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18、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逐步明確美麗鄉村各項建設內容,由此全面拉開美麗鄉村建設的序幕。北京市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系列政策的重要載體,在全市農村地區開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行動。北京市工程咨詢公司(以下簡稱“北咨”),以服務政府為初心和使命,制定“咨詢服務走進區縣”戰略部署,在“咨詢服務下沉鄉鎮、園區”等方面開展一系列從無到有、從有到實、從實到優的實踐探索,借助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的契機,正式拉開咨詢服務下鄉鎮、美麗鄉村助發展的帷幕。
運河邊講述漷縣故事
智慧引領發展,“運河邊·漷縣”故事是北咨第一個從無到有、從有到實、從實到優的實踐探索,嘗試打造智庫助力鄉鎮發展的樣板與典范。遵照“咨詢服務下沉鄉鎮、園區”的戰略部署,北京市工程咨詢公司和漷縣鎮人民政府于2017年7月進行對接,并于當年10月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經過近兩年交流接洽與磨合探索,雙方開展了一系列、多層次的合作,涉及規劃統籌、政策研究、項目管理、資金測算、環保驗收、PPP咨詢等多個業務領域。
按照鎮政府是“東家”、北咨當“管家”、其他咨詢機構為“行家”的定位,北咨公司擔任政府的參謀助手和高端智庫。本著“務實可操作、高效分時序”的原則,集北咨之力,先行構建前期咨詢服務團隊,涉及規劃研究院、文創咨詢部、城規咨詢部、投資咨詢部、區域咨詢部,開展總體規劃、政策研究、實施路徑、建設時序等工作,籌備一支10人管家服務團隊,安排專人駐扎在鎮工程科,填報項目信息、梳理工程進度。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北咨負責漷縣鎮覓子店組團路網(鑫隅一街、鑫隅四街、鑫覓西四路三條城市次干路),以及通州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及養老院周邊市政配套工程的項目管理工作,派駐一支4人服務團隊,替鎮政府辦理規劃、用地、征地、立項等項目前期開工手續,統籌管理設計、監理、施工等項目各參建方,按照“三控三管一協調”七項服務內容,重點管理進度、質量、投資,確保項目穩步推進、有序實施。
借助美麗鄉村建設熱潮,2018年10月,北咨通州分公司自發組織成立4人美麗鄉村工作小組,梳理前期政策、總結投資模式、下村實地勘察、項目現場考察、組織專家論證,開展《漷縣鎮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工作思路》專題研究,整理出漷縣鎮送給首都及副中心人民的“十大禮物”。2019年2月,通州分公司承接第一批36個村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編制,通過與規劃、設計團隊時刻溝通對接,積極征求區農委意見,修改稿達50余份,精益求精。
強勢打造張家灣美麗鄉村
2019年4月,北咨分公司簽訂張家灣鎮美麗鄉村建設全過程項目管理服務合同。截至目前已在張家灣鎮開展6個月工作,前后投入7人,現有4人駐扎在鎮政府。在項目開始階段,項目組成員多次深入一線調研,了解民生民情,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結合鄉村發展規律,調整實施方案近40余次。
項目駐場人員擔任政府的參謀助手和高端智庫,結合政策文件和張家灣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實際,提議急項先建、試點先行。目前張家灣鎮以燒酒巷村和后青山村為試點村,打造美麗鄉村建設模范,帶動周邊村莊齊步發展,同步啟動公廁和戶廁提升改造工程。
在完善村莊市政基礎設施、全面提升村莊居住環境的基礎上,項目部深入研究片區發展,力求將南部十村塑造成為組團協同、設施共享、特色鮮明、聯動發展的共榮共生的新田園聚落——青山片區。并以農業為核心,促進農業與旅游休閑、商業等融合發展,打造“運河畔的市民農莊”品牌。其中包括葡萄鮮食節、主題攝影、葡萄景觀廊道等多種業態;引入農業集市,開展農業文化體驗、精品農產售賣等促進農民增收;發展農耕體驗、教育科普、戶外拓展等休閑項目,提升農業附加值。
探索新時期南姚園模式,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做好環球影城配套服務支持,通過產業多元引導、人居環境整治,以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完善等綜合措施,發展高端民宿產業。同時探索“產村融合”合作路徑,激活南姚園村落經濟活力,改善提升村莊整體風貌和人居環境,提高村民生活質量和生產生活條件。以南姚園為核心,結合周邊村落資源,塑造涼水河景觀帶、產業帶,將其建成生態與人文和諧、休閑農業與旅游服務聯動發展的美麗鄉村。
為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北咨承接張家灣鎮2019年景觀生態林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工作,建設規模2537.39畝,投資約15224.34萬元。接到委托后,公司隨即組建一支涵蓋技術把關、投資控制、現場管理、檔案整理的6人隊伍,并協助鎮政府林業站辦理項目立項、征地、伐移手續,督促拆遷、測繪、評估單位加快交地進度,確保季節性造林順利進行,提高苗木成活率。截至8月初,已完成大樹栽植690.87畝,已栽植喬木14162棵,花灌木264棵。
升級服務塑造馬駒橋樣板
為扎實推進漷縣咨詢服務模式鞏固提升,北咨集團與通州區馬駒橋鎮政府積極溝通對接,承接了2019年通州區馬駒橋鎮第一批美麗鄉村建設全過程咨詢服務,這也是北咨集團承接的第一個全過程工程咨詢業務。特此成立19人項目專項工作組,開展平原造林項目管理、全域交通流量課題研究、梳理馬駒橋鎮三年項目儲備等合作項目,涉及專項研究、搭建橋梁、統籌設計、梳理臺賬、項目管理等多個業務領域。
北咨公司作為馬駒橋第一批美麗鄉村全過程咨詢服務單位,統籌設計單位完成13個村園林綠化設計方案,并已經區園林局專家評審。同時,以六郎莊村和前銀子村為“麻雀”,重點“解剖”,對上下水、路面恢復、園林綠化等工程進行設計,力爭打造通州區首個美麗鄉村示范村。
隨著村內旱廁、違建廁所被拆除,村民基本生活受到影響,鎮里積極響應,北咨公司針對公廁、戶廁現狀,下村逐戶摸排,壓實底數,建立公廁、戶廁臺賬,并根據各村實際情況,分類實施,提供建設思路,為鎮里解決老百姓需求出謀劃策。
受馬駒橋鎮政府委托,北咨承接鎮2019年平原造林項目管理工作,建設規模3115.47畝,投資18557.86萬元。接到委托后,立即組建一支涵蓋技術把關、投資控制、現場管理、檔案整理的5人隊伍,并協助鎮政府林業站辦理項目立項、征地、伐移手續,督促拆遷、測繪、評估單位加快交地進度,確保季節性造林順利進行,提高苗木成活率。截至8月初,已完成大樹栽植1832.63畝,已栽植常綠喬木22433棵,落葉喬木27352棵。
新的歷史時期,北咨以“12345”為發展思路,內外兼顧、統籌謀劃,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并重,努力成為政府信賴、社會認可的具有顯著領先優勢的綜合性工程咨詢公司。同時,為切實貫徹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北咨公司本著高質量發展的理念,積極探索咨詢領域供給側結構改革路徑,即“咨詢服務走進區縣”戰略部署之后,適時提出“咨詢服務下沉鄉鎮、園區”的工作安排,要求各屬地分公司逐步組建一支專業隊伍服務于鄉鎮政府的咨詢隊伍。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