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我國推進農業現代化和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政策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這一政策正在各地落地生根,并發生著可喜的變化,以家庭農場、農業專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得到了蓬勃發展,已成為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但制約其發展的因素也有不少,其中也包括會計信息方面的問題。
當前,不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出現的問題主要包括:會計功能單一,停留于“賬房先生”式的傳統記賬核算,股權管理意識薄弱,戰略決策、風險管理、分配制度更是無從談起,會計工作沒有發揮管理服務與決策支持功能作用。會計信息大多只局限于內部信息、是否盈利的財務信息以及短期業績信息,而忽略了營銷信息、市場信息、盈利預測信息、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長期業績信息等。
不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由于生產規模和經營方式的差異,對于財務操作規范的要求不能處以同一標準,但是它們有著平等的市場主體地位,所以提高生產效率、增強盈利能力是不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一個共同命題。實踐證明,過硬的內部管控是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的關鍵因素,而提升會計信息質量正是加強內部管控的有力抓手,因為準確的會計信息在算好“財務賬”的同時,還可以幫助經營主體管理者算好“發展賬”,有利于識別自身優勢與特色,合理選擇創新型農業項目,制定合理有效的經營決策,實施科學的評價與分配制度,加強成本管理和全面預算管理等。
為了讓不同的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在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上共同發力,應加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主要負責人和直接管理人員針對性的財務培訓,尤其在加強內部控制建設、規范經營主體會計信息披露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應根據不同經營主體的特征“因材施教”,不能搞“一刀切”,要讓其會計處理在規范化和可操作性上尋求平衡,既要反映經營主體經濟活動內容,滿足自身經濟管理的需要,又要從通俗易懂、簡單易行出發,從而循序漸進地提升會計信息質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