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村集體收入和支出核算探討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王國平 王 濤 字號:【

  收入和支出的核算是會計核算的基礎。準確核算村集體的收入和支出,對村集體經營及村干部績效評價具有重要的意義。筆者針對目前村集體的收入和支出核算,作一些探討。

  一、村集體總收入、村集體經營性收入、村集體經營性收益概念

  首先要弄清村集體收入的概念。目前比較流行的提法有:村集體總收入、村集體經營性收入、村集體經營性收益。村集體總收入,這一般沒什么爭議,按照《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包括村集體經營收入、發包及上交收入、投資收益、補助收入、其他收入;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筆者認為應該包括村集體經營收入、發包及上交收入、投資收益、其他收入(即村集體總收入-補助收入);村集體經營性收益,應該為村集體經營收入、發包及上交收入、投資收益、其他收入之和,減去經營支出、管理費用、其他支出后的差額。其計算方法為:村集體經營收益=經營收入+發包及上交收入+投資收益+其他收入-經營支出-管理費用-其他支出。

  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與村集體經營收入是有區別的。村集體經營收入,一般是指村集體直接開展各項生產、服務等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譬如村集體直接經營果園、林地、牲畜等取得的農產品銷售收入、銷售物資收入、租賃收入、服務收入、勞務收入等;村集體經營性收入,一般是指村集體總收入中扣除上級財政等單位給付的資金(補助收入)后的收入,它除了包括村集體經營收入外,還包括發包及上交收入、投資收益、其他收入。對村干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進行考核,一般把村集體經營性收入作為考核指標,這樣才能準確考核村干部對發展村集體經濟的貢獻。

  村集體經營性收益,與村集體經營收益也是有區別的。按照《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村集體經營收益=經營收入+發包及上交收入+投資收益-經營支出-管理費用,沒有包括其他收入和其他支出。筆者認為,村集體其他收入主要包括利息收入、罰款收入、固定資產及產品物資盤盈收入等,這些收入都是因村集體的資產而帶來的收入,是村集體經營的一部分,這部分數額不很大,為便于統計,筆者建議,在計算村集體經營性收益的時候,可拓寬外延,把其他收入和其他支出也納入進來。

  二、村集體收入的核算

  村集體收入的核算,現在比較混亂。村集體應當認真核實收入來源,一是不屬于村集體的收入,不得計入村集體收入相關科目核算。如把村集體的暫收款、應付款大量計入“其他收入”科目;把上級財政撥付的專項資金大量計入“補助收入”;把“一事一議”資金大量計入“其他收入”和“補助收入”,虛增了村集體收入總額。二是村集體收入各個科目不要記混。最常見的是把“經營收入”、“發包及上交收入”、“補助收入”相互記混;把不知道記入哪項收入的業務,全部放在“其他收入”科目核算,“其他收入”成了萬能科目,數額巨大,說不清楚是什么。因此,村集體收入核算,首先要弄清楚是不是村集體收入,是哪一類收入,這對村集體會計核算至關重要。下面把容易混淆的業務分類厘清:

  (一)經營收入:指村集體開展各項生產、服務等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包括農產品銷售收入、銷售物資收入、租賃收入、服務收入、勞務收入。對村莊路旁、渠道、溝旁等未承包到農戶的閑散地塊進行全面清理,整理匯集,統一管理,利用這些地塊植樹造林、種植經濟作物或發展綠色生態產業的收入。文明生態村、扶貧開發、美麗鄉村建設中,由政府投資或社會幫扶形成的農村飲水、垃圾處理、文化娛樂等公益性項目,以及冷庫、倉庫、廠房、蔬菜大棚、養殖小區、農田水利等生產性設施,歸村集體所有,在法律許可前提下,村集體可進行資產經營,可承包租賃獲得租金收益。村集體的房屋等出租收入均記在“經營收入”科目,不記入“發包及上交收入”科目。

  (二)發包及上交收入:指農戶和承包單位因承包村集體耕地、林地、果園、魚塘等上交的承包金及村(組)辦企業上交的利潤。村集體的場地出租收入記入“發包及上交收入”,不記入“經營收入”科目;移動聯通等信號發射塔占用村集體的占地款,相當于租用村集體一塊地,記在“發包及上交收入”不記入“補助收入”。企業租用土地所付的土地流轉費,如果是集體土地,其收入記入“發包及上交收入”,如果流轉的是農民的承包地,記入“應付款”或“內部往來”科目。

  (三)投資收益:指村集體對外投資取得的收益或發生的損失。現在常見的村集體為增加利息收入,從開戶銀行取出款項,存到銀行得到定期利息,應記入“投資收益”科目,不記入“其他收入”科目核算。

