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財務公開一直是農村工作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反映農村基層組織資產負債狀況及運營績效的財務信息,其公開的規范完善有助于提升農村基層組織的公信力。目前我國大多數農村都已按照中央的部署實行了村級財務公開,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同時仍然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
目前,對村級財務公開的重點往往放在財務信息上,具體說是側重財務報表,而忽視了表外信息的重要性,對于農民來說,財務報表的編制帶有專業性,對財務報表各項內容如何計量他們不能完全理解,現實中確實存在著有的村利用這一點歪曲理解會計準則,在財務公開上搞假公開的現象,另外,財務報表的固定性也制約了其對村級財務信息的充分揭示。還有的村對財務公開實施“馬后炮”戰略,年初應公開的收支預算等年末公開,年末應公開的收支決算等情況次年開春后才公開,使得信息披露失去價值。有的村對公開內容打埋伏、打折扣,只公開村級預、決算情況和財務報表,不對財務報表進行必要的附注和說明,更不用說公開必要的表外信息。
解決上述問題,首先要轉變觀念,要以村民的關注焦點為重點,以財務報表為基礎支撐,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讓農民看得懂、看得清、看得透。其次,對財務公開內容進行必要的解讀。如資產購置、處置要進行詳細說明;對與民相關的支出事項,要對有關政策內容進行公開;支出收入的收據,要有各年的對比數等等。第三,強化村民關心事項的公開,如土地征占用、合同仲裁等重要事項,公布此類事項信息,有利于消除村民的疑慮,增加財務公開的實效性。第四,鼓勵增加村級資源公開的內容,如集體經濟組織發展戰略和規劃、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控制制度、履行社會責任情況等,鼓勵自愿公開此類信息有利于融洽干群關系,使財務公開水平上一個新臺階。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