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發展農民合作社需強化資金管理
時間: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中國農村網 作者:□ 康潤華 卜菊香 字號:【

  如今,很多農民合作社發展日益壯大,業務范圍逐步拓展,經濟效益逐步提高,合作社的資金流動也隨之增多和頻繁。如何管理好這些資金,保證合作社財務管理安全,成為合作社發展過程中不可回避也是至關重要的環節。

  一、嚴格管理合作社現有資金

  就合作社而言,資金來源大都比較多,且現有資金多數比較緊張。必須嚴格、有效地管好、用好這些寶貴的資金,確保資金安全,加快資金運行。根據市場需要,改變設備老化、技術老化、產品老化、結構單一的狀態,對產品推陳出新,多生產市場適銷對路產品,減少資金占用,減少資金積壓、減少資金拖欠。在挖掘潛力、改造設備、創新產品、改革機制,拓寬路子等方面狠下功夫,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少花錢、多辦事,少投入、多產出,把合作社資金管理好、用活。只有這樣,合作社才有活力,才有生存能力,才有競爭能力。

  二、千方百計搞活合作社自有資金

  (一)搞好清產核資,摸清合作社家底。通過清產核資,徹底清查合作社內外、倉庫內外、地上地下、埠外埠內的全部資產,把合作社家底摸清。增強合作社更新改造能力和生產發展動力,幫助合作社切實解決舊體制下長期積累起來的歷史包袱和不合理的負擔,使合作社輕裝上陣,緩解合作社存在的資金上的困難,為合作社走向市場創造有利條件。

  (二)調整產品結構,減少庫存積壓。合作社應樹立資金觀念,按照市場需求調整產品結構,安排資金,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要加強市場調研,根據市場需要,大力開發短線產品,壓縮長線產品,力爭產品上檔次,上水平,提高產品質量,擴大銷路,提高合作社經濟效益。

  (三)清理拖欠,盤活資金。目前的相互拖欠,與過去相同之處是固定資產投資偏大,資金不足;與過去不同的是,合作社產品資金積壓過多。因此,當前的清欠工作,應清管并重,正本清源,防止新的拖欠。對由于超核算,物價和匯率變化造成拖欠的建設項目。應調整概算,注入資金,償還拖欠款。對合作社流動資金拖欠,要通過壓縮庫存、降價銷售,盤活資金還欠。對產品有市場、有質量、有效益而缺乏資金的合作社,要注入少量貸款,作為催化劑形成新的生產力。同時應進一步強化結算紀律,改進結算辦法,通過擔保貸款以及信用證結算方式加強結算監督。

  (四)建立資金責任中心。合作社應加強責任會計核算,建立內部、統一集中使用資金制度,建立資金使用責任制。要核定資金定額,實行分塊管理,制定采購計劃,控制材料儲備,加強生產工程組織,協調和各工序銜接制度,縮短工期,實行以銷定產,減少產品庫存,防止資金沉淀,使資金管而不死,活而不亂。

  (五)加強投資決策。合作社投資的目的是為了帶來預期的效益,但同時又發生費用和損失,因此,合作社應加強項目可行性研究,量力而行,實現財務杠桿效益。正確的投資決策,不僅能使合作社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而且也為合作社將來發展創造十分有利的條件。

  (六)構造內部積累機制。一個缺乏積累的合作社,不僅沒有辦法解決資金緊張,而且可能陷入債務的泥潭,甚至有滅頂之災。因此,任何一個合作社不但要有贏利動機,而且要構建內部積累機制,建立合作社自補生產經營資金制度。

  合作社資金緊張的狀況,是多方面緊因素構成的。緩解資金緊張的局面,需要進行綜合治理,結合合作社的實際情況,進行診斷,多管齊下,才可以見效。

  三、想方設法用好合作社資金

  財務工作在資金的運用過程中要注意把好以下幾個環節:

  1. 在進貨管理上,首先要貫徹“貨比三家”。堅持擇優選購,經濟快捷,就地就近的原則,嚴格按照“進貨渠道目錄”組織進貨。其次,進貨要堅持以銷定進、勤進快銷原則,加強對進貨的批量、質量管理、實行誰進貨誰負責,臨時進貨必須由主管經理簽字制度,預付貨款的商品進貨時間不許超過一個月,凡預付貨款在同一單位的,要堅持一次一清的原則,否則不得預付第二次貨款。這樣不但往來賬目清楚,容易核對,也避免了資金不合理占用。

  2. 監督銷貨資金的及時入賬。為了保證銷貨資金收時入庫,合理流轉,在銷貨管理上,堅持禁止賒銷的原則。

  3. 加強庫存管理。在庫存管理上,應推行《庫存商品保本期管理法》,堅持經常檢查、抽查和日常盤點,充分發揮計算機作用,做到日清月結,賬賬相符,賬貨相符,嚴把商品入庫。

  4. 在費用管理上,應堅持的指導思想是,各部門的費用核算范圍越少越好,以便于控制和管理。對于不能一步到位,需合作社進行分配才能列支的費用,由合作社財務處進行核算,不往下分攤。如折舊費、房租費、大修理費等。

  5. 在審查各項費用開支憑證時,堅持從嚴掌握,按標準開支。對不合理的費用,堅決避免,要減少費用列支,以增大利潤額,提高合作社效益。

  (作者單位: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農業局經管辦)

  ?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