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借助國家級農村集體產權股份合作制改革試驗區的契機,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出臺了《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監督管理的意見》(寧政發【2014】194號),強化相關業務培訓,積極探索“村賬村管”模式,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235個村實行了村賬村管,占比達三分之一。高淳全區134個村都實行“村賬村管”。
一是全面清查核實家底。按照“過程透明、結果公開”的原則,以會計賬面價值為基礎,先賬內、后賬外全面清查核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集體所有的經營性資產、非經營性資產和資源性資產,重點摸清集體資產的存量、結構、分布和運用效益情況,做到賬表、賬賬、賬證、賬據、賬實五相符。采取內審和外審相結合的審計方法,聘請有資質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清產核資專項審計出具專項審計報告。
重點建立以農村集體資產臺賬和資源登記簿為主的信息庫,資產資源信息庫的登記要嚴格按照《南京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清查情況登記表》規定的內容進行登記,做到數字真實、內容完整、填寫規范、編報及時、不重不漏。
二是全面規范村級賬戶設置。貫徹落實農業部、財政部、民政部、審計署《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村級財務管理工作的意見》要求,切實做到村級組織只開設一個基本賬戶、獨立建賬。村級所有資金進出必須通過基本賬戶,采用電子劃賬結算且實行村、鎮街“雙印鑒”制度,村級組織每月應有金融機構對賬單。其中高淳區在村級賬戶清理過程中,共歸還村級往年被鎮級平調的資金1.13億元,村均85萬元,現已全部到村賬。
三是全面實行網上做賬。按照“一個系統、一套制度、一種模式”的要求,創新推進全市統一的農村集體財務和資產管理信息化系統建設,全面推行網上做賬,村級會計核算所有原始單據一律采用數碼方式上傳做賬,并直接上傳“陽光村居”網,實現村級賬務處理數字化和自動化。市、區、鎮街三級集體資產監管工作人員可以在辦公室進行查賬、監督。截至2015年底,全面建成市、區、鎮街、村居四級聯網的全方位核算管理體系。
四是全面推行“四議兩公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重大事項,全部由村黨支部提議、支委會和村委會聯席會議商議、全村黨員大會審議、村民或村民代表會議決議,并且決議結果、實施結果全部公開。公開形式采取村務公開欄等方式,并實時自動推送至“陽光村居”外網、村部電子觸摸屏等,村民可以在家通過電腦隨時查詢村集體財務公開信息,行使監督權、參與權。
五是強化農村會計隊伍建設。規定村會計必須為鎮街管干部,新任村會計必須具備大專以上學歷、持證上崗,如無違反財經法紀等行為,不宜隨村組織換屆選舉而變動。要求每個村都設置會計、出納崗位,配備專職村會計和出納員,做到會計、出納職能完全分開,財會人員必須先持證后上崗,為深化集體產權股份合作制改革提供保障。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委農村工作委員會)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