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城市“新居民”的煩惱
時間: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中國農村網 作者:本刊記者 周 嶸 字號:【

  當下對村民們而言,“村改居”意味著生產生活方式的巨大改變,這些城市“新居民”是怎樣看待新社區的,原村集體經濟是否平穩過渡,集體資產改制如何、收益分配能否實現,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訪了山東省淄博市一個農村社區,深切體會到了他們的擔憂。

  管理職能難梳理

  這個2013年完成“村改居”工作的新建社區原先是個城郊村,居民們向記者表示,由于缺乏實質性舉措,運行機制基本還按原來的村“兩委”體制。大多數居民認為,“村改居”對他們來說,跟原來沒有什么大的區別,不同的只是掛著的牌子從“村委會”換成了“居委會”,而運作方式仍然照舊,平時的工作安排、落實,重大事情的決策等,還都依照原來的辦法通過“兩委”討論進行。

  原村委會主任、現居委會主任告訴記者,按理說居委會承擔的是新社區社會管理職能,經營方面應當由單獨的組織負責。但目前沒有成立股份合作社一類的經濟組織,社區服務職能與經濟管理職能混淆,“社區”不像“社區”,“村莊”不像“村莊”,“經濟組織”不像“經濟組織”。許多新社區居民認為,“村改居”總的來說沒有讓他們享受到改制工作應該帶來的條件改善,倒是現在冠以居委會的名稱之后,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使他們的負擔加重。

  集體資產改制難推進

  集體資產改制是“村改居”工作的核心內容,但記者了解到,由于涉及原村民的實際利益和今后的收益分配及發展等重大問題,而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又沒有出臺相應統一的集體土地和集體資產處置方案,目前社區在集體資產這個最重要的環節上“卡殼”了。

  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農業局曾會同有關部門出臺了“村改居”中集體經濟組織改制的相關意見,但只是一個框架性的指導意見,可操作性不強。此外,村集體資產如何進行體制改革這一重要工作,市委、市政府也沒有指定部門牽頭組織實施落實,而是只有一個總的指導思想,逐級向下安排,且提供的幾種改制方式都不太符合農村實際,村民覺得難以按這些模式開展。

  這位負責人說,因為各村情況相差太遠,對歷史遺留問題的處理方式上基本上是“一村一策”,對戶籍遷移、生老病死、計生優惠政策、“出嫁女”權限界定等關鍵問題意見難以統一,使集體資產量化遇到極大的麻煩,股東資格界定難以進行,而股東界定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又可能影響穩定大局,因此都覺得非常棘手。

  社區居委會主任對記者說:“我們社區主要的集體資產是臨街門面房,資產量化問題好解決,但這些資產又該怎么處理?如果全部以錢物的方式分配了,無異于‘殺雞取卵’,村民以后的生活出路怎么辦?”

  記者了解到,該社區曾設想成立一個經營性經濟組織統一運營這些門面房,村民們又對誰來經營管理這個經濟組織感到不放心。村民們說,有地方成立了有限公司經營集體資產,但要繳納所得稅。現在如果要從集體資產中增加這塊支出,村民們一時也難以接受。

  經費支出難支撐

  按照城市管理辦法,“村改居”后市政基礎設施,如道路、路燈、環境、衛生、綠化、水電等應納入市政管理統一范疇,經費應由政府參與解決,然而社區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的狀況是,社區從基礎設施建設到管理經費支出幾乎還是由社區自行承擔。

  社區必須按原來的要求成立巡邏隊來保障綜治工作,經費每年需要數萬元支出;轄區內的衛生管理,每年投入達80萬元;社區工作人員的工資福利沒有納入財政,仍由社區從集體經營收入中進行補貼。“我們社區有原村集體留下的門面房出租收入,暫時還能負擔這些支出,但這些應當屬于公共管理服務的經費,我們用集體資產拿來支付到什么時候?過渡期完了是不是這些費用都由政府承擔?很多居民都不理解,我們壓力也很大。”該負責人無奈地說。

  在采訪中,許多居民都有不滿情緒,認為政府應該給一個規劃,該承擔起的責任就應該承擔起來。“村改居”本來是政府提出的要求,本意是為了改善和發展農村,可現在生活條件沒有明顯改善,反倒要農民自己掏錢來搞“村改居”,負擔可能比原來還重,與其這樣,倒不如不改。

  “村改居”是一項民心工程,是農村發展到城鎮的必由之路,也是一項能讓廣大農村居民最終能收益的舉措。由于缺乏現成的成功經驗,在開展中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走一些彎路,但關鍵是我們如何從工作中總結經驗,摸索出一條適合當地實際情況的思路和方法。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