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壯大集體經濟 釋放發展活力——蘇州股改探索
時間: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中國農村網 作者:□ 陳建榮 字號:【

  近幾年,江蘇省蘇州市緊緊抓住城鄉發展一體化的國家級改革試點契機,積極探索農村集體經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有效實現形式,重點推進以農村集體資產股權量化為特征的產權制度改革,使集體經濟運行機制發生了深刻的變革,集體所有制經濟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極大地促進了蘇州農村的經濟繁榮和農民的共同富裕。2016年,蘇州全市農村集體經濟總資產超過1700億元,村均穩定性收入超過800萬元。

  改革現狀

  為了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的有效實現形式,蘇州市按照“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資本股份化、股份市場化”的改革方向,從2001年吳中區木瀆鎮金星村率先開始進行試點探索,拉開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序幕,到2006年開始在全市全面推進這項改革,在經歷幾年的艱苦工作之后,到2010年,全市所有鄉鎮、99%的村經濟合作社均已完成以社區股份合作制為主要內容的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目前,全市累計建立社區股份合作社1324家,涉及農戶118.6萬戶,涉及村級集體總資產650多億元,凈資產430多億元。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蘇州嚴格按照“清產核資、摸清家底,設置股權、量化資產,配置份額、發放權證”等步驟,將村級集體資產,按成員資格和勞動貢獻等要素折算成份額進行量化,按人頭決策、按份額分配,落實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對本組織集體資產的股份占有權和收益權。

  從2011年開始,蘇州又圍繞改革的深化和完善,重點抓了三項工作。

  一是全面推進股權固化。專門出臺《關于社區股份合作社股權固化改革的指導意見(試行)》,指導全市全面開展社區股份合作社股權固化工作,對所量化到人的股權份額實行“固化到戶、戶內共享”的靜態管理,做到以戶為單位股權份額“生不增、死不減,遷入不增加,遷出不減少”,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成員的繼承權問題。截至目前,全市已有95%的社區股份合作社完成了股權固化工作。

  二是試點推進“政經分開”。根據鄉村治理法治化和現代化的新要求,按照“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職能劃歸社區,三資管理和經濟發展職能留在集體經濟組織”的原則,試點探索“政經分開”,重點通過組織機構、管理職能、成員對象、議事決策和財務核算“五個分開”,厘清群眾自治組織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各自職責、功能與權責關系,逐步建立組織健全、職責清晰、互動協作的新型農村治理體系。目前,蘇州全市累計有220個村試點完成“政經分開”。

  三是大力創新發展方式。鼓勵和引導完成產權制度改革的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打破行業和地域界限,更多利用市場機制整合資源、資產、資金,通過參股、聯營、長期投資、異地投資等多種方式,擴大聯合與合作,跨村甚至跨鎮、跨市(區)組建聯合發展平臺,主動對接新型產業、高端產業、優質產業,創新發展載體,走聯合發展、異地發展和轉型發展道路,全方位參與到新型城鎮化、城鄉一體化和農業現代化發展之中,與產業轉型升級、城市提檔發展、“四化同步”演進等大趨勢相合拍,實現由“量態擴張”向“質態提高”的層級躍升。目前,全市聯社、總社和合作社集團等聯合發展載體已達120多家,涉及1200多家合作社、60多萬農戶。

  改革成效

  蘇州16年來的探索和實踐表明,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符合農村發展的實際情況,2016年,蘇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超過2.77萬元,城鄉居民收入之比始終保持在2:1以內。通過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賦予了農民更多的財產權益,也闖出了一條“家家有資本、人人有股權、村村有物業、年年有分配”的富民強村新路。歸納起來,主要有四個成效:

  一是維護了成員合法權益。把農村集體全部資產以股權份額的形式量化給每個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保證并落實了成員對集體資產的股份占有、收益和監督管理等多項權利,實現了集體資產由共同擁有到按份共有的轉變。目前,全市擁有集體資產股權份額的農戶比例達到了99%,成員近400萬人,基本建立起了集體經濟組織與廣大成員持續共享增值收益的長效機制,讓蘇州農民有了更多的“獲得感”。

  二是激發了集體經濟活力。改革之初,一些鎮、村干部一度擔心,將集體資產量化分配,會削弱集體經濟的發展。而改革后的事實證明,非但沒有削弱集體經濟實力,反而通過這項改革使成員直接參與管理,規范內部分配,保障合法利益,極大地調動了廣大集體組織成員關心支持集體經濟、參與發展集體經濟、監督管理集體經濟的積極性,確保了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促進了村級集體經濟的穩步發展。2016年,蘇州全市村均穩定性收入超過800萬元,而且村村超200萬元,其中資產性、資源性收入比重超過85%,已成為蘇州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主要來源。

  三是拓展了農民增收路徑。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明晰產權、量化股權、按份分配,健全完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科學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最大限度地保障成員合理分配,共同享有發展改革的成果。2016年,全市社區股份合作社累計分配總額達到50億元,連續多年保持了快速增長勢頭,涌現出一大批戶均分配收入突破2000元的社區股份合作社和鄉鎮(街道)。目前,股權分配收入已逐漸成為蘇州農民獲得穩定的財產性和投資性收入的重要來源。

  四是提高了民主參政意識。一般而言,改革后的社區股份合作社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原則,普遍建立了“三會”組織,健全了“三會”制度。而且隨著分配水平的逐步提高,廣大成員越來越關注合作社的發展,關注合作社財務使用,基層社務管理也越來越趨向透明、公開和規范。截至目前,全市已成立村級民主理財小組1268個,平均每個民主理財小組由3-5人組成,共計6274人。當下,在蘇州的社區股份合作社內,凡是分配、投資等重大事項都必須由成員(代表)大會討論決定,極大地提升了基層民眾參政議政、民主管理的意識。

  改革體會

  1. 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必須重視宣傳引導。堅持發揚民主,問情于民、問計于民,充分而廣泛地征求社員意見,使改革的決策最大限度地體現全體社員的意志。著力營造改革推進的濃厚氛圍,努力消除基層干部的顧慮,依法保障社員群眾的權利,充分激發各級各地改革的意愿和動力。

  2. 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必須加強工作指導。充分發揮一線指導服務和管理職能,科學論證改革方案,細化明確改革目標,分解落實改革任務,逐個指導改革實踐,直接組織改革實施。正確處理加快推進改革與保持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的關系,嚴格依法依規與特殊情況實行“一村一策”的關系,確保改革工作平穩有序推進。

  3. 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必須把握總體方向。蘇州在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性質的把握上,始終強調必須堅持集體所有制不改變、不動搖,量化到人的股權,只作為成員享受所在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分配的必備依據,其所有權仍歸屬所在集體經濟組織的全體成員。

  4. 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必須堅持發展主題。在引導增強自身發展活力的同時,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優化資源配置,鼓勵和支持社區股份合作社通過抱團聯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加速轉型升級,積極參與城鄉一體化發展,努力形成一批集團型、旗艦型聯合發展載體,盡早完成由“農民的聯合”向“合作社的聯合”的歷史性跨越。

  5. 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必須惠及廣大農民。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最終目的在于增加農民收入。必須根據資產類型和分布,積極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因地制宜采取整體發包、分塊發包、入股保底分紅、委托專業公司或職業經理人經營等多種方式,切實提高運營效率、增加資產經營收益。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委農村工作辦公室)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