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花橋村的“三變”故事
時間: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中國農村網 作者:車景春 字號:【

  安徽省蕪湖縣花橋鎮花橋村因一座千年古橋——花橋而得名。全村總面積8平方公里,半山半圩,境內轄20個村民組,總人口803戶,2860人,股改成員登記762戶,成員人數2866人。擁有水面面積1000余畝,耕地面積2997.4畝,其中圩田1700余畝,主要從事水稻、煙葉、大棚蔬菜種植和青蝦、螃蟹養殖,丘崗區1290余畝,主要從事苗木種植和香豬養殖,培養新型家庭農場8戶,其中以蕪湖縣寶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蕪湖能勝蔬菜種植有限公司、蕪湖誠德科技養殖有限公司為代表的龍頭企業已成為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企業。今年以來,糧食烘干項目的建成及運營,成為了農村產權變革的突破口。

  試點改革遇難題

  2017年,對花橋村來說是一個機遇年。因各方面綜合條件比較好,花橋村成為蕪湖縣首批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試點村。盡管憑借爭取土地置換等項目和村內豐富的水面資源發包,集體經濟有了一定的積累。但長期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隨著改革推進暴露無遺。

  村“兩委”在一開始制定改革方案過程中,就遇到村集體資產進行股權折股量化的問題。股改之后,村民變股東,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要進行資產收益分紅,就必須有能不斷增加收入的經營性資產。然而,此時的花橋村除了水面資源外,就剩下村辦公用房和村級道路設施等公益性資產。水面資源作資產量化缺乏可靠的市場評估標準,且受發包年限制約。若將村級辦公樓等公益性資產作為虛擬經營性資產,股權證書只是個“概念”股,并不能為村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紅利”。

  選定項目謀發展

  擺在花橋村“兩委”面前最大難題的就是如何建設一批優質經營性資產,既能發揮集體經濟資源優勢,又有市場發展前景。圍繞這一思路,花橋村“兩委”經過廣泛的市場調研和實地考察,決定建設糧食烘干儲備建設項目。其主要考量因素在于與10萬畝糧食主產區的水陽鎮一衣帶水,有廣闊的市場需求,且周邊尚無規模化的糧食烘干企業。同時,集體經濟經過這幾年的積累,村級賬戶存款有100多萬元,具備項目投資能力。適逢一系列扶持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接連出臺,花橋村乘勢申報了糧食烘干儲備建設項目,最終爭取到國家扶持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資金110萬元。

  市場意識破資金缺口

  糧食烘干儲備建設項目從規劃設計、征地拆遷、鋼架庫房建設到烘干設備采購,首期預計投資約190萬元,項目資金缺口達80萬元。花橋村“兩委”通過測算糧食烘干儲備建設項目出租經營收益,撇開糧食烘干經營收入不說,單就其對外出租年純收入保底價不低于8萬元。一座鋼架庫房面積5000平米,首期引進兩臺30噸烘干設備,日糧食烘干處理能力90噸,年糧食烘干處理能力達2萬余噸。基于這種考量,村“兩委”決定,一方面發起成立蕪湖縣施茶湖糧食烘干專業合作社,按照市場主體要求,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另一方面,除了將國家扶持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資金110萬元作為專業合作社的集體入股資金外,還召開村民代表會議表決通過,專門從村集體積累資金中拿出60萬元,作為施茶湖糧食烘干專業合作社集體股份。同時,通過廣泛宣傳動員,共有55戶村民按照最高不超過5000元,最低不少于100元的出資額進行投資入股,共籌集社員股金22.02萬元。這樣一來,不僅解決了糧食烘干儲備建設項目資金缺口,更是實現了村集體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東、資源變資產的“三變”改革目標。

  產權變革點燃“新引擎”

  今年初,花橋村糧食烘干儲備建設項目正式建成并交付使用。蕪湖縣施茶湖糧食烘干專業合作社正式運營。選擇由誰來具體經營尤為關鍵。在廣泛征求合作社股東意見基礎上,施茶湖糧食烘干專業合作社理事會決定,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將糧食烘干儲備項目整體出租,交給糧食專業經紀人來具體經營。合作社按照不低于同期銀行貸款利率保底加分紅的方式享受穩定的投資收益。通過競標,花橋村村民王正梅,也是合作股東之一,脫穎而出成為承包人。

  王正梅今年40剛出頭,和丈夫多年來一直從事糧食生意,對糧食及相關加工服務市場非常熟悉,是當地有名的糧食經紀人。當初入股施茶湖糧食烘干合作社,夫婦二人最積極,對經營好施茶湖糧食烘干項目,王正梅信心滿滿。今年糧食夏收季節,烘干廠收購了小麥2000噸,不僅“消化”了周邊農民的糧食,還吸引了水陽鎮的大批糧。與周邊商戶相比,烘干廠不僅物流成本低,而且收購價格高,周邊農戶得到了真正的實惠。投資入股烘干專業合作社的55名社員,除了定期收到來自合作社的分紅,還能夠享受到花橋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的“紅利”。

  (作者單位:安徽省蕪湖縣花橋鎮政府)

責任編輯:郭媛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