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村級支付票據在手續齊全的情況下就可以付款,所謂“手續齊全”。也就是票據上經手人、證明人、審批人和民主理財印章齊全。但近兩年來,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多名鎮、村級財務人員在基層巡視中,多次問責票據把關不嚴、審核不細。通過調查我們發現,被問責的財務人員主要在村級票據審核上觀念沒有轉變,錯誤地認為村級支付票據只要手續齊全就可付款入賬。筆者結合多年的基層審計實踐,認為村級支付票據在手續齊全的情況下,還要做好以下幾點。
支付的依據要充分。村級有些支出必須要有支付的依據或測算的標準,否則容易產生徇私舞弊的情況。一是到戶的各款項發放。例如農戶的青苗費、土地征用補償費等款項的發放,不僅要有各戶的金額,同時還要附有各戶的測算標準、依據和上級部門的審核。二是村級工資、獎金、福利的發放必須要有鎮(街道)的批復作為發放的依據,否則視為違規發放。三是工程款的支付必須要有工程審計報告、財務審計報告和合同協議作為付款的依據。四是村級的重大支出還要經村“兩委”班子研究決定,并附村民代表決議方可支付。
支付的事項要合規。鎮、村財務人員要認真學習財政法規制度,嚴格執行各項規定和財務制度,要時刻繃緊不能違反財務制度這根弦,不違規、不越線;要堅持學用結合、學以致用。對違反中央“六項禁令”要求的支付票據,即使手續齊全也不能入賬支付。例如:村級煙、酒、購物卡等支出是明令禁止入賬的,財務人員審核時就要把好關;村干部外出參觀學習的支出費用,也要按紀檢部門規定的標準來報支,不能超額報銷。
支付的事由要清晰。村級財務人員要對村級的所有資金來源和去向了如指掌,否則就判斷不了解村級每筆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合規性。例如:支付農戶的農業保險費,要了解保費的來源和測算的標準,才能確保支付的公平性、準確性;購買辦公用品要注明購買的品種、數量、單價,不能簡單注明“辦公用品”;村級確需要支付招待費,要寫明招待事由及參陪人數等??傊?,只要是實際支出的經濟事項,就要清晰地說明事由,不能遮遮掩掩,含糊其詞。
支付的行為要規范。規范支付行為主要是杜絕大額現金支付,實現非現金結算,之所以要嚴控村級大額現金支付行為,是因為大額現金支付容易引發以下問題:一是個人貪污公款不易被發現。由于單位使用大額現金支付,對現金去向難以控制,經辦人員很可能利用管理中的漏洞,通過虛開發票、收取回扣等方式貪污公款;二是為單位私設小金庫不易被發現。由于單位使用大額現金支付,就可以通過虛列支出等手段套取現金,從而私設小金庫;三是容易出現挪用公款的情況。如出納人員手中的現金過多,在放松監督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挪用公款和公款私存的情況。
目前,村級“三資”管理成為基層巡視工作的重點,紀檢部門問責的力度越來越大,鎮、村財務人員的壓力也倍增,但只要我們牢固樹立“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原則、不做假賬”的職業道德,就能有效規避資金支付的風險,降低被問責的概率。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薛埠鎮農村經濟服務站)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