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體財務預決算是農村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也是村集體財務控制的重要舉措。然而,每當年初制定財務預算和年末編制財務決算時,經常有村里的鄉親向筆者咨詢如何做好財務預決算。作為一名基層經管員,通過自己的工作實踐,就如何做好農村財務預決算作一些介紹。
一、村級財務預算內容
村級財務預算包括年度財務收支綜合預算和重要設備材料購置(建設工程)單項預算。收支綜合預算是指村集體一年內總的財務收入和財務支出預定計劃;購置與工程單項預算是指村集體一年內固定資產購置計劃和工程建設項目預(概)算。
(一) 村級財務收入預算項目
1. 經營收入,指村集體在預算年度內生產、服務等經營活動預計取得的收入,包括農產品銷售收入、物資銷售收入、租賃收入、服務收入、勞務收入、其他經營收入。
2. 發包及上交收入,指農戶和承包單位因承包集體資產、資源上繳給集體的承包金以及村辦企業上繳的利潤,包括房屋租賃收入、廠房租賃收入、耕地承包收入、林地承包收入、果園承包收入、魚塘承包收入、村辦企業上繳利潤。
3. 補助收入,指村集體預計預算年度內獲得財政等有關部門用于保障村級組織正常運行的補助資金,包括財政轉移支付資金、經濟薄弱村補助資金、運轉經費補助資金等。
4. 其他收入,指村集體預算年度內除經營收入、發包及上交收入和補助收入以外的收入,包括罰沒收入、存款利息收入、固定資產盤盈收入、產品物資盤盈收入。
5. 投資收益,指村集體以貨幣資金、實物資產及無形資產方式投資于有價證券或其他單位,在預算年度內預計能獲取得的收益。
(二) 村級財務支出預算項目
1. 經營支出,指村集體預算年度內進行各項生產服務等經營活動而發生的成本費用及生產用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費等,包括銷售農產品成本及費用、銷售物資成本及費用、租賃成本及費用、提供服務成本及費用、對外提供勞務成本 、經濟林木管護費用及成本。
2. 管理費用,指村集體管理活動發生的各項支出。包括村級“四職”干部工資、村其他干部誤工報酬、辦公品及印刷費、郵電及網絡費、交通及差旅費、會議及培訓費、垃圾清處及清潔衛生費、治安及文娛費、折舊及維修費等。
3. 其他支出,指村級組織與經營管理活動無直接關系的支出,包括公益性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利息支出、農業資產毀損支出、固定資產及物資盤虧損失、防汛搶險支出、壞賬損失、罰款支出。
(三)工程建設、固定資產和材料購置預算項目
1. 工程建設項目
村集體工程建設項目,指村級以集體自有資金、上級部門劃撥的專項扶持資金以及企業或個人出資贊助或捐贈等為資金來源的經濟社會發展建設項目,項目包括村內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村內街道和田間道路修建及維護、橋涵建設及加固維修、飲水工程修建、村內環衛設施修建、村容美化亮化工程、村民文體公共活動場所建設、村內風能和太陽能新能源設施、農業綜合開發有關村內土地治理項目、多數村民認為需要興辦的其他集體生產生活公益事業項目。
村級建設工程立項應遵循量入為出、確保重點的原則,年度工程項目資金、籌資籌勞和募捐款要通過村民大會或代表會議審議通過,并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核,遞交鄉鎮黨委、政府批準后作出工程的概(預)算,具體包括材料費、工時費、機械費和設計等概算,得出預計的工程造價,張榜公示后,將其列入本村年度的工程建設項目預算。
2. 固定資產購置和大批材料采購項目
村集體在生產和管理中,需要設備、工具等固定資產類的購置,以及大批材料采購,由于這些購置和采購所耗用資金數額較大,且往往是村民關注的熱點問題,所以應該事先做好購置計劃和資金預算,包括村集體固定資產類的購置預算包括辦公設備、電子設備、交通工具、農機具等。
二、村級財務預算的編制
(一)年初由村黨組織書記召集和主持由村黨組織成員、村民委員會成員和集體經濟組織理事參加的村級組織聯席會議,專門研究財務預算議案。
(二)編制預算草案時,對集體資產和資源承包(租賃)期跨多年度的,長期投資收益,長期借款利息,固定資產大型修理,低值易耗品購置等收入和費用支出的期間確認,應采用責權發生制的會計原則。
(三)編制具體預算。收入類項目根據上三年度的實際發生數和預算年度預計增減數分析列明,承包收入、上交收入和投資收入根據合同條款或實際數額列明,補助收入考慮當地財政補助作出預測;支出類項目中,經營成本及費用參照上年相同項目的數額加上考慮當年價格變動情況分析列明,管理費用及其他支出根據上年的實際發生額加上當年的物價、人員工資變動和可能發生的情況填列。
(四)預算草案要詳細說明預算指標的具體情況,預算安排的主要依據,實現預算指標的具體措施,以及預測可能出現的相關問題等。
