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到會計核算的準確無誤是不容易的。這就要求每一個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財務管理人員必須樹立“精準”的理念。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以下四個“精準”。
一、經濟業務的掌控要“精準”
財務管理是一門嚴謹的科學,做會計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村賬鎮代理以后,我們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村會計的業務要求,部分新配備的村會計沒有一點會計基礎,會計的“精準”核算也就無從談起。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吸引有專業知識的人才加入村會計隊伍。上級主管部門要定期開展業務培訓,讓新會計迅速適應崗位。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條件成熟的地方逐步實行村賬村記。會計人員必須參與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經濟活動,精準掌控經濟業務發生的實際情況,克服村賬鎮理的過程中,記賬與實際經濟業務相脫節的最大弊端。
二、會計科目的設置要“精準”
財政部頒發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確定了四大類31個會計一級科目。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如果不按照實際工作需要設置二級、三級科目,那么我們的會計核算就難以做到精準。
為了加強交鎮代管款的管理,我們進行了嘗試。在交鎮代管款一級科目下面設置了“30%土地補償費、70%土地補償費、土地復墾資金和村可用資金”四個二級科目。“30%土地補償費”專項用于村級公益事業建設和解決被征地農民遺留問題。“70%土地補償費”專項補助給被征地農民,“土地復墾資金”專項用于土地復墾建設相關的費用,只有“村可用資金”是村集體經濟組織按照資金使用計劃經批準后可以隨時動用的資金。通過以上四個二級科目的設置,我們實現了資金的專項管理,避免了村集體經濟組織挪用資金行為的發生。
為了準確核算“應付福利費”,我們在“應付福利費”一級科目下設置了“貧困戶照顧、計劃生育、村干部養老保險、村干部醫療保險、村干部體檢費用”等5個二級科目。
為了明晰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入的構成,我們根據實際收入的構成情況,在“經營收入”一級科目下設置了“土地租賃、房屋租賃、衛生服務、公墓收入、利息收入”等5個二級科目。
為了準確掌握村級支出情況,我們在“其他支出”一級科目下設置了“征兵費用、選舉費用、公益務工、會議誤工、春節慰問、三清工程”等二級科目。在“管理費用”一級科目下設置了“辦公費用、報刊費用、差旅費用、培訓費用、干部報酬”等二級科目。
三、記賬憑證的錄入要“精準”
會計憑證是記載經濟業務發生情況、明確經濟責任的書面文件,是記賬的依據。現在,村集體經濟組織記賬普遍采用了電腦記賬系統。會計人員只要錄入正確的記賬憑證,軟件自動記賬,大大減輕了會計人員的工作量,因此,“精準”錄入記賬憑證就顯得尤為重要。要“精準”錄入會計憑證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 記賬之前,要對原始憑證進行認真審核,在原始憑證審核無誤的基礎上才能填制記賬憑證。
2. 按照記賬憑證的類型選擇正確的記賬日期。一般是當天記賬的日期,如是計提和分配等轉賬業務的記賬憑證,填寫當月的最后日期。
3. 按照簡單明了的要求填寫摘要,在計算機設定的摘要字數內,抓住重點,將經濟內容盡可能全面地表述出來。
4. 根據經濟業務的內容正確運用會計科目。我們要求會計人員將“一事一議,內部往來,應收應付,村級收入,大額支出”逐張填制記賬憑證。這樣填制記賬憑證的好處是以后查詢非常方便,打開財務系統,就能查詢到具體數據,不需要再去查詢原始憑證。
5. 錄入正確的記賬金額,記賬之前,一定要核對軟件系統的余額與手工記賬的余額是否一致,如果發現問題,要及時對賬處理,確保賬賬相符,賬款相符。
四、資金類別的區分要“精準”
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資金來源主要是三項:上級財政補助收入、村集體經濟組織自營收入和上級部門撥付專項資金。上級財政補助收入和村自營收入是村集體經濟組織可根據實際需要統籌使用的。而專項資金是國家或有關部門下撥的具有專門指定用途或特殊用途的資金。按照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應當按規定用途使用專項資金,未經批準,不得變更項目內容或者調整預算。確需變更項目內容或者調整預算的,應當按項目和資金管理權限逐級上報原審批部門,經批準后方可變更。
上級部門撥付給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資金中相當一部分資金都是專項資金,都有專門的用途。比如“環境整治經費、辦公經費、計劃生育經費、黨建五位一體工作經費、公共設施維護經費、土地掛鉤整理專項經費”等。就拿“土地掛鉤整理專項經費”來說,按照江蘇省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規定:實施單位不得虛列、多提、多攤費用;不得擴大開支范圍,提高開支標準。市、縣財政和國土資源部門應加強對專項資金的使用管理,確保資金??顚S谩︱_取、截留、擠占、挪用專項資金的違法違規行為,按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予以處理處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機關。
由此可見,在會計核算過程中,決不能混淆專項資金和村級收入。專項資金必須堅持??顚S?,嚴格管理。作為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人員要不斷加強學習,時刻繃緊財經法紀這根弦,不能無意之中將專項資金列入村級收入核算,稀里糊涂地觸犯了財經法紀。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川姜鎮人民政府)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