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經管理”這四個字,在我懵懵懂事,上小學之際已深深印入我的腦海。那時,父親忙碌,高大的背影下,碌碌中帶回家的書案上總是常見父親參加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的手稿、農村經濟調查表、農村家庭經濟統計冊、農村農情信息調查稿、《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農村財務會計》刊物等,也就從那時起,“農經管理”也似乎與我們家結下了不解之緣。它伴我成長,伴我學習,伴我步入了我的工作崗位,伴我慢慢成熟。
回想自參加工作以來的這么多年,作為農業人,是純屬偶然?還是命運的選擇呢?記得1994年高考,父親曾對我說:“你將來上個農業院校還是挺好的,我覺得農業工作大有干頭!干事業還是挺好的!”也許是父親的這句話,也許是目睹父親作為農業人干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的快樂,看著父親對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的執著和熱愛,一張張榮譽證書被父親捧回了家。高考填報志愿時,我就把農業院校作為了首選。時至今日,父親已離我而去多年,但翻看父親的遺物,一張張榮譽證書無不在激勵我上進,積極工作,無不在鞭策我不斷努力,不斷學習。
回想往事,既有父親作為基層農經管理優秀工作者榜樣的獎牌;還有他在炎炎夏日下頭頂烈日騎自行車下鄉搞農情信息,農業經濟信息調查的背影;在寒冷冬日下深入村社,指導村會計業務工作的孜孜工作態度;更有他時時教育我們姐弟三人學習、生活、工作的諄諄教誨。我有兩位姐姐,我排老小,在父親的影響和教誨下,我的大姐在1990年參加高考時,也把農業院校放在了首選,更把農經專業選為第一專業;而我的二姐高中畢業雖沒有考上大學,但幸運的是,1995年農經系統招干考試,她也很榮幸地成為了農經管理人,在她的努力下,她又自學專業知識取得了甘肅農業大學農學專業畢業證;而我作為老小,1994年高考時首選了農業院校,并把當時的農牧業經濟管理與貿易作為了我的首選專業;時至今日,我們姐弟三人雖然身處同一地區不同的縣(市)工作,但我們卻有相同的崗位——農經管理。每當我們姐弟三人聚在一起,提起、討論最多的話題就是農村經營管理工作,農村財務管理、農民負擔管理、農村土地承包管理、農經統計等無不成為我們談話的內容、交流的話題。
今天,新時期的農經管理工作又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學習和提高農村經營管理專業技能,才能更好地加快農村供給側結構改革工作,才能深入細致地去搞好農村集體產權改革,才能更好地為農民維護集體資產權益,減輕農民負擔,才能充分發揮好農經人的作用。這時,我發覺繼續充電學習是多么的重要。
學習中,我不僅學習農大專業課,還常常學習農經專家講座知識;學習中,我常想“什么時候,作為基層一線的我也能成為一名農經管理專家呢?”學習中,我也常想“什么時候,我也能像雖說不是農經管理專家,但也干了一輩子農村經營管理事業的父親那樣捧來一張張榮譽證書呢”,這時,我才發現我的知識是何等貧乏,能力又是何等淺薄,而《農村經營管理》、《農村財務會計》卻像恩師,又像摯友,日日伴我成長,時時伴我學習,使我的學習內容更為豐富,知識更為淵博、實用。
因為這是一份難得的農經緣,學習中我會不斷提高農村經營管理水平,進一步發揮好農經管理專業技能,穩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減輕農民負擔、強化村財務審計和監督、促進土地流轉等工作。作為農經人我更驕傲!因為這是一份既難得又難解的農經緣。
(作者單位:甘肅省臨夏市農牧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