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在財務核算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會計差錯。按照差錯所屬期間,會計差錯分為屬于當期的差錯和前期的差錯。當期會計差錯更正在此不再贅述,現對發現以前年度會計核算出現的會計差錯作如下更正,供同仁參考。
前期差錯的概念和分類
1. 概念。前期差錯是指由于沒有運用或錯誤運用下列兩種信息,而對前期財務報表造成省略或錯報:一是編報前期財務報表時預期能夠取得并加以考慮的可靠信息;二是前期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時能夠取得的可靠信息。
前期差錯通常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計算錯誤;二是應用會計政策錯誤,如購建固定資產在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后發生的借款費用予以資本化是會計政策不允許的,屬于會計差錯;三是疏忽或曲解事實以及舞弊產生的影響,如合作社銷售一批農產品,商品已發出,開出增值稅普通發票,滿足銷售收入的確認條件,但合作社在期末未將已實現的銷售收入入賬。
2. 分類。前期差錯按照重要程度分為重要和不重要的前期差錯。
重要的前期差錯是指足以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對合作社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作出正確判斷的前期差錯。
不重要的前期差錯是指不足以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對合作社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作出正確判斷的前期差錯。
前期差錯更正的會計處理
1. 不重要的前期差錯的會計處理。合作社不需要調整財務報表相關項目的期初數,但應調整發現當期與前期相同的相關項目。
2. 重要的前期差錯的會計處理。如果能夠合理確定前期差錯累積影響數,則重要的前期差錯的更正應采用追溯重述法,即視同該項前期差錯從未發生過,對財務報表相關項目進行調整。前期累積影響數是指前期差錯發生后對差錯期間每期盈余的影響數之和。
【例】某農機合作社2016年12月31日發現2015年合作社漏記一項管理用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20000元。假定合作社無所得稅和其他調整事項。該合作社按盈余的10%提取盈余公積。合作社應當采用追溯調整法進行會計處理。
(1)分析前期差錯的影響數
合作社能夠確定前期差錯累積影響數。即2015年少計折舊費用20000元,多計盈余20000元,多提盈余公積2000元(20000×10%)。
(2)編制有關項目的調整會計分錄
?、?補提折舊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管理費用 20 000
貸:累計折舊 20 000
?、?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余額轉入未分配盈余
借:盈余分配—未分配盈余
20 0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本年盈余 20 000
③ 因盈余減少,調減盈余公積
借:盈余公積 2 000
貸:盈余分配—未分配盈余
2 000
(3)財務報表調整
合作社在列報2016年度財務報表時,應調整2015年度財務報表的相關項目。
?、?資產負債表項目的調整。調減固定資產20000元;調減盈余公積2000元;調減未分配盈余18000元。
?、?盈余分配表項目的調整。調增管理費用20000元,調減盈余20000元。
?、?成員權益變動表項目的調整。調減前期差錯更正項目中盈余公積上年金額2000元、未分配盈余18000元、所有者權益上年金額20000元。
④ 財務報表附注說明。必須對財務報表調整事項加以說明。即本年度發現2015年漏記固定資產折舊20000元,在編制2016年財務報表時,已對該項差錯進行了更正。更正后,調減2015年盈余20000元,調增累計折舊20000元。
(作者單位:山東省五蓮縣植保站、五蓮縣經管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