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農村新增資產如何管理
時間: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中國農村網 作者:李圓圓 字號:【

  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不斷深入,如何管理美麗鄉村建設新增的資產成為了擺在村集體當家人和上級主管部門面前的迫切問題。筆者就新增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與大家商榷。

  一、當前農村對新增資產管理方法有五種模式

  1. 在建資產由施工隊代管。從2003年文明生態村創建到今年的美麗鄉村建設,新增的公益性資產都有很長的承建周期,基建時間長,驗收交付使用環節多,建筑裝飾材料的投入大。項目規劃設計過程中沒有確權歸屬,村干部及基層群眾參與程度低,無權管理這部分資產,籌建單位(甲方)只能將管理權限交給施工隊,由施工隊臨時代管。當前在建的工程項目包括民居改造、道路橋梁修建、廁所改造等大都實行這種管理方式。由于基層對于新增資產的管理缺乏認識,業務主管部門沒有出臺相應的政策,管理措施沒有及時跟進,基建物資和設備丟失、毀損、報廢等問題時有發生。

  2. 少數資產由村干部暫時代管。往年已經形成的資產,目前仍有一部分既沒有劃撥給村集體,也沒有明確由哪個單位接收,暫時由個別村干部代為看護管理。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責權利不明確,加之村民委員會換屆的影響,這部分資產很容易形成無主資產,導致資產減值流失。如:各村形成的農村小廣場、小公園、河道的小流域治理、小型綠化帶、特色村標、宣傳欄等項目資產完工后大多數項目沒有及時履行移交手續納入村集體賬內核算。此類資產雖然留在農村,服務當地百姓,但是,沒有及時履行“過戶”手續,集體無權管理,只能由村干部暫時行使管理職能。

  3. 部分資產由村民自發保管。改廁、改廚、改水、改房、改灶等項目形成的新資產,由于資產分布不均、數量分散、單個資產價值較小等特征,業務主管部門對于資產標準定義的界限劃分不清,各部門之間的標準也不一樣,管理機制出現真空,由當地村民自發組織起來進行管護,保證了這部分資產保值增值。如各戶的房屋修繕改造、新能源爐灶推廣、農村旱廁改造、入村入戶的自來水、村內的隙地利用等都沒有及時劃分權屬,部分村民和黨員、代表為了保護本村的優雅環境和改造成果自發地組織起來管護,但管理水平和管理技術有限,導致部分資產毀損無法恢復。

  4. 共享資產由鄉干部代管。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行政村聯村共建、共同享有的公益性資產,項目建造時大多由鄉鎮規劃籌建,各村共同參與投入,財政資金給予一定的獎勵扶持,籌建單位沒有分清村與村之間的界限和權益,投資各方無法劃分每個村的份額和出資比例,導致新增資產無據分割入賬,只能由鄉干部暫時管理。如幾個行政村組成的美麗鄉村片區內的公共資產、接待中心、垃圾處理、污水處理設備等。

  5. 個別資產無人管理。個別資產離村民們的生產生活較遠,不能直接形成生產要素,不會給當地的村民創業增收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大多數人認為是可有可無的,經常被人們忽視或忘掉而失之管理。如街牌、路標、村標、標識、宣傳欄、文化墻等資產,外來旅游、創業的個人和團隊認為很有必要,方便他們旅游度假和創業需求,但當地村民認為這些耳熟能詳的地名、村名、街名、標語可有可無。特別是文化墻這些內涵豐富,對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或村莊發展擁有積極作用的特色標識,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作品等,建造時各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專業修繕管理技術要求很高,村民自身無力進行管理和維護,基本處于無人管理狀況,減值、毀損、破壞、缺失是經常發生的。

  二、規范管理新增資產的幾點設想

  應該對新增資產進行科學分類,視不同類別劃歸管理責任單位“建賬立簿”,實行科學管理。

  1. 村委會管理。將村內富民產業項目、主干街道、巷道、安全飲水、村民中心、幸福院等改建擴建新增的資產通過對接上級整合扶持資金的性質和用途,劃歸村民委員會管理,如涉及一事一議、發展農村集體經濟資金等,由財政資金劃撥到村民委員會賬內,視同農村集體資產進行“建賬立簿”管理。

  2. 國有資產管理。將普惠民生、澤潤后世的環境治理、垃圾治理、連村道路等社會公益性項目建設新增的資產劃歸國有,由環保、交通運輸等單位視同國有資產進行部門歸口管理,對于距離市區污水管網較遠、不易管理的鄉村可以引進社會資本進行試點管理。

  3. 個人管理。改房、改廁、改廚、改灶等涉及一家一戶的項目新增的資產,以捐贈或獎勵的形式劃歸個人家庭負責管理,村民委員會要制定修改村規民約,納入新增資產管理內容,對于管理不力、造成損失的家庭要合理賠償。

  4. 公司化管理。新增的接待中心、公共廁所、商貿物流、旅館飯店、公園景觀、旅游通道等專門用于旅游用途的資產,可以按照旅游資源納入旅游公司管理,也可以作為村級集體資產以股份的形式參股旅游公司,享受股金分紅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村集體按照股權作為公司股東參與新增資產管理。

  5. 委托代管。小型污水處理設備、中小學、幼兒園、河道清淤、泄洪設備、水庫安全防護設備等新增資產管理專業技術較高,雖然資產留在村內,但村民無力管護,應該委托鄉鎮站所進行統一歸口管理維護,防止出現毀損、報廢給國有資產、集體資產或村民資產造成損失。

  (作者單位:河北省遷安市文廣新局)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