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山居面面接青天——大城小苑
時間: 來源:美好生活-中國農村網 作者:本刊記者 佘躍松 字號:【

  結廬而居,從古至今都是讀書人的一個念想。只是古時稱之為“隱”,今日意為“養”。隨著城市節奏的加速,現代人的山居更像一場偷得浮生半日閑的修行。擱置掉案牘勞形與都市的聒噪,山行的愜意與寧靜成為平衡生活的另一種選擇。位于北京密云區大城子鎮下柵子村,便有一處結廬山居——大城小苑。它像世外桃源里的一處別院,與草木為鄰,與山色相融。

  山居何處好

  山里的濕度明顯比城市高很多,青山之間彌散的霧氣與天空的云連成一片,沒了邊際。一陣風飄過,把水霧吹散開去,“大城小苑”便出現在眼前。此刻的場景應了那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而每位山居客,似乎也有著“少無世俗韻,性本愛丘山”的情懷。

  石頭屋、石頭路、石頭墻,灰色的磚石與瓦片讓“大城小苑”與山色相融。槐花、丁香花、月季花,院落的花束如霓虹般點綴著房前屋后。大自然是個調色板,所有的巧合已是最好的設計。“大城小苑”將自然的鬼斧神工與藝術的妙手天成融為一體,每個院落都是山野的一種延伸,每個房間都有城市的氣息與品位。

  “大城小苑”共有8個院落,以群落的方式聚集于此。東苑、南苑、西苑、北苑、中苑……院落的界定除了以方位命名,還有院落中央的那棵樹。北苑的西府海棠,東苑的碧桃,中苑的紅楓,北方人對庭院和嘉木有著特殊的情結。正如魯迅先生那句著名的“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還是棗樹”,院落中的樹,仿佛是整個別院的靈魂與守護。在“大城小苑”,院落中種植著不同種類的花與樹,待到春日,丁香、海棠、槐花競相開放,“聞香識院”便成了山居客的一大愛好。不同色彩與香氣的花果,讓整個院落深淺且隨意,濃淡兩相宜。

  觀山,是山居的“必修課”,因此窗作為“大城小苑”最得意的一項設計,讓人與山有了更好的連接。身處下柵子村,有著被燕山山脈環抱的優越地勢。山的高大與峰凌,在村落的炊煙和林鳥的啼鳴中,顯襯得溫柔而厚重。“大城小苑”充分利用窗對視覺感官的作用,房間中除了床后的一面白墻, 270度的視角均被玻璃窗所環繞。三面環山的院落,在三面落地窗的設計中將視野從屋內伸向遠方,人與山的距離瞬間被拉近。每日隨著不同時段太陽光斑的變幻,又有不同色彩的景致所呈現。

  明亮的窗將雙眼打開,舒適的床則讓山居一枕安。玉石炕,作為“大城小苑”獨一無二的特色,將山居品質提檔升級。甄選自美玉之鄉遼寧岫巖的玉石,富含多種微量元素,活血化瘀,安心凝神。山里的氣候與城市有很大區別,冬日嚴寒,夏日晝夜溫差大。而玉石炕有著冬暖夏涼的功效,夏日作為天然的涼席安枕無憂,冬日通過電加熱讓玉石暖意濃濃。

  與山水相伴,仿佛感官很容易被觸動。山高水闊讓人在天地中得到舒展,花草雨露則將生活刻畫得更加細膩。四季野菜是自然的饋贈,也是山里的味道。在“大城小苑”,野花、野菜遍地而生。春日的角子葉、茉莉芽、香椿芽、龍頭秧尖、苦菜、蒲公英,夏日的灰灰菜、任青菜、花椒芽,秋日的馬齒菜、紅莧菜、野蘇子、野荊介,冬天的葛根,四季野菜比時令蔬菜更接地氣,更具養生價值。在這里食一味野菜,仿佛便與山貼的更近,在味蕾中回味鄉野情懷。

  山居迎嘉客

  “大城小苑”所在地下柵子村,是密云東部低收入的“空心村”,雖包裹在青山綠水中,卻山勢陡峭,居住環境惡劣,由于村內可耕用土地少,青壯年大多外出謀生,村內只剩下破舊的閑置農房和一些老人或者殘疾人。

  2018年5月,北京城建集團與下柵子村簽訂了“一企一村”結對幫扶協議書。從扶智力、扶志氣、扶機制入手,充分發揮資本、設計、施工、園林、置業等全產業鏈優勢,全面發力下柵子村的脫低攻堅戰。城建集團為下柵子村設計、投資、建設的特色民宿“大城小苑”應運而生。

  2018年9月,“大城小苑”民宿改造工程正式開工。在地形陡峭、場地異常狹小情況下,開荒修路、立桿架線、打井蓄水,僅用61天就實現了8個院落、16間房屋的主體結構封頂。一棟棟青瓦灰墻的民宿小院,依偎在綠如墨染的山巒里,靜候著遠方的賓客。

  從設計、建筑到運營,由城建集團旗下的北苑大酒店全面負責,因此“大城小苑”不僅有著民宿的獨特個性,同時擁有五星級酒店的硬件標準。所有床單被罩全部由北苑酒店進行清洗,廚師餐飲也與酒店同等級別。這些軟硬件設施的保障,讓人置身鄉村,同時享受城市的服務水準。“要想村里富起來,民宿不僅要建好,還得運營好。‘大城小苑’我們先代管兩年,再整體移交給村里。”北苑酒店負責人楊小勇說。

  村里開了高端民宿,村民也在自家這片土地上看到了希望。曾經的祖輩,靠山吃山與土地打交道。今天的鄉村,把青山綠水化為金山銀山。鄉村的魅力不止于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種,更是于文化和藝術的雙行。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