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各級政府加大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項目、村容村貌整治、各項基礎配套設施、農業綜合開發等各種專項資金扶持力度。因此,村集體經濟組織應增設“專項應付款”科目,并規范核算專項應付款和補助收入。現就如何規范核算專項應付款和補助收入談談看法。
一、現狀
現在使用的會計科目是2005年1月1日開始實行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設立的,里面雖然沒有“專項應付款”科目,但附注說明有接受國家撥入的具有專門用途的撥款的,可增設“專項應付款”科目。隨著農村經濟發展,國家建設項目、配套資金、支農惠農資金越來越多,許多原來沒有涉及或較少涉及的會計業務隨著城鄉發展一體化建設步伐加快頻繁出現在農村會計業務上,一級科目使用不當,二級科目設置不詳細、不夠規范、不相對統一,這樣就會影響到財務報表編制質量,不利于同一地區財務指標的對比,也不利于統計匯總分析。筆者發現在實際工作中,有的村集體經濟組織只使用“補助收入”科目,沒有使用“專項應付款”科目,當收到上級撥入的資金時,部分資金性質一律作為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補助收入進行會計核算,年終將上級撥入的不管是專項資金還是補助資金全部由“補助收入”科目轉入“本年收益”科目,這樣會虛增了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收益,報表的真實性大打折扣,也不利于對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的跟蹤監督。
二、區別
專項應付款是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到財政、其他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撥入的具有特定用途的專項資金,而補助收入是指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到財政、其他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的各項補助資金。二者的區別是:
1. 會計科目性質不一樣。專項應付款是負債類科目,不計入當年的收支決算。補助收入是損益類的科目,年終要計入當年的決算,轉入“本年收益”,參與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收益分配。
2. 資金性質不一樣。專項應付款是國家或其他部門撥入的具有專門用途的專項資金,在項目完工之前,是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負債,項目完工之后,如有結余,根據撥款時的約定有的需要上繳,有的不用上繳。補助收入是財政等有關部門撥付給村集體經濟組織,保障村集體經濟組織正常運轉的經費及其他補貼性收入,是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收入,有結余是不需要上繳的。
三、會計實務
(一)專項應付款的會計核算
各級政府的各種專項資金已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主要資金來源。會計核算時應根據專項應付款種類分別設置二級科目,再根據項目設置三級科目,如專項應付款—水利建設—白溪水圳,專項應付款—水利建設—后坂格水圳等;專項應付款—道路建設—下坂至赤溪水泥路,專項應付款—道路建設—銀和至華豐水泥路等等。
收到專項資金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專項應付款”科目;有形成資產的,支付專項資金時,借記“在建工程”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項目完成后,經驗收合格按實際成本,借記“固定資產”等科目,貸記“在建工程”等科目,同時借記“專項應付款”科目,貸記“公積公益金”科目;不形成資產的,直接借記“專項應付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該項目完成后,按照撥款時約定如有結余需要上繳的,借記“專項應付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如結余不需要上繳的,借記“專項應付款”科目,貸記“公積公益金”科目。每一撥款項目完成后,該明細科目無余額。
【例1】某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到縣水利局轉賬撥入后坂格水圳建設資金800000元。其賬務處理為:
1. 收到水圳建設資金時:
借:銀行存款800 000
貸:專項應付款
—水利建設—后坂格水圳
800 000
2. 公開招投標后,按照合同約定預付一定比例的啟動資金(假設為10%)80000元給施工方。根據工程中標通知書和施工合同的復印件、施工單位提供的預收款憑證,作會計分錄:
借:預付賬款
—××建筑公司80 000
貸:銀行存款 80 000
3. 按照合同約定,根據施工進度預付工程款500000元,同時還要提供合同復印件、施工進度報告單及施工單位提供的預收款憑證,作會計分錄:
借:預付賬款
—××建筑公司500 000
貸:銀行存款 500 000
4. 工程竣工后,村集體經濟組織應及時組織力量進行工程質量驗收,辦理工程款結算。決算總成本800000元。撥付剩余工程款的同時,應根據竣工決算單、工程資金結算單、工程總成本的稅務正式發票作賬務處理:
借:在建工程—后坂格水圳
800 000
貸:預付賬款
—某某施工單位580 000
銀行存款 220 000
5. 工程交付使用時,村集體經濟組織應根據工程質量驗收報告結轉工程成本:
借:固定資產
—水利設施—后坂格水圳
800 000
貸:在建工程—后坂格水圳
800 000
6. 結轉撥付資金,這項專項資金是用于形成固定資產的補助,應轉入所有者權益中的公積公益金:
借:專項應付款
—水利建設—后坂格水圳
800 000
貸:公積公益金 800 000
【例2】某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到縣民政局撥來的抗洪救災資金10000元,款項存入銀行,根據實際情況,撥付第1村民小組救災款5000元,第2村民小組救災款5000元。
1. 收到救災資金時:
借:銀行存款10 000
貸:專項應付款—救災款
10 000
2. 用銀行存款撥付各村民小組救災款時:
借:專項應付款—救災款
10 000
貸:銀行存款 10 000
(二)補助收入的會計核算
補助收入是核算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到財政等有關部門撥入補助資金的,是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入的一部分,屬于損益類科目。筆者發現在會計核算時,有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根據撥款單位來設置二級科目,這是不符合《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的規定,而且如果涉及比較多的單位,那么二級科目就會有一大列,也不便于匯總分析項目的補助金額,應根據補助項目來設置二級科目,如補助收入—工資、補助收入—辦公經費、補助收入—村級建設補助資金等。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到補助資金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補助收入”科目,年終應將本科目的貸方余額轉入“本年收益”科目的貸方,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
【例3】縣財政局撥給某村村干部工資25000元、辦公經費5000元、村建設補助經費50000元。其賬務處理為:
1. 收到補助資金時:
借:銀行存款 80 000
貸:補助收入—工資 25 000
補助收入—辦公經費
5 000
補助收入
—村級建設補助款
50 000
2. 期末結轉時:
借:補助收入—工資 25 000
補助收入—辦公經費
5 000
補助收入—村級建設補助款
50 000
貸:本年收益 80 000
(作者單位:福建省華安縣華豐鎮農村經濟服務中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