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寧夏各級農經部門積極探索,大膽嘗試,構建起“三資”管理網絡監管平臺,該系統以農村資金、資產、資源管理為核心,涵蓋全縣所有鎮、村農村經營管理的主要工作內容,具備簡便易行、實時監控、遠程查詢、在線分析指導和上級匯總、門戶網站信息發布等功能,實現了區、市、縣、鄉“三資”四級監管,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了農村財務管理,確保了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一、基本情況
(一)建立“三資”監管網絡系統前的管理情況。在民主自愿的前提下,寧夏90%以上的村實行了會計委托代理服務制。收入實行“一個賬戶”專戶管理,村級財務、資產管理收入實行“兩個納入”,支出實行“四簽兩審”,管理堅持“三集中”、“五權不變”和“六統一”原則。采取縣鄉兩級審計相結合、定期審計與不定期審計相結合、全面審計與重點審計相結合等方法,進行農村審計監督工作。積極推進民主理財,實行財務公開“五統一”。
(二)存在問題。一是“三資”規范管理工作難度大。有些村認為村級基本沒有集體資產,不需要管理;有些村情況復雜,管理難度大。農村“三資”涉及面廣、項目多,既有現金的,又有實物財產的,還有資源性質的;既有可移動資產,又有不動產;既有國家支農資金、各項補償補助款,又有集體收入,還有籌資、捐資等,給財務管理工作帶來很大難度。二是部分村“三資”管理基礎工作薄弱,登記臺賬管理不完善。部分財務人員業務素質不高、村級報賬員待遇偏低且更換頻繁,個別村外單位投資建設資金、捐贈物資等無原始單據,無法入賬,導致一些村“三資”產權不明、底子不清、臺賬登記不全面。三是各村、鄉、縣記賬系統不統一。財務數據匯總不僅存在滯后性,還存在較高的出錯率,無法保證匯總數據的真實正確,不利于財務監管。四是部分村民主管理和村務公開不規范。一些地方存在公開內容不具體,公開不及時的情況,村務公開不注重資產資源的公開。
二、“三資”監管網絡系統模塊設置
(一)村級集體“三資”操作平臺模塊設置。一是資金管理:包括會計科目設置、憑證處理、記賬結賬、賬簿管理、報表管理等。系統會計科目符合《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規定。系統具有反結賬、反審核、憑證修改、批量審核、批量記賬等功能;具備原始憑證錄入和原始憑證圖片管理功能,在憑證錄入時還設置了大額憑證需村民大會審批管理功能;憑證錄入后系統可自動生成各類財務報表,可以進行便捷查詢、匯總,也可以根據要求靈活定義各類公開報表。
二是資產管理:包括資產分類、資產變動方式管理、資產維護、資產匯總及明細臺賬等功能。系統對資產進行分類管理,對詳細信息如資產數量、存在場所、責任人、使用狀況、分類信息等進行登記管理;在資產數據錄入的同時支持資產圖片管理、合同文件管理;登記后可以自動生成資產的匯總報表及明細臺賬。
三是資源管理:包括資源分類、資源維護、資源租賃管理、資源匯總及明細臺賬報表和到期提醒等功能。系統可以進行資源的詳細信息登記管理,如數量、存在場所、責任人、使用狀況、分類信息等;資源數據錄入的同時支持資源圖片管理、合同文件管理;可以實現對資源的租賃和收款情況登記管理,資源承包到期后,可自動生成到期通知書提醒;可以自動生成資源的匯總報表及明細臺賬。
四是報表管理:包括資金報表、資產報表、資源報表。村級報表下設村級科目余額表、資產負債表、收支明細表、內部往來表、債權債務表、科目匯總表、應付款、應收款、財務公開表、收益及收益分配表。鎮級、縣級分別設置科目匯總表和資產負債表。
五是合同管理:包括資產經營合同、資源經營合同和其他合同。實現了農村基層經濟合同的登記管理并形成合同臺賬。
六是工程項目管理:包括招標項目管理、非招標項目管理和項目查詢功能,按照縣鎮村實行工程項目的綜合管理。
七是收付款憑據管理:包括票據領用查詢和票據統計分析,實現對票據登記、領用、核銷的統一管理。
八是通知公告:包括公告編輯和公告查詢。
九是系統維護:包括修改密碼、賬套管理、操作員管理和操作手冊。可供市、縣、鎮、村多級核算,通過操作人員權限設置有效保證系統使用安全性。提供切換賬套功能,便于村以上會計核算單位分別進行單獨核算。
(二)村級集體“三資”公開平臺模塊設置。該模塊包括資金公開、資產公開、資源公開、重大事項公開、合同公開財務、報表公開、政策法規、惠農政策、辦事指南9項內容。記賬完成后,村集體“三資”公開平臺自動生成數據,在此不贅述。
三、“三資”監管網絡系統主要操作內容
(一)資金管理。內容包括:憑證管理、期末處理、賬簿管理和資金監管四項。各村數據在系統初始化后,按照錄入、審核、記賬、匯總、結賬程序進行操作,1-11月期末處理時選擇“結轉下月”,12月底選擇“年終結轉”,如結轉后發現上月存在錯誤可使用“反結賬”功能進行糾改。在結轉后系統自動生成科目余額表、總賬、明細賬及各類財務報表。在資金監管中,設有財務進度、費用控制查詢、費用指標設置、費用控制審核、大額憑證查詢等功能,便于上級部門掌握有關財務進度、控制大額開支,有利于村集體經濟穩定健康發展。
(二)資產管理。即資產臺賬,內容包括資產登記和資產變動錄入,主要登記管理資產基本信息、資產維護、資產變更、資產匯總情況。
(三)資源管理。即資源登記簿,內容包括資源登記和資源變動錄入,主要登記管理資源基本信息、資源維護、資源變更、資源匯總情況。
(四)報表管理。各類財務報表由系統自動生成,其中財務報表中設置了報表匯總和報表查詢,可根據需要選擇被統計的單位進行匯總。
四、實際使用情況
2014年,寧夏借助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搭建了全區農經綜合信息網,下設8個管理平臺,其中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平臺是重點建設內容之一,包括“村集體‘三資’公開平臺”和“村集體‘三資’操作平臺”,并于2014年底在全區試運行。為保證“三資”管理信息錄入和使用質量,寧夏組織軟件開發工程技術人員對全區農村“三資”管理平臺應用情況進行了督察,對管理平臺在實際運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類整理,并逐一修改完善,并對全區所有鄉鎮的財務人員進行了一次系統培訓,為實現區、市、縣、鄉四級監管打下了堅實基礎。
截至目前,全區22個縣(區)全部完成了寧夏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平臺的培訓工作,2272個行政村中,有2214個村建立了網絡資產臺賬、2193個村建立了網絡資源登記簿、1821個村財務收支使用該系統進行記賬和處理。從半年多的運行情況來看,系統整體運行平穩,實現了寧夏農村集體資金網絡化記賬,建立起了網絡化資產臺賬和資源登記簿,構建起區、市、縣、鄉的村級財務管理四級網絡監管,探索出村集體財務管理、財務公開的新途徑。
(作者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