(五)編制預算采用表格加文字說明形式,表格設計按照收入或支出項目、上年度實際金額、本年度計劃金額、增減百分比等列明,文字說明要逐項詳細表述。對于建設項目和購置項目預算的編制要按照立項審批表和工程(購置)概算表形式填寫,并有相關文字說明。
(六)預算草案形成以后須經包村干部、包片或管區領導審核把關,上報鄉鎮黨委、鄉鎮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審核,鄉鎮黨委、鄉鎮政府審批并提出指導性意見。
(七)草案編制完畢后,村級召開村“兩委”及黨員代表大會,在認真吸納鄉鎮黨委、政府意見基礎上,對草案作進一步修改、補充、調整和完善后,形成預算方案討論稿。
(八)預算方案討論稿交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會議審議,按照有關規定,必須有村民或村民代表總數的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員參加,所作決定須經到會人員過半數通過形成決議。到會代表必須要在決議上簽名(備查),并將決議在公開欄上公布后,由村務監督委員會簽章,報鄉鎮經管部門復核后備案。
(九) 每年財務預算方案的編制要在當年1月5日前完成。
三、嚴格財務預算的執行
(一)村級財務預算的執行時間與會計年度同步,即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二)村集體將各種發包(租賃)等經濟合同進行整理,建立合同管理臺賬,逐項進行登記,并將各項收入預算指標分解落實到責任人,建立收繳責任制,確保預算年度內各項經濟合同及時足額兌現。
(三)按照年初財務收支預算方案嚴把支出關,按照“先理財、后審批、再記賬”的流程要求,村級每筆財務開支按照預算方案對應項目,先申請,由村“兩委”成員和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討論通過后,在預算審批表上簽字,再加蓋村委會和理財章報鄉鎮經管部門審核后,會計服務中心付款、記賬。
(四)按照財務公開規定,對村集體各項收入和支出進行分類,以“日記賬”形式逐項明細按月或按季在村務公開欄中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五)村級每季度要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認真分析,對執行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查明原因,并通過民主程序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六)預算內的各項開支一般不得突破,遇特殊情況需要突破的,要按照財務預算的編制程序追加預算。
(七)預算的執行情況納入村主要領導干部的工作目標考核內容,明確工作職責,制定獎懲制度,與績效工資掛鉤。
四、做好財務決算
(一)村級編制年終財務決算報告,依據財務收支預算的具體執行情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決算報告要經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會議審定,并接受村務監督委員會的監督。
(二)年終村級根據實際收支情況采取表格與文字說明形式編制詳細的收支決算,并將決算向村民公布,接受群眾監督。
(三)財務決算要與當年的財務收支預算進行對比分析,查找變動原因,對不足的地方提出改進意見,同時作為下年度制定財務收支預算的重要依據。
(四)村級財務決算時間為每年12月31日前完成,并報鄉鎮經管部門備案。
五、實現財務預決算的監督
(一)村集體經濟組織做到年初有預算,年中預算調整有程序,年終有決算。財務收支預算、調整預算和決算都要列入財務公開內容,每季度向村民公布一次財務收支情況,做到公開及時、真實、詳細、完整。
(二)鄉鎮農村財務服務中心每季度要向村集體經濟組織提供收支結存情況報表,凡發現臨界預算支出情況,要及時向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出書面提示。村級對超預算的支出,必須按照程序追加預算,否則,農村財務服務中心有權拒絕辦理款項。
(三)村務監督委員會要定期對財務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并監督糾正和改進。對重大問題,有權向上一級主管部門反映、報告。
(四)村級財務預、決算工作要自覺接受上級農村經管部門的監督。鄉鎮經管部門每年1月15日前,對各村上年度預算執行和決算情況做全面審計,重點審計財務收支的執行情況與年初預算方案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要分析差異原因,若有違反財務管理制度的行為要追究責任。
(作者單位:山東省萊西市農業局)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