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垂直管理體制強“三資”
時間: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為切實加強農村經濟管理和集體“三資”管理,確保農村和諧穩定,按照北京市門頭溝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創新經管工作體制的要求,在區紀委、區人保局、區編辦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區經管站深入調查研討,積極溝通協調,實現了將各鎮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農村“三資”管理服務中心)調整上劃為區經管站垂直管理的新模式。

  一、農村“三資”監管工作發展歷程

  (一)完善監管制度體系建設。近年來,為加強農村“三資”監管,門頭溝區先后出臺了《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辦法》《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財務“賬款雙托管”管理辦法》《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定期檢查制度》等多項管理制度,為加強農村“三資”監管,推進農村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形成農村反腐倡廉建設長效機制奠定了制度基礎。

  (二)率先嘗試“三個中心”管理模式。根據區委、區政府的工作要求,2009年,門頭溝在全市率先為各鎮建立了“農村會計服務中心”“集體資產及經濟合同監管中心”“重大經濟事項招投標委托服務中心”,規范農村“三資”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進一步完善“三資”監管制度和工作體系。2010年,區紀委、區農委、區財政局、區經管站聯合印發了《關于印發〈門頭溝區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定期檢查制度〉等十項規定的通知》(門紀發[2010]31號),形成了農村“三資”監管制度體系。成立了由區委副書記任組長,區委常委、紀委書記和主管副區長任副組長,區紀委、區農委、區財政局、區經管站為成員的農村“三資”監管檢查工作領導小組,初步形成了在區委、區政府統一領導下,各有關部門依職能實行分工負責,各鎮黨委、政府具體負責對本鎮“三個中心”實施領導的農村“三資”監管工作體系。

  (四)強化各鎮對農村經濟管理及“三資”監管職責。2011年,在鄉鎮機構改革中,在各鎮內設機構經濟發展辦公室加掛了“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科、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牌子,核定行政編制,強化各鎮引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相關職責,明確各鎮“三資”監管職責;在各鎮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加掛“農村‘三資’管理服務中心”牌子,并增加了事業編制。改革后,9個鎮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農村“三資”管理服務中心)編制總數為82人,新增35人;三個中心工作人員共有97人,其中事業機構編制人員47名,編制外人員50名(由各鎮財政承擔所需經費)。

  (五)創新管理體制,完善運行機制。2012年底,為確保各鎮在城鎮化水平快速提升、農村集體資產持續大幅增加的重要時期,更好發揮監管作用,加快推進農村發展,經區委、區政府研究決定,創新農村“三資”監管工作體制,實現經管體制的垂直管理。

  二、調整完善“三資”監管體制的主要做法

  2013年初,按照區編委《關于加強農村經濟管理,調整完善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工作體制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對農村經管和“三資”監管工作體制進行調整。

  (一)保留北京市門頭溝區農村集體“三資”監管檢查工作領導小組,為區委、區政府議事協調機構,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區經管站。

  (二)將各鎮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農村“三資”管理服務中心)調整上劃區經管站垂直管理,其機構、人員編制、人員調配、業務工作接受區經管站統一管理和指導;人員關系以及年度考核、人員經費等日常管理工作由各鎮黨委、政府負責;人員職務晉升、調動等工作由各鎮提出意見,經區經管站審核后報區人保局備案。

  (三)各鎮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農村“三資”管理服務中心)的機構規格、人員編制、領導職數、主要職責均不變,以鄉鎮機構改革時“三定”方案為準;其日常管理工作接受鎮黨委、政府統一安排;各鎮黨委、政府負責對其工作情況進行監督,并為其提供業務工作正常開展的必要保障。

  (四)各鎮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農村“三資”管理服務中心)現有在編的47名人員,按照事業單位補充工作人員的有關規定,通過市人保局組織的公共知識和市農經辦組織的專業知識考試,納入規范工資管理,并辦理了相關手續。

  三、調整完善“三資”監管體制的主要成效

  通過體制調整,建立起獨具特色的“運轉高效、公開透明、監管到位”的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工作體制。

  從管理體制角度看,一是職責更加清晰,分工更加明確,區經管站、各鎮黨委和政府各負其責,共同管理,既加大了區經管站的業務指導力度,又強化了各鎮“三資”監管的技術性、輔助性、服務性職責,提升了“三資”監管的規范化、制度化水平;二是進一步理順了機構性質與職能定位間存在的沖突,各鎮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農村“三資”管理服務中心)均為各鎮所屬正科級事業單位,但其實際承擔的職能,如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監管、集體資產管理、集體經濟審計等職能,均為政府行政職能,機構性質與其承擔的主要職能之間不符。體制改革后解決了這一問題,同時也為今后的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奠定了基礎。

  從干部隊伍角度看,一是體制調整后,要求原有工作人員全部回歸本工作崗位,解決了混崗混編現象,確保了隊伍的相對穩定,保證了工作的連續性,提高了經管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二是對新招錄人員有明確的標準,均要求有基層工作經驗,所學專業以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等與經管業務工作密切相關的專業為主,并且嚴格按照公務員招考的程序進行招錄,從而提高了準入門檻,確保了人員素質;三是人員調配由區經管站統一調劑,人員晉升由各鎮人事部門和區經管站雙重審核,新增人員由區經管站統一面向社會公開招錄,干部成長環境更加有利,干部隊伍管理更加規范和富有活力。

  體制調整后,區經管站與鄉鎮經管站的管理體制進一步理順,管理職責進一步明確,運轉更加高效,監管更加到位。隨著新補充人員的逐步到位,為全區經管隊伍注入了新鮮血液,增強了發展的動力和活力,經管干部隊伍素質明顯提高,從而有力地促進了業務工作的開展。從實際運行效果來看,原有人員工作積極性明顯提高,新招錄人員經過適應和磨合后,迅速融入到經管工作中,圍繞著市、區提出的新“三起來”總體工作要求,在強化農村“三資”監管、推進集體資產信托化經營、加強土地流轉、建立產權交易中心和規范農村財務管理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供稿單位:北京市門頭溝區經管站)

  ?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