  (四)補助收入:指村集體收到的財政和有關部門的補助資金。“補助收入”最容易和“專項應付款”科目混淆。“補助收入”屬于收益性收支,一般包括上級撥付的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和郵政員、便民中心、衛生清潔的上級撥款等。財政、其他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等撥入的具有特定用途的各項專項資金,應記入“專項應付款”科目核算,不得在“補助收入”科目核算。高速綠化補償款、石油管道復耕費及樹木補償款、石油管道壓路補償款給村集體的部分,計入“補助收入”科目;衛生清潔的上級撥款,路燈維修的上級撥款等,均記在“補助收入”科目;土地征用款不需分配結算(或分配后結余款)記在“公積公益金”科目,不記入“補助收入”科目;有明確為某某項目資金,如“能源村建設資金”、“示范村建設資金”、“水利建設資金”及其他“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等,記在“專項應付款”科目,不計入“補助收入”科目。

  (五)其他收入:指村集體除經營收入、發包及上交收入和補助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如利息收入、罰款收入、固定資產及產品物資盤盈收入、衛生費收入等。村集體的暫收款、應付款記“應付款”科目不記入“其他收入”科目;鎮撥軍屬補助款、與村集體無關撥付給本村村民補助款、性質未明或有待于結算的暫收款項、需要進行結算或分配的土地征用費(包括土地補償費、青苗費、勞力安置費、附著物費、填土費、糧食產量補償費等)記“應付款”科目,不得計入“其他收入”科目。“一事一議”村民上交的款項,計入“一事一議資金”科目,不得計入“其他收入”科目。

  三、村集體支出的核算

  村集體也應準確核實各項支出。發生各項支出時,應當“先報賬、后付款”,報賬后以轉賬或電匯的方式結算。這樣可防止款已經付出,但不能取得合法的發票而不能報賬形成“斷頭賬”。村集體支出容易混淆的業務如下:

  (一)經營支出:指村集體進行生產或銷售產品、對外提供勞務或服務等經營活動發生的實際支出。有經營收入項目的誤工費、小工費等記在“經營支出”科目,不計入“管理費用”科目。

  (二)管理費用:指村集體用于管理活動發生的各項支出,包括辦公費、村干部職務補貼、報刊費、水電費、差旅費等。村青年、婦女、黨員會議、村民代表會議補貼、選舉補貼記入“管理費用-誤工補貼”科目;應征入伍青年工資及其他開支記入“管理費用-征兵費用”科目;郵政員、便民中心的工資支出及發生的其他費用記在“管理費用”科目;有具體項目誤工費、小工費記在“在建工程”科目,不計入“管理費用”科目;衛生清潔工工資、費用支出記在“應付福利費”科目,不計入“管理費用”或“其他支出”科目。

  (三)其他支出:主要內容包括:借入款利息、固定資產及物資盤虧損失、防汛搶險支出、贊助費、呆賬損失、罰款支出等,正常的其他支出數額一般應很小。屬于工程項目的支出均在“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完工后及時結轉,形成資產結轉“固定資產”科目,不形成資產可以結轉“公積公益金”、“應付福利費”、“經營支出”等科目,不在“其他支出”科目核算。

  以下業務均在“應付福利費”科目核算,不記入“其他支出”科目核算。應付福利費年底從可分配收益中提取,如果不夠,從公積公益金中彌補;通過相關民主及審批程序,也可在年初提前從公積公益金中列支應付福利費。(1)本村社員困難補助、照顧款、五保戶的生活補助支出等;(2)烈軍屬的優撫、工資、年終慰問等支出;(3)農民因公傷的醫藥費、生活費補助及撫恤金開支;(4)教育方面,如夜校、掃盲、幼兒教育補助,對本村村民高校、中專、高中錄取的獎學金,以及文科教方面的其他開支;(5)文化娛樂活動方面,如電影、節日舞以及參加各種文化娛樂等方面的其他開支;(6)農民的社會保險、計生保險、村干部的養老保險、財產人身保險;(7)合作醫療;(8)老人協會或老人照料中心開支、春節慰問老人開支,看望生病老人、為死亡老人送花圈等開支;(9)廣播、電視及閉路電視的維修費用、月租費、材料費、有線電視的收看費、為村民安裝閉路電視補助費;(10)農民養老金補貼,如老人的退休金、村干部退休金等;(11)對外的社會公益方面的困難補助、贊助、捐助等開支;(12)計劃生育方面的開支;(13)其他社會公益及社會福利方面的開支。

  (作者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農村經濟管理站)

  ?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