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庫”雖然經過多年專項治理,但至今仍然存在,而且在方法和手段上呈現出多樣性、隱蔽性。審計檢查“小金庫”應從何處入手?筆者從農村財務審計實踐中,總結了一些經驗,供大家參考。
進入被審計檢查單位以后,審計人員需要對單位的基本情況、部門職責、行業特點、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等進行綜合分析,與有關人員進行座談了解,作出系統性判斷;再對被審計檢查單位的財務管理狀況、會計核算情況以及財務收支數據、業務數據和業務活動進行對比分析,來判斷這個單位是否有設立“小金庫”的可能,哪個部門有可能設置“小金庫”,確定檢查“小金庫”的突破口。
一、從檢查收入入手。首先摸清被審計檢查單位機構設置及職能,收入項目、來源及收取方式,摸清所有收入的來源渠道和環節。其次,對已有的收入項目和可能存在的收入環節,就其真實性和準確性要逐一核實,辨別真偽。這種檢查主要針對截留收入式設立“小金庫”的問題。
二、從檢查支出入手。對被審計檢查單位的支出要重點核實如下支出項目:(1)核實租賃費支出的真實性,對房屋租賃、大額資產出租等租賃事項要分析必要性,并對可疑事項現場核查。(2)核實維修費支出的真實性,對大額房屋、設備等維修,要分析其必要性,并現場查看。(3)核實勞務費支出的真實性,對支付勞務費給有關單位的,延伸到勞務單位進行核實;對支付勞務費給個人的,與本人進行核實。(4)核實會議費支出的真實性,重點查看會議通知、會議紀要、與會人員名單等資料,必要時到賓館飯店進行核實。這主要是針對虛列支出式、套取式或者騙取式設立“小金庫”的情況。
三、從檢查工程項目、設備采購入手。一些單位工程表面上都有完備的工程設計和預決算手續,應關注是否年年都有相同的項目,是否通過對老項目的重新“包裝”來偷梁換柱,騙取國家建設項目資金,設立“小金庫”。對那些不通過政府采購的比較專業的設備,非專業人員不容易直接辨別設備的購置品種、規格、批次,要注意被審計檢查單位是否通過張冠李戴、移花接木,利用價差或者虛構項目套取資金設立“小金庫”。這主要針對虛列工程項目、虛假采購方式設立“小金庫”情況。
四、從檢查銀行賬戶入手。要求被審計檢查單位提供所有銀行賬戶及批準開設銀行賬戶的文件。重點把握兩個方面:一是核查銀行賬戶數。二是核查對賬單余額和會計賬面余額是否一致,銀行對賬單上的每筆業務與單位銀行存款賬是否一一對應,摘要注明的資金流向是否相符,發現可疑應延伸到所屬銀行進行查詢。這主要是針對單位設立多頭銀行賬戶,各賬戶之間資金轉來轉去不通過單位賬簿設立“小金庫”情況。
五、從檢查重點問題入手。對被審計檢查單位,我們不能只局限于賬面,要有重點地多到群眾中去走訪,著重就群眾反映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展開調查,如村級工程建設、土地征用費和青苗補償費發放、勞務人員誤工費領取等,通過查閱相關憑證、詢問有關人員、核對有關資料等方式,搞清事件的來龍去脈,并在調查核實的基礎上從中得到一些重要的檢查線索。
六、從檢查年度間賬戶結轉入手?,F在有的單位為了分散審計人員注意力,往往在年終決算時編造虛假的單位和個人,將一些資金掛在“暫收款、其他應付款”賬戶,待下一年度建新賬時,同時減少現金和暫收款或其他應付款的形式進行消化,既可以抽逃財政資金,又可以把“小金庫”隱蔽起來。這主要針對利用年終(初)結舊換新賬之機抽逃現金設立“小金庫”的檢查。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海復鎮政府)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