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等11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關于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對加快培育發展家庭農場作出總體部署,明確到2020年,支持家庭農場發展的政策體系基本建立,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指導服務機制逐步完善,家庭農場數量穩步提升,經營管理更加規范,經營產業更加多元,發展模式更加多樣。到2022年,支持家庭農場發展的政策體系和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家庭農場生產經營能力和帶動能力得到鞏固提升。
9月18日,農業農村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關于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的主要內容。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司長趙陽、一級巡視員冀名峰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趙陽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家庭農場快速發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家庭農場培育工作的推進方面,家庭農場扶持政策的框架已經初步構建,已印發包括《關于促進家庭農場發展的指導意見》和此次《指導意見》在內的兩個系統指導文件,全國已經有30個省(區、市)都下發了相關的政策文件,財政支持力度持續加大,指導服務能力不斷增強。
據了解,截至2018年年底,進入到農業農村部門家庭農場名錄的有60萬家,比2013年增長4倍多。據監測,當前家庭農場的勞動力結構比較合理,經營耕地以租賃為主,產業類型多元,經營狀況總體較好。
關于未來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過程中的重點,趙陽指出要把握好堅持農戶主體、規模適度、市場導向、因地制宜和示范引領等五項基本原則。堅持家庭經營的基礎性地位,積極發展多種類型的家庭農場;要引導家庭農場根據產業特點和自身經營管理能力,實現最佳規模效益;要遵循家庭農場發展的規律,充分發揮市場在推動家庭農場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強政府對家庭農場的引導和支持;要鼓勵立足當地實際確定發展重點,創新家庭農場發展思路,務求實效,不搞一刀切;要發揮典型示范的作用,以點帶面,提升家庭農場的發展質量。
趙陽還對《指導意見》中關于完善登記和名錄管理制度、強化示范創建引領、建立健全政策支持體系、地方各級政府要將促進家庭農場發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等方面內容進行了簡要介紹。
針對近幾年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面臨風險防范能力不強、用地瓶頸亟待破解、融資困難、缺乏人才等一些問題,冀名峰表示,對此《指導意見》提出,依法保障家庭農場土地經營權,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家庭農場經營者培訓制度,強化用地保障,完善和落實財政稅收政策,加強金融保險服務。冀名峰還對此次文件沒有提出家庭農場認定方面意見的問題作出回應,要堅持市場導向,尊重家庭農場自身發展規律,地方以縣(市、區)為單位,綜合考慮當地資源條件、行業特征、農產品品種特點等,來引導家庭農場取得最佳規模效益,通過名錄管理來支持家庭農場的發展。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