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是鄉村傳統生活的縮影,更是鄉村地域文化的核心。在城市化進程中,許多有特色的傳統風俗正在迅速衰亡。而提普頓,一個因“黑金”資源——煤炭儲量豐富而聞名的小鎮,卻在伯明翰不斷前進的發展中,通過還原傳統生活畫面、打造沉浸式體驗,以立體“風俗畫卷”實現地域風俗文化傳承,使廢棄工礦再放光華,成為英國人尋找鄉愁的歷史文化故土。
伯明翰是英國第二大城市,有千業之城之稱。曾經,這里沒有古堡、沒有奇山秀水、沒有皇家園林,在人們的記憶里,這里只是工業革命的搖籃,馬達轟鳴,煙囪林立,是一座骯臟的煤都,被稱為英國最丑陋的城市。然而,現在的伯明翰搖身一變,破繭重生,成為一座世界級的商業中心城市,被生動地形容為“水泥蠶蛹中飛出的花蝴蝶”,連續三年被全球美世生活指數排名選為英國最佳生活質量城市,讓許多人見識了什么是城市逆襲的最佳典范。
在伯明翰不斷前進的發展過程中,鄉鎮是不是處于一個被遺忘的角落呢?對于這個問題,伯明翰的提普頓鎮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提普頓鎮曾因煤炭工業造成巨大的環境污染,被稱為全英國最丑的鄉村——“黑鄉”。為了“脫黑”,提普頓鎮痛定思痛,以三大舉措復興地域文化:黑鄉風貌重構,打造“穿越歷史”的小鎮;復古生活重構,打造“復古感觀”的小鎮;勞作場景重構,打造“工礦體驗”的小鎮。最終以全方位沉浸式的黑鄉風俗畫卷,成為英國人尋找鄉愁的歷史文化故土。
現在,提普頓鎮已然變成了一座“活著”的煤炭歷史博物館,又稱“黑鄉生活博物館”。小鎮內重現了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工業畫面,展現在人們眼前的不僅有老礦井、蒸汽機車頭等老工業設施,更有“當時的人”在小鎮里工作生活,讓人仿佛穿越到了20世紀的英國世界。
走進小鎮,你會發現這里從未經歷過二戰的洗禮,鐵匠鋪里的工人還在掄榔頭打鐵,街上行駛著本該停在博物館里的古董老爺車,就連商店里賣糖果的女老板,用的也是早已被廢棄的度量衡。整個小鎮從建筑到來往車輛,甚至百姓的日常起居和裝束,完整演繹了當時的歷史風貌。走進小鎮,你會發現一些年齡稍長的當地男女或相關工作人員,穿著舊時的衣服,做著一些仿古的事情,間或發表一兩句安排好的演講。
黑鄉生活博物館到處留有老工業時期的各種遺跡,在這里你會發現,經常會有小朋友到鎮上參加見學活動,慈祥的老爺爺深情地向他們講述當時的歷史,告訴他們各種器物的使用方法,整個小鎮都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在這個活人劇場里,老人們活得安逸而快樂,特別是在這個現代科技逐漸將他們遺忘的時代,這份安逸更顯可貴。
除了博物館里的常規展示,小鎮還增添了豐富的體驗活動,讓游客探知維多利亞時代的生活細節。滾鐵環是19世紀英國街頭時髦的娛樂項目,倫敦曾到處是滾鐵環的小孩。時代更迭,鐵環不流行了,但提普頓街頭仍有老年人在教小孩如何滾鐵環。去小鎮學校聽一堂舊式的數學課,也是備受推崇的體驗項目。在英國“Expressand Star”網站的留言板里,有網友表示,“黑鄉博物館”里教乘法口訣的老師口音有濃濃的古韻,特別有風格、特別有感覺。想來一杯英國傳統的麥芽酒?你需要在當地找到著名的“鋸末酒吧”,那里的老板娘做的薯條也很受歡迎。再順道去看看上世紀的電影院,里面每天都會放映卓別林的無聲電影。此外,許多影視劇劇組和節目組還會頻繁光顧小鎮,編劇斯蒂文·奈特表示,提普頓不但是天然的歷史布景,而且能讓人們親手觸摸歷史的痕跡。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