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進一步辦好“三農”期刊 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時間: 來源:農村財務會計-中國農村網 作者:中國農村雜志社黨委書記、社長 彭小元 字號:【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農村財務會計》創刊60周年座談會,新老朋友齊聚一堂,共同分享交流編刊用刊的工作思考,探討如何進一步辦好“三農”期刊,助推鄉村振興戰略。首先,我代表中國農村雜志社向出席今天座談會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和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農村財務會計》是新中國成立后創辦的第一本綜合性涉農財會期刊,1958年1月,為適應農業合作社財務管理的需要,《農村財務會計》前身《農業社會計》正式創刊。時任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農村工作部部長鄧子恢為刊物題寫刊名,并親撰發刊詞。隨著農村經濟體制的變化,刊名先后更名為《公社會計》、《公社財務》,1983年改為《農村財務會計》,并一直沿用至今。2008年,經農業部黨組研究決定,刊物自2009年開始由部經管總站交中國農村雜志社主辦。?

  歷經六十載春秋,雖然刊物幾易其名,主辦單位也發生了變化,但刊物始終堅持“農經政策顧問、財會工作指南”的辦刊宗旨,堅持政策性、知識性、實用性的辦刊特色,大力宣傳黨的“三農”政策和財經紀律,熱情謳歌農村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積極傳播農村經營管理知識,廣泛交流農村財務管理經驗,成為各級農業干部和財會人員學習和工作的指引。?

  60年,四百八十多期刊物,見證了農業農村經濟不斷向前邁進的壯麗歷程,見證了一代又一代農村財務工作者的不懈奮斗,為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培訓了大量人才,為推進農村改革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農村財務會計》創刊60周年,是雜志社事業發展的又一里程碑。2016年《農村工作通訊》度過了60周年的華誕,今年《農村財務會計》又迎來了花甲之年。經過一代又一代期刊人的精心呵護,目前雜志社已經積淀了非常深厚的辦刊底蘊,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期刊集群,除《農村工作通訊》、《農村財務會計》之外還有《農民文摘》、《農產品市場周刊》等八種刊物,緊緊圍繞黨的“三農”工作的大局宣傳解讀黨的“三農”方針政策,傳播農業科普知識,為廣大農業農村干部和農民群眾提供了多方位、多領域、多層面的政策信息服務,發揮了“三農”宣傳的主力軍作用。?近年來,雜志社積極順應媒體融合發展的新形勢,建起了中國農村網、“三農頭條”新聞客戶端,以及“微觀三農”“中國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財務會計”“中國農業生產托管”等七個微信公眾號,打造了新媒體宣傳矩陣,初步構建起了全媒體的傳播格局。服務中心工作、服務“三農”的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

  撫今追昔,《農村財務會計》和雜志社的發展進步,得益于部黨組的正確領導,得益于部各有關司局和相關單位的指導支持,得益于社會各界和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的關心幫助,也與歷代期刊人的辛勤努力密不可分。韓長賦部長一直關心雜志社的發展,多次對辦刊工作作出指示,要求我們傳承光榮歷史、再譜時代新篇。余欣榮副部長親臨雜志社指導辦刊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在《農村財務會計》創刊60周年之際,余欣榮副部長專門作出了批示,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部領導的指示和要求,切實貫徹落實。今天部領導、辦公廳、人事勞動司、經管司、財務司等司局的領導和部屬新聞出版單位的領導親臨指導,體現了對“三農”期刊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雜志社的關心厚愛,使我們深受鼓舞。借此機會,我代表雜志社的全體干部職工向長期以來對雜志社的發展和辦刊工作給予關心、幫助、支持的各位領導和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深深的敬意!

  今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也是以農村改革為發端的改革開放40周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新時代發展的新要求,面對農業農村工作的新目標、新任務,面對媒體融合的新趨勢,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增強四個意識、堅持正確方向、發揚優良傳統、創新辦刊理念,切實提升“三農”新聞輿論工作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為農業農村發展和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思想輿論支撐。?

  我們要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和輿論導向,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大力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始終做到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堅持團結穩定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緊圍繞黨中央“三農”工作的決策部屬和部黨組的中心工作,發揮領唱、首發、定調、支撐的作用,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不斷壯大積極健康向上的主流輿論,切實提高輿論引導的公信力和影響力。

  我們要始終堅持扎根農村、服務“三農”的辦刊宗旨。雜志社作為農業農村部直屬的“三農”宣傳主陣地,我們要始終牢記宣傳黨的“三農”路線方針政策的職責使命,始終堅持扎根農村、服務“三農”的辦社宗旨,始終堅持以農為本,不斷強化“三農”的特色,心牽農村、情系農民,踐行“三貼近”,堅持“走轉改”,廣泛挖掘各地農村涌現出來的新鮮創造,真實反映廣大農村干部和農民群眾的心聲期盼,為農村改革發展鼓與呼。緊扣農村發展脈搏,貼近廣大讀者需求,提供有效、有用、有益的政策信息。

  我們要始終堅持改革創新、融合發展的辦社要求。適應讀者閱讀需求和媒體發展的趨勢,大力加強改革創新,改進傳播方式,講好“三農”故事,擅長把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具體的事例,不斷推出有溫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作品。加大力度推動新媒體建設,不斷強化互聯網思維,積極推進理念觀念、體制機制和管理方式的創新,大力推進刊網融合發展,努力打造現代涉農傳播體系。切實增強品牌意識,著力打造品牌刊物、品牌媒體、品牌欄目,大力培養名記者、名編輯、名攝影,不斷增強傳播的效果和影響力。

  回首60年風雨歷程,成就固然振奮人心,奮斗才能贏得未來。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部黨組的工作部署,按照余欣榮副部長和張合成總經濟師對雜志社工作的指示和要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往開來、砥礪奮進,努力推動“三農”新聞輿論工作和期刊宣傳事業再上新臺階,為推動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新的、應有的貢獻。

責任編輯:程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