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東臺市梁垛鎮殷樂村是由三村合并而成,地處梁垛鎮西南角,區域優勢不明顯。三年前,該村還曾是負債199.6萬元的經濟薄弱村,環境整治全市最差,全村5500畝耕地以種植糧油傳統農作物為主,村級經濟發展緩慢,群眾增收致富的項目不多,公益事業也是停滯不前。
2014年下半年,該村黨組織和村委會改選,選舉出新一屆村領導班子。面對困難的現狀,村干部沒有氣餒懈怠,而是強化擔當意識,奮力迎難而上,拓開了一片新天地。目前,該村集體債務全部化解,村集體有了穩定的經營性收入,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村級經濟不斷壯大,基礎設施持續完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成為生態宜居的“新家園”。2016年,該村在全鎮綜合工作考核中名次上升至第二位,被梁垛鎮表彰為“綜合先進村”。
第一,開源節流,化解債務,村干部才能輕裝上陣帶民富。強村富民,必須要求村黨總支、村委會加強自身建設,對自我“刮骨療毒”,讓村干部放下思想包袱,有精力去為群眾創業致富搞好服務提供保障。一是管好集體的錢袋子。堅持正本清源,重新制定出臺村級財務規范性管理制度,壓縮集體費用開支,規定對使用200元以上的款項需要申報,賬務做到月結月清,同時注重加強集體雜工管理,落實專人負責。二是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前兩年該村積極向鹽城市和東臺市爭取幫扶項目和資金,引進化債資金60多萬元。同時通過組織大戶捐款150萬元、集體資產出租、土地流轉等形式,化解了全部村債。三是拓寬渠道,壯大集體經濟實力。結合實際,積極推進土地流轉,賺取土地滲溢部分收入、集體資產出租收益,增加集體收入,現在村里年擁有穩定的經營性收入35萬元。近年來,村債化解了,更增強了村“兩委會”一班人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也能把主要精力轉移到服務群眾創業致富和加快發展上來。
第二,強化責任,放開手腳,村干部才能一門心思幫民富。多年來,該村缺乏優勢產業,制約了農民增收致富,近年來,村干部堅持“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通過引領和服務群眾多渠道參與全民創業,全村家家上項目、戶戶忙增收,農民年增加收入2000多萬元。一是在農業結構調整上,帶頭做給群眾看。為開展土地流轉、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主要干部帶頭把自家承包地向大戶流轉,放好樣子;帶頭外出引進大戶能人來村種植瓜果蔬菜,示范先行;帶頭在村里培植大戶,規模種植。去年和前年秋播期間,村干部先后兩個多月起早帶晚到500多戶農家做群眾思想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全村共流轉土地2760畝,其中發展設施大棚1057畝,建立起千畝瓜果蔬菜生產基地,培植8家家庭農場。二是在轉移剩余勞力上,帶頭做給群眾看。村干部一方面與種植大戶聯系,組織400多名農民到大戶種植業基地打工增加收入,一方面與多家公司聯系,幫助600多名勞動力就業致富。三是在支持群眾創業上,帶頭做給群眾看。村干部先后幫助5個村民調整土地,扶持他們擴大投資規模 ,興辦了2家大型養殖場、2個家庭農場和紙箱加工、變頻設備制造等企業。
第三,興辦實事,方便群眾,才能進一步優化環境促民富。近年來,村里投入30多萬元,在農田內新建電灌站二座、生產橋二座、砂石路5公里、防滲渠5公里、涵洞300多個。通過向上級爭取項目和村投入,在村里完善配套建設橋梁3座、水泥路12公里、水泥碼頭28座、提檔升級農村公路3.5公里、疏浚河道7公里、綠化3.4萬株、安裝路燈420盞。目前,村里呈現出“村莊整潔、道路寬敞、岸清水碧、農田林網、生態宜居”的新景象。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臺市梁垛鎮黨委)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