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地城市化進程加快,面對村級日益龐大的資金,如何做好現金收支,保護村級集體資金安全尤為重要。浙江省慈溪市宗漢街道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前列,但是在現金收支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應該引起關注和思考。
1. 大額現金支付。一些村在日常開支中,直接大額支付現金。個別村甚至購置電腦等辦公設備,零星工程款等支出也支付現金,不使用轉賬結算。
2. 庫存現金超限額。根據宗漢街道村級財務制度規定,村出納庫存現金限額為3000元,村集體經濟組織除按規定留存一定的庫存現金,所有貨幣資金都必須存入開戶銀行。但是,各村實際操作不盡相同,有的村能嚴格按照制度規定,每天做到庫存現金限額3000元;有的村能做到每月份賬面現金余額3000元,可是在月中,沒有將超出庫存限額的現金送存銀行;個別村部分月份賬面現金余額超3000元。
3. 現金賬面余額與實有不符。在2016年度村級財務收支審計中發現,宗漢街道18個村中,有5個村存在會計賬面現金余額與出納庫存實有現金不符的情況,存在未及時入賬的現金支出,甚至個別村有白條抵庫現象。究其原因:一是因公確需先付款的預領款項,未經程序審批,手續不齊,不能及時入賬,充抵現金;二是經會計代理站會計對各村上報的原始憑證審核后,予以退回的不合理、不合規的開支,村沒有及時糾正;三是發放給村民的土地流轉租金、老年社員補助等,因涉及范圍廣、金額小,一時無法付清,沒有在當月結賬。
4. 大額現金收繳弊端多。宗漢街道村級集體經濟比較發達,擁有標準廠房、農貿市場、臨街店鋪、外口公寓等二、三產物業,拓寬了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來源。各村取得大額收入時,也以現金形式收繳。主要形式:一是不在當日繳存銀行,坐收坐支現金;二是有農貿市場和外口公寓的村,收費員開設個人存折,把收取的市場攤位費、外口公寓租金繳存自己的個人存折賬戶,隔段時間才向村出納結報,納入村集體資金賬戶;三是收取大額租金時,有的村接收了銀行承兌匯票,匯票到期日之前,收入不入賬。
5. 資金互相混淆。近年來,日間照料中心在江浙一帶逐漸興起,宗漢街道18個村中,有7個村建立了日間照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單獨設立賬戶,與村經濟合作社是不同的主體,但是,在村級貨幣資金抽查中發現,有個別經濟合作社出納兼任日間照料中心報賬員的村,日間照料中心日常經費以村經濟合作社的備用金開支,至月底,日間照料中心統一開具現金支票,充入村集體資金賬戶。
6. 工程管理不規范。在審計中發現一些村級零星工程款以現金支付,個別工程質量保修金退還對象與中標簽訂合同的承包方不一致,直接違規以現金支票退還給掛靠的個人,沒有使用轉賬匯款給合同承包單位。
針對村級現金收支存在的問題,宗漢街道已經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辦法,充分保證現金的嚴肅性、安全性,促進村級財務規范化管理。
1. 調整現金結算額度。現行的《現金管理暫行條例》是1988年頒布實施的,條例規定結算起點1000元,與當今社會經濟發展形勢已經不相適應,根據實際情況,宗漢街道適時調整,增加了現金結算起點金額,明確現金支付額度為3000元。規定:“村與個人之間的經濟業務(除向村民支付土地征用款及補償費、村其他管理人員工資等)在3000元以內,可以現金支付。”
2. 鼓勵單位轉賬結算。村與單位之間的經濟往來業務應采用轉賬結算,這樣能夠清晰地看出支出路徑,安全快捷,可以有效控制不合理支出,規避使用大額現金形成的諸多風險。
3. 抽查現金。會計代理站要定期和不定期對各村現金進行突擊盤點,對未入賬支出進行重點審查,確實因實際需要有未入賬的支出,報賬時,村應編制《庫存現金明細清單》,分別列出實際現金和未入賬支出金額,并附未入賬支出原始憑證復印件,以便會計審核監督。
4. 規范工程款支付。嚴格按照合同支付工程款,并不得支付給合同以外的單位和個人,所有工程款項通過銀行賬戶轉賬結付。對村開具大額現金支票,村出納到會計代理站加蓋財務專用章時,代理會計應問清資金用途,如為直接支付工程款、退還工程保修金等需轉賬支付的,應不予受理。
5. 加強審核。各村出納有權拒絕報銷手續不完備、不合理的開支,并及時向街道農經站反映;村財務監督小組對每一筆開支的真實性、合理性、合規性等進行審核,同意入賬的加蓋“××村財務監督小組審核專用章”,有異議或不同意入賬的報上級主管部門認定后再作相應處理。各村出納和財務監督小組人員共同把好開支審核關,盡量避免代理會計把不符合要求的原始憑證退回給村,減少掛宕在村出納處抵現。
6. 推行非現金結算。《現金管理暫行條例》規定:向個人支付職工工資、津貼、勞務報酬、獎金、勞保福利以及差旅費可以使用現金。宗漢街道各村積極采用非現金支付方式,減少使用現金。村干部報酬由街道財政統一管理,直接轉入個人存折;村老年社員補助使用養老保險存折賬戶,打卡發放;村民股份分紅通過農村股權信息管理平臺,自動生成分紅匯總表,直接打單給銀行,快速轉入農戶賬戶中。
(作者單位:浙江省慈溪市宗漢街道辦事處)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