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票是指單位和個人在購銷商品、提供勞務或者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開具、收取的收付款憑證,是記錄經營活動內容的載體,是最基本的會計原始憑證之一,是加強財務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稅務機關控制稅源、征收稅款的重要依據,對保護國家財產安全、維護國家經濟秩序有著重要意義。然而近年來,假發票問題屢禁不止、愈演愈烈,已經成為社會公害,嚴重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造成大量稅款流失,變造、偽造發票和使用假發票行為,是嚴重的違法行為,甚至可能是犯罪行為,應成為國家審計關注的一項重點內容。對假發票問題開展審計,不但可以為國家追回大量稅款,而且還可能發現重大違法違紀問題線索。
一、假發票的主要表現形式
在現階段,假發票的表現形式主要分為以下幾種:1.發票是假的,內容也是假的;2.發票是真的,但內容是假的;3.發票是假的,但內容是真的;4.不規范發票,指以內部票據代替正規發票,甚至是使用白條代替發票。
二、審計中查處假發票的方法
在審核憑證的時候,經常會遇到假發票,但有時候難以辨認真偽,導致讓一些不法行為有機可乘。為了更大力度地查處利用假發票作為報銷憑證的行為,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查處假發票。
(一)了解和熟悉發票的種類
我國發票的種類繁多,按行業特點和納稅人的生產經營項目分類,分為普通發票和增值稅專用發票兩類,其中普通發票主要由營業稅納稅人和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使用,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在不能開具專用發票的情況下也可使普通發票。
(二)鎖定假發票產生的重點領域
1.根據購買商品種類確定發票類型并發現假發票。2.根據業務性質發現假發票,部分單位以會議費、咨詢費、宣傳費以及辦公用品等名義套取資金,審計中需對發票內容為此類業務的予以高度關注。3.關注稅務代開發票,正常情況下,單位應該是發票的開具人,實際中若稅務機關代開發票的納稅人為企事業單位,則需要引起重視。4.根據發票種類確定發票使用領域并從中發現假發票。
(三)運用多種技術手段查詢
1.運用網絡查詢。目前,全國所有國稅、地稅稅務機關均在網上開通了查詢發票的功能,可以在各級稅務機關網站上找到查詢發票的入口,根據發票的類型輸入相應的發票代碼、發票號碼以及驗證碼等相關信息后查詢。
2.運用電話查詢。與網絡查詢功能相比,電話查詢更為全面,可以通過撥打當地12366納稅熱線,向稅務機關咨詢。
3.到稅務機關查詢。前兩種方法只能作為發現假發票的線索,不能作為審計證據使用。在審計實際工作中,如通過上述兩種方法發現了假發票,還需要到稅務部門進行確認,證據才具有法律效力。
(四)深入追查業務真實性和資金用途流向
發現假發票只是發現了問題的表象,實質是假發票背后的業務實質和資金用途及流向。發現假發票后應主要審查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關注業務的真實性,業務是否真實發生,業務是否有必要發生等;二是關注資金支付的真實性,資金是否支付,資金支付方式是否可疑,資金支付對象是否存在問題以及資金支付后的流向和用途等;三是關注因開具和使用虛假發票造成國家稅款流失情況。
(作者單位:山西省潞城市審計局)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