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部分地區依然存在著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渙散,經濟收入微薄,資產資源運營不合理,農村財務管理力度欠缺,村務財務不公開或公開不及時不透明等一系列的問題。尤其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已成為部分地區影響農村穩定,制約農村經濟健康運行的主要因素。山東省曲阜市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市農村財務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制度,堅持教育、制度、監督、改革相結合,協調推進和完善農村綜合管理,健全規章制度,捋順工作機制,在深化推進農村改革進程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搞好農村會計培訓,提升素質,嚴明紀律
農村財務管理是維護農村穩定的基石,農村財會人員素質高低是決定農村財務管理水平的關鍵。曲阜連年開展農村財會人員培訓,以最新農村財務會計理論知識為基礎,嚴明財經紀律,明晰工作責任,通過舉辦業務講座、法制講座等形式,全面提高農村財會人員的道德素養和會計技能操作水平。強調農村廉政建設,不斷提升農村財會工作的嚴肅性和農村財會人員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同時,努力探索農村財會人員隊伍穩定機制,以保持農村會計工作的合理性、合法性和連續性,多措并舉為深化農村改革,嚴防農村干部染指腐敗行為筑牢第一道防線。
二、規范實施村務財務“兩公開”,給村民一個明白,還干部一個清白
以村務公開欄及農廉網電子平臺等媒介資源,全面如實地公開集體資金、資產和資源的變動情況,全面打造“標準統一、制度健全、管理動態、監督及時、信息共享”的網上村務公開新模式,切實保證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充分發揮村務監督員的作用,嚴格執行村務公開制度,認真履行監管責任,嚴防村務公開走形式、走過場,真正給村民一個明白,還干部一個清白,確保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目前,曲阜405個行政村,財務公開率達98%以上。
三、嚴防“村賬鎮管”流于形式,明確職責,落實責任
曲阜12個鎮街的所有村(居)全部實行了資金、賬目的委托代理,實現了市級監督、鎮街監管、村級公開的信息化網絡管理模式。為確保“村賬鎮管”管理實效,認真開展“村賬鎮管”業務檢查。檢查中以農村各項財務管理制度是否落到實處,農村財會實務是否真實規范,鎮街經管部門是否依法依規履職盡責等相關事項為重點,全面落實鎮街農村經濟管理監管的主體責任。扎實履行好農村集體“三資”監管、農村土地承包管理、農民負擔監督管理等行政職能。持續完善村級財務“雙代管”制度,督導各鎮街強化村集體資產管理、加強村建設工程和項目管理、規范村經濟合同和印章管理。以減輕農民負擔檢查和大額資金監管為突破口,全面規范農村財務管理行為,堅決堵塞管理漏洞。
四、切實搞好農村“三資”監管,資源運營,科學高效
積極發揮市鎮兩級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的作用,嚴格落實主管部門、鎮街對村集體“三資”處置的監管責任。村兩委主要負責人是村級“三資”監管的第一責任人,村報賬員嚴格工作程序,及時真實準確地做好報賬結賬工作,確保每一筆收支業務都精準合理、合法合規。不斷加大對村集體“三資”監管處置情況檢查力度,重點檢查農村綜合產權交易工作開展情況,農村集體資產、資源的流轉交易是否全部納入平臺進行;交易程序及檔案管理是否規范;交易資料是否完備、齊全;村集體產權交易是否經“四議兩公開”或村民公決。以農村綜合產權交易是否納入對村居工作的考核為依據,加大對全市各鎮街的督導考評。2015年,曲阜投資建設了200余平方米的市級農村綜合產權交易中心,全市12個鎮街均建設了高標準的交易服務大廳、洽談室和招標大廳。開設了市、鎮13個農村綜合產權交易網站,投資10余萬元為全市12個鎮街安裝了高清晰攝像頭,并與市農村綜合產權交易中心實現了聯網對接,對鎮街工作開展情況實時查看,招標公示和成交公示同時在顯示屏和網站上公開,實現了信息及時網絡化公開。2015年,曲阜市鎮兩級交易中心的效能和作用得以充分發揮,目前,全市已開展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四荒”使用權、農村工程建設項目等業務36起,合同金額1000余萬元,實現了農村集體資產資源的保值增值,促進了農民持續增收。
五、清理規范承包合同,雙方權益,公正兌現
認真開展村集體經營性合同集中清理,全面查糾不合規、不合法、明顯損害村集體利益的合同,認真做好廢止、糾正工作。對合同條款不完備、標的數量和質量不準確、履行方式、違約責任以及爭議解決辦法不明確的合同,在與承包方協商一致的基礎上,進一步修訂和完善。對于超過《合同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年限的農村集體經濟合同,超過部分無效,并依法進行調整、重新簽訂合同。對于承包(租賃)費不合理,損害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合法利益的合同,本著平等、協商的原則,在與承包(租)方協商一致的基礎上,適當提高承包(租賃)費。經協商不能達成一致的,申請合同仲裁機關進行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并視具體情況重新簽訂合同或依法終止合同。對于承包(租)方在合同執行過程中擅自改變土地用途存在違法、違約行為的,通過程序依法解除合同,并嚴厲追究其法律責任。承包(租)方未按約定履行合同義務,對集體經濟組織造成損害,集體經濟組織要求其賠償損失,并承擔違約責任。對承包(租)方拒不賠損的,通過法律手段訴求解決。對拖欠的承包(租賃)費,督促鎮街和村居加大催收力度,拒不交費的通過法律手段解決。
(作者單位:山東省曲阜市農業局)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