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長期債權投資核算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孫 康 字號:【

  長期債權投資是指村集體經濟組織以購買債券的方式,對其他單位進行的長期投資。

  為全面核算和監督村集體經濟組織長期投資的增加、減少和處置情況,村集體經濟組織應設置“長期投資”賬戶。該賬戶屬于資產類賬戶,借方登記取得長期投資的成本,貸方登記長期投資處置沖減的成本,期末余額在借方,反映村集體經濟組織實際持有的長期投資成本。為詳細反映長期投資狀況,村集體經濟組織應按長期投資的種類設置有關明細賬戶,進行明細核算。

  為了更好地核算和監督村集體經濟組織長期投資的損益情況,村集體經濟組織應設置“投資收益”賬戶。該賬戶屬于損益類賬戶,貸方登記取得投資收益的金額,借方登記發生的投資損失和年終轉出的金額,期末貸方余額反映投資凈收益,借方余額反映投資凈損失。年終,本賬戶余額轉至“本年收益”賬戶,結轉后本賬戶無余額。該賬戶應按投資種類設置明細賬戶,進行明細核算。

  1. 長期債權投資取得的核算

  村集體經濟組織購入債券時,按實際支付的款項,借記“長期投資—債券投資”賬戶,貸記“現金”或“銀行存款”賬戶。

  【例1】村集體經濟組織于2004年7月1日購入太平洋公司當年1月1日發行的兩年期到期一次還本付息面值為24000元的債券,年利率10%,截至購買日的利息為1200元(24000×10%÷2=1200),實際支付的全部價款為25200元。

  該業務導致村集體經濟組織長期投資增加,銀行存款減少,應記入“長期投資”賬戶的借方和“銀行存款”賬戶的貸方。會計分錄為:

  借:長期投資—債券投資

  25 200

  貸:銀行存款25 200

  【例2】村集體經濟組織用銀行存款購買2005年7月1日發行三年期國債20000元,年利率為8%。

  該業務導致村集體經濟組織長期投資增加,銀行存款減少,應記入“長期投資”賬戶的借方和“銀行存款”賬戶的貸方。會計分錄為:

  借:長期投資—債券投資

  20 000

  貸:銀行存款20 000

  【例3】2006年6月30日,村集體經濟組織用銀行存款42000元購入乙公司當年1月1日發行的兩年期、年利率10%、每半年付息一次、面值為40000元的債券。

  該業務導致村集體經濟組織長期投資增加,銀行存款減少,應記入“長期投資”賬戶的借方和“銀行存款”賬戶的貸方。會計分錄為:

  借:長期投資—債券投資 42 000

  貸:銀行存款42 000

  2. 長期債權投資持有期收益的核算

  長期債權投資持有期間收到債券利息時,按實際收到的利息金額,借記“現金”或“銀行存款”賬戶,貸記“投資收益”賬戶。

  【例4】接【例3】,若2006年7月,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到了乙公司發放的該債券利息2000元(40000×10%÷2=2000)。

  該業務導致村集體經濟組織庫存現金和投資收益同時增加,應記入“現金”賬戶的借方和“投資收益”賬戶的貸方。會計分錄為:

  借:現金2 000

  貸:投資收益 2 000

  3. 長期債權投資處置的核算

  長期債權投資持有期轉讓或到期收回債券本息時,按實際收到的款項,借記“現金”或“銀行存款”賬戶,按債券面值貸記“長期投資—債券投資”賬戶,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投資收益”賬戶。

  【例5】接【例1】,若村集體經濟組織于2005年2月1日轉讓上年7月1日購入的太平洋公司債權轉讓款為26800元,款已收到,存入銀行。

  該業務導致村集體經濟組織銀行存款和投資收益增加,長期投資減少,應記入“銀行存款”賬戶的借方和“長期投資—債券投資”、“投資收益”賬戶的貸方。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26 800

  貸:長期投資—債券投資

  25 200

  投資收益  1 600

  【例6】接【例2】,2008年7月1日,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到到期國債投資本息。

  計算國債到期利息:20000×8% ×3=4800(元)

  借:銀行存款 24 800

  貸:長期投資—債券投資

  20 000

  投資收益 4 800

  【例7】接【例3】,2008年1月1日,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到乙公司兌現的債券本金和最后一期的利息。

  該業務導致村集體經濟組織銀行存款和投資收益增加,長期投資減少,應分別記入“銀行存款”賬戶的借方和“長期投資—債券投資”、“投資收益”賬戶的貸方。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42 000

  貸:長期投資—債券投資

  40 000

  投資收益2 000

  (作者單位:山東省莒南縣十字路街道辦經管站)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