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一些股改村為何不愿做資產變更
時間: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中國農村網 作者: 本刊記者 周嶸 字號:【

  當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許多村集體通過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走上了經濟發展和收入增長的快車道。然而,近日記者在西南某縣采訪時卻了解到,一些股改村由于各種原因,并未進行集體資產產權變更,導致改制后的集體經濟組織沒有實際運營集體資產。

  集體資產未納入新集體經濟組織名下

  在該縣,記者了解到,雖然改制后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時進行了法人登記,但是出于資產評估、納稅等多種因素考慮,絕大多數股改村沒有進行資產產權變更登記,新成立的經濟實體實際上是空殼。原村委會依然掌握左右著集體資源、經營性資產的運營和收益分配。

  該縣改制后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一般采用以下兩種登記方式:一是登記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二是依據參照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成立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據該縣相關負責人介紹,登記為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的,按照《公司法》要求,要將納入股份量化的經營性資產轉入公司名下運營,但集體資產評估和過戶困難、稅收負擔重等問題,目前以公司形式存在的基本上沒有實際運營。登記為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的,由于其收入來源主要是物業經營收入,不屬于農民合作社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稅收優惠范圍,出于避稅心理,不少村也不愿意將真實經營狀況體現在股份經濟合作社的賬面上。

  為規避稅收采用權宜之計

  自2016年該縣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以來,新型集體經濟組織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大都進行了工商登記或農經部門登記備案,可隨之而來的納稅問題,卻讓不少集體當家人始料未及。為規避稅收,讓承擔納稅義務的新型集體經濟組織空殼運營就成了許多村集體的“權宜之計”。

  在與村干部的交流中,他們反映說,農村改革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但稅務部門卻沒有針對股份權能改革出臺配套政策,依然沿用企業納稅辦法,這讓村集體很不適應。該縣改制后的村集體經濟組織主要經營收入是以房屋、店面等物業收入,需要繳納增值稅、土地使用稅、房產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多個稅種,如全額繳納,稅負達50%左右,在此情況下,大部分新型集體組織維持空殼運營,賬面上收入、利潤等均為零,按照稅務“隨征”方式開展房產、門面等物業經營,規避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紅利稅)。

  該縣“村改居”社區在完成撤村建居后,將所有集體資產(土地、水面、山林、固定資產等)全部登記在“社區居委會”名下,即被全部“國有化”,但事實還是村集體所有。在實際操作中,按現行相關法律政策,資產變更登記需經評估并繳納相關稅費后方可辦理,這就造成改制后原村集體資產如果要過戶到新成立的經濟實體,需繳納一筆數額不菲的契稅等相關稅費。很多村干部向記者反映,老百姓由于不懂稅法,對這筆支出非常不理解,意見很大。為規避稅費和老百姓非議,大部分改制社區選擇維持原狀不過戶。

  迫切呼吁專門的稅收優惠

  據了解,前些年,一些改制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曾經通過質監部門頒發組織機構代碼證取得法人地位,不進行稅務登記開設基本賬戶,剝離社區與新型集體經濟組織資金的辦法。2015年全國推行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登記制度,這種只取得機構代碼證而不進行稅務登記已經行不通了。

  為促使新型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依規運營,需要對癥下藥,從財政、稅收政策上對其進行幫扶。該縣相關負責人介紹,因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是全國人大立法法律,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是國務院頒布的條例,所以地方政府無論是立法或出臺政策都無權對上位法規定的稅收進行減免。為減輕社區股份合作經濟組織負擔,在現行稅制難改變的情況下,該縣財政、稅務等部門聯合出臺政策,明確了社區股份合作組織自盈利年度起連續5年內其所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由受益財政予以全額扶持。

  一些村集體當家人更希望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組織承擔社會管理產生的費用能夠稅前扣除。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讓村黨支部、村民委員會和村集體經濟組織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但事實上,改制后的集體經濟組織仍承擔著大量社會管理職能和經費開支,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集體經濟組織的發展和壯大。在已經實現撤村建居的地方,若社會管理費用尚未納入相應的財政預算,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組織承擔社會管理職能產生的費用,應當允許稅前扣除,幫助集體經濟組織輕裝上陣。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