兒,他們就會認可你。”一分付出一分收獲,真心地融入,村民亦會待他以真心。現在孫益民走在村中的大街小巷中,總有人招呼他到家里去吃飯。這對孫益民來說,也是最大的收獲。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2015年以來,一批批像孫璐、孫益民這樣的第一書記扎根京郊農村,將現代化治理理念傳到基層農村,把基層班子擰成一股繩。幾年時間里,數百個第一書記跑遍派駐村的家家戶戶,真誠幫助群眾排憂解難,與群眾想在一起、苦在一起、干在一起。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贏得了廣大群眾的贊譽。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