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支出的核算與管理
時間: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中國農村網 作者:□ 蔣恩娜 字號:【

  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在日常經濟管理活動中,各種款項支出的種類比較多。正確區分、分類核算,并依據每一項支出的發生嚴格把控其真實性與合理性,至關重要。

  一、資金使用的賬務處理

  村級資金支出的核算,一般設經營支出、管理費用、其他支出等科目。其中經營支出是核算銷售商品、農產品、林木和對外提供勞務等活動發生的費用;管理費用是核算集體經濟組織管理活動所發生的各項支出,如管理人員的工資、辦公費、差旅費及固定資產的維修費等支出;其他支出是與經營管理無關的各項支出如利息支出、罰沒款支出、防汛搶險等支出或者是無法收回的應收款項損失等,這些也列入其他支出范疇。這三個科目基本上涵蓋了村集體日常各種支出的范圍與種類,并依據實際支出,設置明細科目,逐一核算。

  隨著現在對農村建設的投入越來越大,劃撥的資金有定向使用用途的越來越多。以往核算此類資金都在專項應付款或其他收入科目中核算,并在應付款中或與其他資金一起支出使用。筆者認為設立專項收入、專項支出兩個會計科目來核算這部分資金更能說明資金的來源、資金性質、資金使用,以彰顯其嚴肅性。

  【例】為鼓勵村級發展電商業務劃撥5萬元扶持運營資金,賬務記作:

  借:銀行存款        50 000

  貸:專項收入

  —電商業務扶持資金 50 000

  為宣傳業務印刷宣傳單支出1000元時,賬務記作:

  借:專項支出

  —電商業務扶持資金

  1 000

  貸:銀行存款  1 000

  通過專項收入、專項支出來核算,資金的一進一出更能直觀清晰地表明資金的使用狀況,使管理者更加有效地從事經濟管理活動,做到款款有源,筆筆有蹤。

  二、資金使用的管理

  通常,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或村民全體大會時提出修建田間路、清理衛生、栽樹、種花等提議,村民表決通過后,就可以進行經濟管理活動,將所發生的各種支出報賬。

  實施報賬制度,按支出金額大小劃分管理權限。對大額支出先提出申請,填寫大額審批單,控制資金使用。而對于小于限定審批金額的支出更多的是關注其真實性。發生業務時,憑發票等支出憑證報賬,根據明細單和發票記賬。

  但在工作中,筆者發現,這只是正常的報賬程序,重點放在“手續”上,并不能夠嚴格控制資金的使用,不能對經濟全面進行有效的管理。

  舉例說明,例如某村接受上級文體部門下撥的體育器材,

  6月25日   運費支出150元,

  6月25日   裝卸人工300元,

  7月12日   整理場地200元,

  7月13日   清理場地垃圾人工200元,裝運垃圾車費200元,

  7月19日   整理器材零件人工200元,

  7月22日   安裝體育器材人工500元,

  7月25日   整理場地人工300元,

  清理廢棄物人工200元,

  8月15日  整理體育器材場地人工200元。

  資金使用不是連續發生的,單獨報賬額度不算大,且真實發生。從每次報賬的票據上看,沒有不合理支出。但從接收體育器材到安裝整個過程共計支出2450元。這個數據統計后問題就出現了,工作效率不高,資金使用效率不高。

  怎樣避免這種問題呢?筆者認為村中開支也應置入“立項”與“預算”的概念,力求精準地預算出整個活動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設定最佳方案。從單純局限在大額審批單的“大額”支出審批,變成事前立項,合理預算,事中節約支出,事后總體審批的全程管理模式。

  那么怎么實施呢?首先,村集體組織在從事經濟管理活動時,將工作視為一個整體。從整體角度去構想某項工作,全方位考慮。避免沒有計劃地盲目支出,走一步是一步地隨意管理。以上例說明,在收到文體部門撥贈體育健身器材通知時,就要提出資金使用預算單。安裝體育器材,涉及到的運費、場地清理、安裝三大部分。預計:運費150元,裝卸車300元,前后安裝整理場地,合并包工800元,安裝支出整理器材500元。有了詳細的支出方案再實施經濟活動,這樣就易于使經濟管理活動有條不紊,效率倍增。

  (作者單位:吉林省東豐縣小四平鎮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