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認真貫徹落實《農業部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指導的意見》,積極探索農村集體“三資”運營管理有效機制,全面推行農村集體“三資”代理,著力推進“三資四化”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2016年被農業部授予全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示范縣榮譽稱號。
一、制度上墻,推進“三資”管理制度化
按照中央提出的“健全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的要求,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并堅持制度上墻,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一是村級建立健全農村集體財務與“三資”管理制度。包括貨幣資金管理、債權債務管理、財務預決算、開支審批、資產資源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理財、財務公開、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票據管理、會計人員管理、會計檔案管理、收入管理、開支審批、資產臺賬、資產購置處理、債權債務、檔案管理、財產清查、資源登記、內部審計、收益分配等制度。二是鎮級建立健全農村集體財務與“三資”管理制度。包括村集體“三資”代理、票據管理、村會計集體辦公會審、招投標管理、承包合同管理、農村審計、會計電算化管理、會計檔案管理等制度。
二、堅持民主,推進“三資”管理民主化
維護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充分保障其對村級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一)堅持民主決策。在堅持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制度的基礎上,簡化議事程序,推行以村黨組織為領導核心、村民議事會為議事主體、村民委員會為執行主體、村務監督委員會為監督主體的“一核三會”村級治理模式。凡屬村級重大決策事項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重要問題,如村集體年度財務收支預、決算方案,村集體年度收益分配方案,上級撥款、征地補償費分配方案,“一事一議”項目實施方案,村干部報酬報批方案,村集體重大舉債方案,村集體所有的土地、林木、荒山、荒灘、水面和礦產等發包方案等,都要經村黨組織提議后,提交村民議事會討論表決,并接受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
(二)堅持民主管理。以行政村為單位,由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會議或村務監督委員會全體會議確定3-5人組成村民主理財小組。理財小組成員通過農村政策、會計業務、財經法規等方面的培訓,并經考核合格后頒發由省農經部門統一監制的“民主理財證”,實行憑證理財。2016年底,全區共成立460個村民主理財小組,成員2235人(其中持證上崗2019人)。
(三)堅持民主監督。各村建立健全了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村務的公開情況。每月8日為全區財務公開日,定期公開本村當月的財務收支,其他村務事項即時發生,及時公開。
三、落實規章,推進“三資”管理規范化
(一)非現金結算,資金管理更規范。村集體資金在“四權”不變的前提下,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集體各項收入在收款2日內送存鎮農村集體資金管理專戶,分村核算,專戶管理。村級用款時履行相應的報批程序,強化集體資金管理。全區15個鎮全面實行會計委托代理,村級資金使用履行嚴密的審核程序,先申請再撥付資金。2016年,鎮代管集體資金累計額4.57億元,代管余額1.15億元。今年實行了村級非現金結算,資金收入一律存入專戶,資金支出通過銀行打卡到收款單位或個人戶頭,最大限度減少現金收付,堵塞了資金漏洞。
(二)動態臺賬,資產管理更規范。實行臺賬管理,及時掌握資產動態情況。村級集體資產發生產權變動時,首先經過民主審議程序,經鎮農村集體資產管理部門審批,由鎮產權交易中心公開進行產權交易。規范了資產處置,防止了資產流失。
(三)規范產權交易。村級資產處置、資源及工程項目發包,在經過相應民主議事程序后,一律通過鎮產權交易服務中心,公開交易,實行陽光操作,杜絕徇私舞弊行為,保證了村集體利益最大化。2016年共拍賣集體資產54次、拍賣金額2003.67萬元,資源發包1139份、金額5171.85萬元,招標建設工程266項、金額9539.54萬元。通過招標,為集體增收583.96萬元,節約資金510.68萬元。
(四)規范票據使用。村級使用收支票據,一律由區統一印制,鎮農經中心設立“票據領銷登記簿”,按村登記票據領用核銷,專人管理。村級收入一律使用省農經部門監制的“結算憑證”,收取“一事一議、以資代勞、籌資”一律使用農民負擔監控票據,商務支出一律使用稅務發票,代辦業務支出取得代辦單位票據,無法取得外來憑證的內部支出全部使用市經管站監制的“支出憑證”,杜絕無效憑證入賬。
四、搭建網絡監管平臺,努力推進“三資”管理信息化
一是建立計算機網絡監管系統,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監管。2011年,區投資建立了網絡監管平臺,鎮、村設立服務終端,與區級平臺聯網,區、鎮、村實時監督農村集體“三資”運行情況。2015年又建立了“農村產權交易平臺”。
二是建立網絡系統崗位責任制,健全并落實網絡監管系統安全和病毒防范制度,確保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和產權交易系統安全。今年抓住省農村改革試驗區的有利時機,著力加強農村綜合服務平臺建設。
三是整合現有“三資”監管平臺和“農村產權交易平臺”,保留現有平臺的功能和用途不變,兩個平臺在關鍵步驟上交換、分享數據。
四是開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陽光行動”試點,開展手機APP應用,試行電子觸摸屏公開,充分利用現代互聯網手段,推動網上財務公開、網上發布、網上查詢、網上辦事等功能的開發與利用。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贛馬鎮農經中心、贛榆區委農工辦)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