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全面提升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水平,黑龍江省青岡縣重點針對“三資”管理中農村經濟合同存在的問題,建立了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全面推行“完善制度、規范管理、公開交易、強化監督”的工作機制,有效遏制了村級經濟管理混亂、資產流失等現象,得到了群眾的認可。
一、規范管理“三資”從清理合同開始
從2013年開始,青岡縣對全縣農村經濟合同進行了全面清理,取得了顯著效果。在合同清理過程中,發現農村資產、資源發包未履行民主程序,暗箱操作,造成低價發包;發包合同標的與實際不符,引發合同糾紛;承包方不履行約定,造成合同違約等問題,青岡縣從整章建制入手進行規范。
一是規范農村承包合同管理。由縣經管站牽頭,紀檢監察、畜牧、林業等部門配合起草了《關于加強全縣農村經濟合同管理的意見》,實行統一發包時間、統一發包程序、統一合同編號、統一文本建檔、統一遠程監控、統一聯合監管。同時建立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明確對縣鄉村三級管理部門、鄉村兩級主要責任人的違規追究措施。近年來,因農村資源管理不善,有1名鄉鎮主要領導、5名鄉村干部被紀檢部門立案調查。
二是規范機動地發包管理。縣政府下發《關于集中發包農村集體機動地等資源的意見》,規定每年1月至2月間為統一發包時間。各鄉鎮在規定時間內,組織村級制定發包方案,經村民議事會討論后,上報縣鄉審批,以鄉鎮為單位組織競價發包,縣經管站派人現場監督。2015年,全縣集中發包機動地7.2萬畝,收入達到1700萬元,其中新增200萬元。
三是規范村集體資金管理。縣政府辦印發《關于實行村級資金預算審批的意見》,明確規定村級資金全部實行預算管理。在支出項目中,除村級正常支出預算外,涉及新農村建設、農業科技試驗示范等全部按項目管理,實行專款專用。2015年全縣共審批村級預算收入8005萬元,支出7161萬元,節余資金844萬元。
四是規范了債權債務管理。縣政府印發了《關于加強農村集體債權債務管理的意見》,對鄉鎮當年發生村級債務超過50萬元的,立案調查鄉鎮主要領導;村級超10萬元的,立案調查村干部。2015年各村沒有發生新的債務。
二、平臺交易,群眾更認可
青岡縣以農村資產資源交易為依托,整合國有資產交易、政府采購等組建了青岡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實現農村資產資源發包程序制度化、交易公開化。
一是統一交易流程。對全縣擬交易的農村各類資產資源,由村“兩委”拿出初步意見,交村民議事會討論,形成發包方案,上報鄉鎮審核、縣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服務中心評審。縣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服務中心派人進行現場評估,出具評估報告,作為競拍底價,并向縣交易中心提出交易申請。
二是統一網上交易。對所有項目,交易中心接到申請后,制定交易公告,公開發包底價、競買條件、競拍時間、競拍規則等,進行網上公示。公示期間內,競買人自愿到網上報名,并預交競買保證金。由交易中心組織在規定的時間、地點開標,公開競拍。交易中心組建以來,全縣農村共入場交易150筆業務,其中成功交易127筆,交易額974.9萬元。
三是統一聯合監管。交易中心成立了監督委員會,由紀檢部門牽頭,經管、財政、國資、審計等部門參與,組成現場監督委員會,對每個項目都確定專人現場監督。整個交易過程,全程錄像。交易中心運營以來,沒有發生一起群眾舉報或當事人投訴。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綏化市農委經管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