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民營經濟的迅速崛起,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出現了新的形式,而且發展后勁強勁,筆者通過深入調查,歸納起來有以下幾方面經驗:
經驗之一,選擇靈活的經營機制,這是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環節。
各地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在認真總結過去興辦村企業時的經驗教訓,并在選擇經營機制上狠下功夫。他們反思過去村辦企業失敗的深刻教訓,是企業經營機制不完善,管理不配套等。如企業領導人由黨支部和村委會選派,對企業領導人的考核是負盈不負虧,企業吃“大鍋飯”,造成企業連年虧損。在此基礎上,各地采用資產租賃的辦法,向經營者收取合理的租金,把市場風險降到最低、最小。實踐證明:這一選擇是正確的、成效也是明顯的,并且實現了企業經營者和村集體經濟的雙豐收。
經驗之二,切實加強村領導班子的建設,這是發展新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保證。
實踐告訴我們,農村黨支部是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村民委員會是村民的一個自治組織,黨的方針政策要靠黨支部去學習貫徹,富民強村奔小康的目標要靠黨支部去組織實施。從多年來實踐證明,加強農村黨支部建設的關鍵是選好黨支部一把手,選拔干部的標準是要堅持德才兼備的原則,有人認為,能帶頭致富的便是“才”,能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便是“德”,只有按照德才兼備的標準選好黨支部一把手,才能確保新村級集體經濟蓬勃持續地發展。
通過對吳江區新村級集體經濟的調查,我們深深感到發展新村級集體經濟,是加強新農村建設、實現城鄉一體化的重要選擇,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并引起我們的一些思考。
思考之一,目前吳江村級收入是以“房東經濟”和“地租收入”為主要渠道。但從長遠看,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東西部差距逐漸縮小,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轉移,有部分務工人員要回流,“房東經濟”要受影響,必須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思考之二,要克服“重建輕管”的傾向。如有些村對出租的廠房、集宿樓和商鋪管理不夠完善,不夠規范,隨著村級物業資產的不斷壯大,加強信息化管理勢在必行,但目前多數村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這與現代市場主體相比,競爭能力較弱,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不足。
思考之三,要充分發揮社區股份合作社的作用。在實現政經分離的基礎上,要把社區股份合作社的資產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建立健全的法人治理結構,公開選聘職業化,市場化經營能人,提升村級經濟經營水平、盈利能力、與發展潛力,以股份化、集體化為手段,對現有社區股份合作社經濟組織進行升級改造,充分發揮社區股份合作社的作用。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委農村工作辦公室、吳江區扶貧開發協會)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