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探索建立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的意見》(下稱《意見》),部署推進涉農資金統籌整合工作。《意見》的出臺,體現了從中央層面推進涉農資金管理的決心和力度,這也對基層涉農資金的監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配合中央的頂層設計,確保涉農資金公開、公正、透明運行,真正落到實處,需要基層切實抓好試點,有更多的作為。
村級是涉農資金數據收集的來源和最終受益者,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等方面的涉農資金都在村一級最終落地。確保涉農資金的安全運行,村級監管工作意義重大,也至關重要。新時期新形勢下,要緊緊圍繞村級財務管理規范化建設,推進陽光村務,提高民主理財水平,規范村級組織的財務行為,指導村集體管理使用好涉農資金,發揮其在村集體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公開是保證一切工作“陽光操作”的必要前提。應該把涉農資金的流向、分配和發放過程全面公開,把資金的安排、項目規劃審批、政策規定等內容向村民公布,接受村民的查詢和監督。以前這些多是在村務公告欄予以公示,當前可以重點探索電子網絡公開形式。比如有些地方探索的涉農資金監管平臺,村民隨時就能查詢到自己的涉農補貼發放情況,這樣的公開形式,既方便發布,也便于監督,可以有效規范涉農資金的使用動作,消除工作的隨意性,防止和減少暗箱操作、優親厚友等問題的發生。
長期以來,個別村對涉農資金未實行專人管理、專款專用和專賬核算,基本是“一放了之”,致使涉農資金項目賬務混亂,甚至在上級部門對涉農資金進行審計時,都說不清道不明專項資金的明細金額和具體使用情況,甚至拿不出具體的賬本記載。在這樣的財務狀態下,資金使用效率之低可想而知。涉農資金的規范使用,是村級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和職責所在,應對涉農專項資金實行專賬核算,建立完善的資金監管臺賬,并且根據項目資金性質、管理辦法分門別類地建立,詳細記錄資金來源、撥付、使用情況,做到項目有數據,過程有記錄,追蹤有依據,績效有考核,確保涉農資金的安全運行。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