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年來對農村建設專項資金使用檢查的結果看,常見的舞弊行為有以下幾種:
(一)高價發包,私吞回扣
單位負責人或工程項目負責人直接按工程投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獲取現金或物資,這種行為常發生在工程項目的直接管理負責人身上,是由發包方負責人與承包方負責人按預先約定的比例,隨工程進度和資金支付額兌現回扣部分;另一種是不按比例,變相獲取回扣,常發生在工程項目審批控制的上一級單位負責人身上,建設施工單位負責人常以行賄手段獲得某些建設工程項目,給項目審批控制領導送禮品、送紅包。在財務上的主要表現就是結算的工程造價或各種物資的購買單價都遠遠高于市場價。
(二)虛假發票,變相報銷
在專項資金管理使用的財務檢查工作中,筆者發現專項資金使用單位將大量的差旅費單據拿到??钯~上報銷的現象比較普遍。有的差旅表上填寫的出差地點不是實施專項工程的地點,出差事由也不是實施專項工程的事由。有的小車用油費、修理費、業務接待費都大量進入專項資金賬中報銷。有一些發票經調查核實,根本就沒有經濟活動事實,純屬虛開發票報賬。有一些單位在專項資金賬中列支的業務培訓費,其實是將項目建設地區的群眾姓名填入報銷花名冊,找幾個人代簽名、蓋手印報銷后,將資金用于伙食費、來往接待或發放補助等。這些都是違反專項資金管理要求和??顚S迷瓌t的財務舞弊行為。
(三)重復申報,挪作他用
在一些村,幾個項目建設內容基本相同,項目單位會取巧只建一個樣板基地作為幾個項目的檢查驗收目標,將幾個項目的專項資金都以這個樣板基地為名列支,將資金挪作他用。例如,在一些地方實施的造林綠化方面的“天保”工程造林、國債資金造林、世行貸款造林和速生豐產林建設等就存在這種情況,其結果就出現了造林綠化任務年年完成,統計造林面積數據連年增長,山卻越來越光,土地荒漠化程度卻越來越嚴重,生態環境逐漸惡化。有一些地方,還出現幾個單位共同舞弊侵吞專項資金的行為。如農、林、水幾個部門共同出資建成一個綠化造林基地,農業部門作為農田保護項目檢查驗收,林業部門作為造林綠化項目檢查驗收,水利部門則作為水土保持項目檢查驗收。其基地建設實際只用去一個項目的資金,其余的資金都被用假發票報銷后轉作他用。
(四)隱藏資金,逃避檢查
一些單位對已批準的專項工程沒有積極組織施工,上級劃撥下來的專項資金在賬上,到年底又怕上級收回,就在年終專項資金使用情況檢查前,將專項資金分別劃撥到下屬單位的賬戶上躲避,等檢查過又要求下屬單位把資金交回。有一些項目實施單位負責人指使財務人員將資金劃撥到下屬單位,要求下屬單位用以前建設并已支付補助的其他項目的單據、花名冊來做賬代替支出,等上級稽查過后,便將未使用的??盍粜〔糠纸o下屬單位作業務接待費,其余的全部轉入本單位創辦的經濟實體備用。還有一些單位巧立名目,將專項資金匯到下屬單位,要求下屬單位以發放臨時工補貼為名支取后,以現金交回原單位作為旅游、接待、發放獎金、改善職工福利等方面使用,嚴重違反了專項資金的??顚S迷瓌t規定。
(作者單位:云南省廣南縣畜牧技術推廣工作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